【摘要】目的:探讨药品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及质量控制。方法:从检验中心选取2018年10-2019年10月的药品样本一共200份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分别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的测定,并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对200份药品样本进行检验后的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对药品样本的质量控制前后进行分析可以知道,质控后的药品检验结果偏差率明显低于质控前的偏差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造成药品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有设备检验、管理安排和检验人员,要对药品检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有针对性的改进出现偏差的因素,不断提高药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药品检验;结果偏离;原因;质量控制
药品是保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必需品,药品的检验一定要有严格的流程和相应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阶段的药品检验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使检验的结果出现偏离,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1]。所以要不断明确药品检验偏离的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不断提高药品检验的准确度和灵敏性。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10-2019年10月从检验中心选取的药品样本一共200份作为研究对象,研讨药品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从药品检验中心选取2018年10-2019年10月的药品样本一共200份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中成药100份,占总量的50%;化学药100份,占总量的50%。
1.2 方法
①选取的200份样本分别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的测定,通过分析相应的检验结果和期望值,对样本的偏差结果进行判定,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2]。②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检测仪器主要是使用美国赛默飞世尔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把对照品的溶液和供试品的溶液进行分别配制,在这一过程中,对照品溶液中的被测成分的数量是供试品溶液中的(100±10)%,相应的溶剂是一样的。在相对应的波长下进行样品的测定和参照也的吸光度,并继续测定两种溶液的浓度[3]。③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是对相应的对照品和供试品进行精准的称量,把这两种样品配制成溶液之后,分别摄取一定的剂量注入到仪器之中,并进行相应的色谱图的记录,并对待测成分的峰面积进行测量[4]。
1.3 观察指标
对比检验结果和期望值,对样本含量的偏差期望值进行判断;仔细观察样本质量控制前、后的情况,根据偏差结果来找出出现偏差的原因,包括检验人员的违规操作、实验室污染、仪器和材料故障等,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
在此次观察研究中,所有的临床数据都是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和记录,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小于0.05表示的是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验结果比较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知道,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份药品样本的检验结果影响不大,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png)
2.2 质控前、后检验结果偏离情况的比较
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对药品样本的质量控制前后进行分析可以知道,质控后的药品检验结果偏差率明显低于质控前的偏差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png)
3. 讨论
在对药品检验过程的结果发生偏离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后,要按照检验的实际需要来控制相应的影响因素,及时纠正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不断减少检验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药品检验制度,对药品检验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做好相关的技能培训,及时的控制药品检验的环境,不断提高药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药物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造成药品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有设备检验、管理安排和检验人员,要对药品检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有针对性的改进出现偏差的因素,不断提高药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闫凤杰.探讨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原因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0):48,50.
[2] 杨国亮.药品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及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000 (018):P.227-227.
[3] 蒋学珍.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结果的相关影响要素分析[J].检验检疫学刊,2020,30(2):42-43.
[4] 马德宁,蔡玲玲,邹丹, 等.延边州食品药品检验所2017年度省级药品监督抽验质量结果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10):125-127.
[5] 梁嘉俊,黄真华.探讨目前药品检验领域在不合格检测结果调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J].中国处方药,2019,17(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