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近几十年来,心力衰竭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新药物、新技术层出不穷,各国陆续推出了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并不断更新。本文基于心内科常见病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观察展开论述。
关键词:心内科常见病;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观察
引言
目前,医院心内科常见病就是心力衰竭,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为老年人,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逐渐趋于老龄化社会,心力衰竭的临床发病率明显升高。为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机体血液循环,维持血液循环的稳定性,有利于促进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恢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在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60例,其中对照组包含男20例,女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镇静治疗、利尿治疗、吸氧治疗、强心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抗生素服用。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西地兰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取0.4mg的西地兰溶入500GS溶液20mL中稀释,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治疗,注射2小时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适当添加0.2~0.4mg西地兰,每天注射治疗1次,连续治疗一周观察治疗效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取0.2~0.4mg的西地兰溶入500GS溶液20mL中稀释,为患者实施静脉注射,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每天的西地兰摄入量在0.8~1.2mg。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其中包含镇静和利尿等治疗方式,在治疗的基础上让患者共同服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实验者的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采用强化治疗和增加西地兰使用剂量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使用药剂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和进行。假设实验组某一患者为急性心力衰竭者,需要采用溶液稀释的方法将0.4mg,西地兰用20mL500GS溶液稀释,最后将所稀释后的药品慢慢注射于患者静脉。在患者接受治疗的两小时后,可以按照患者的病情适当增加0.2~0.4mg。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在使用西地兰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每天摄入0.8~1.2mg的注射量,连续七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进行注射药物。
1.3评价指标
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对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射血分数LVEF变化量进行记录。最后,将所记录的结果和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2心力衰竭的诊断
新指南采用了新的心力衰竭分类和诊断标准,见表1。明确提出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将心力衰竭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failure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HF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with mid- rengeej ection fraction,HFmrEF)。这与国际上心力衰竭分类方法趋于一致。之所以提出HFmrEF的概念,是因为已有的一些研究发现此部分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效果与HFpEF不同,单独分类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此类患者的特点以指导治疗。从表1中可以看出,诊断心力衰竭十分重要的生物标记物是利钠肽。新指南推荐利钠肽用于心力衰竭筛查(IIa,B)、诊断和鉴别诊断(I,A)、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II,A);出院前的利钠肽检测有助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心血管事件风险(I,B),因此需重视利钠肽水平的动态监测。现阶段利钠肽检测在不同医疗机构的可比性和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普及率有待改善,快速精准的检测手段有待推广。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很多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疾病均会导致利钠肽升高,特别是心房颤动、肾功能不全和高龄,因此新指南同时推荐了心脏肌钙蛋白、可溶性ST2、半乳糖凝集素3及生长分化因子15等生物标记物用于评估病情。开发新的心力衰竭生物标记物和多种生物标记物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心力衰竭病因判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
3结论
近期,一些新型药物被研究用于治疗HFpEF,但多数研究结果显示未能改善其临床结局或疗效不肯定。例如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Pk)的激活剂(硝酸盐、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和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目的是维持细胞内cGMP水平。细胞内cGMP缺失,可导致促肥厚通路开放,抑制PKG介导的肌联蛋白磷酸化,这些与心肌细胞肥大和变硬相关。利钠肽可通过cGMP发出信号,抑制其降解,有助于维持cGMP的细胞内水平,防止心肌细胞肥大和变硬,故ARNI对HFpEF的疗效备受关注;此外,利钠肽还发挥利钠和利尿剂的作用,对抗容量超负荷,抑制心肌纤维化。HFpEF的另一个发病特点是心室僵硬和顺应性受损,研究显示ARNI通过抑制脑啡肽酶介导的GLP-1降解可改善DM患者的血糖控制,使DM患者预防HFpEF获益;但该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LVEF≤57%的女性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获益明显,这为HFpEF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参考。SGLT-2抑制剂的特性也使其成为治疗HF-pEF的潜在性药物。通过抑制葡萄糖的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促进尿钠排泄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容量、减轻心脏前负荷,通过降低动脉压和动脉僵硬度来降低心脏后负荷,同时SGLT-2抑制剂还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的作用,可降低内脏脂肪和心外膜脂肪,降低瘦素等脂肪细胞因子的分泌负荷。减少上述物质在邻近器官(包括心脏)的旁分泌、促炎和促纤维化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心衰)异质性很强,由多种原因造成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一系列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无力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随着我国老年人占比越来越大,临床上西地兰是治疗心力衰竭常用的药物,能够提高患者机体心脏博动力,降低心率,但是具有一定的几率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左心室衰竭,因此要注意控制好药物的使用剂量。为心内科常见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西地兰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机体相关指标,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预后效果,由此可知西地兰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语薇,谢兴宇.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进展[J].贵州医药,2019,43(10):1539-1542.
[2]卢建利.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临床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0):78-80.
[3]赵文强.心内科常见病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9):86.
[4]王云.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检测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11):41-42.
[5]韩雅玲.遵循新指南:优化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J].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2018(04):19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