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新疆吐鲁番市 838000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和工作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情况,需要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水能力。本文围绕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应用的措施展开讨论,同时针对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隐患深入的分析,为建筑给排水工程提高节水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 节水; 节能
引言:
我国水资源分布呈现出极度不均衡的特点,多数的水资源集中的我国的南部地区,其它地区的水资源出现严重短缺的情况。城市水资源一般应用作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其中生活用水是水资源浪费的主要载体。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出水设备,包括马桶、水龙头等,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水设计,有助于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水平。
1.建筑排水节水节能的意义
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处于世界第110位,作为极度缺水的国家,提高建筑节水节能的能力,可以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其次,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消耗的水资源会不断增加,如果水资源出现短缺情况,会限制城市现代化发展;三,我国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发现,每年由于水资源短缺,造成工业产值减少2300亿元,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2.水量浪费的隐患
2.1 超压出流造成的隐性水量浪费
人们在建筑内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卫生器具是水资源浪费的主要源头。卫生器具使用期间,会根据定额流量将水资源提供给用户,如果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量较多,一方面是卫生器具的管径较大,另一方面是给水配件受到超压出流的作用,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水资源。卫生器具受到超压出流的作用后,在短时间内产生定额流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还会影响到给排水系统正常的运行,尤其是其它卫生器具,无法获得静流压力,用户在使用卫生器具时无法获得水资源。超压出流造成的水量浪费情况,通常很难察觉,致使超压出流水量成为隐性水量浪费情况,长此以往建筑水资源浪费不断加剧。
2.2 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
许多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会设置热水系统,热水系统用于向用户提供热水资源。用户在使用热水系统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冷水调节热水系统,但是在调节过程中,热水系统会产生较多的无效冷水量。由于所需的冷水较多,进而产生无效冷水量,造成冷水出现浪费情况。
2.3 管网及阀门泄漏
建筑给排水系统内,是由不同材质的管道组成,其中铁铜材质的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会在内部产生较多的锈蚀物质,尤其是在管道连接的位置以及法兰。管道一旦出现锈蚀情况,会使管道出现渗漏情况,造成水资源不断的流失。此外在地下敷设的管道,如果出现渗漏情况,很难发现,并且处理过程较为复杂。
2.4 二次污染造成的水量浪费
二次污染对给排水的水资源影响较为严重,一方面给排水内部受到污染,需要消耗较多的水资源进行不断的冲洗,造成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3.建筑排水节水节能的措施
3.1 采取减压措施
3.1.1 减压阀。在给排水系统内设置减压阀,作为调节给排水系统的压力装置,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比例型减压阀,另一种为直接动作型减压阀。将比例型减压阀配置在给排水系统中,通过减压阀调整管径的截面积,截面积的比例等同于减压比例,以便调节给排水系统内的水资源。使用直接动作型减压阀时,一般会在给排水系统内提前设定好压力,在系统内水资源流动时,可以根据压力的变化调整水资源。直接动作型减压阀具有动压和静压调节能力,使给排水系统在动静结合的状态下,可以显著提升给排水的节水能力。
3.1.2 减压孔板和节流塞。
与减压阀相比,减压孔配置在给排水系统中,减压孔操作简单,并且投资较少,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能用于调节动压,无法对给排水系统内的静压进行调节,如果上游管道内水流压力和流量发生变化时,减压孔无法保持在稳定状态运行。此外减压板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水质较差,会使减压孔出现堵塞情况。减压孔与节流塞原理基本相同,但是节流塞一般安装在小孔径的管道内。
3.2 合理设置和使用水表
3.2.1 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性。现阶段许多建筑给排水系统内配置的水表,存在计量不准确的情况。如果在给排水系统内配置型号较大的水表,在给排水系统内水流量运行速度较低,水流量较小时,水表的计量指针一般处于停滞状态,无法计量系统内的水量。根据我国给排水系统水表计量标准,水表计量精度应控制在±4%范围内。在给排水系统内,应配置型号适合的水表,并且提高水表计量的精度,从而满足水表计量要求,避免流失的水量无法计量。
3.2.2 水表前加装过滤器。在水表运行过程中,如果给排水系统内的水质较差,会使水表出现堵塞情况,主要堵塞水表的滤网,导致水表无法正常的使用,进而影响到水表计量的准确性。为避免水质影响到水表的计量精度,应在水表前加装过滤器,同时对过滤器定期进行清洗,以便充分发挥过滤器的过滤作用。但是我国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未能将过滤器加装在水表前,主要是缺乏适合的过滤器。
3.3 利用太阳能用作住宅热水加热的节能技术措施
在低碳环保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建筑积极使用太阳能技术,用于加热水资源,将加热后的水资源投入到热水系统中。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处于北纬40度范围内,该纬度日照时间较长,在建筑顶部架设太阳能系统,太阳能系统由多种构件组成,包括集热器、储水箱以及给水箱等。
许多地区使用太阳能技术向建筑提供热水过程中,广泛使用两种型号的太阳能节能技术,分别为平板型和真空管型。使用平板型时,一般架设在中小型建筑内,平板型太阳能系统采用单循环的方式,可以将产生的热水直接输送至储水箱内,用户使用较为简单。但是平板型太阳能系统,具备较低的抗低温能力,需要做好系统的保温工作。在使用真空管型太阳能系统时,将水资源加入到真空管内,太阳能可以直接向真空管加热,经过非承压水箱后,采用落水式将热水供应给用户。真空管型系统具备抗低温、抗压等能力,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地区。
3.4 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
城市给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一般市政给排水管网压力在0.2-0.4MPa范围内,该范围的供水压力,只能将水资源供应至建筑的5层以内,许多高层建筑无法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将水资源供应至高层建筑。建筑给排水系统应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充分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将水资源供应至建筑高层。
3.5 开发第二资源
我国城市建筑产生的生活污水,占城市污水的70%左右,提高建筑污水利用能力,可以缓解水资源供应压力。在利用建筑污水过程中,建筑污水主要来源于洗漱污水、厨房污水等,在建筑外部设立污水净化池,采用物理和生物净化方式,过滤出污水中的杂质,使污水转变成中水,将中水用于马桶冲洗、绿色浇灌等,从而满足其它领域的用水需求。
3.6 充分利用雨水
雨水作为自然降雨,通过收集雨水,将雨水进行过滤和净化,过滤净化后形成中水,将中水使用在公共设施中,公共设施包括公厕、城市绿化等,或者用于道路清洗等,均可以使用雨水。在收集雨水过程中,在建筑的顶部建立排水管道,将排水管道与地表集水管道相连,可以有效收集雨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针对给排水系统出现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在实施解决措施的同时,还应广泛应用科学合理的节水节能技术,通过节水节能技术,进一步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能力,使水资源可以充分的利用,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此外节水节能技术可以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使人们生活和工作可以正常的进行,有助于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广滨,孙丽.城市给排水工程的现状及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276.
[2]游映玖,华松.城市给排水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长江论坛,2003,(3):49-50.
[3]苏凯兵.浅谈建筑给水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措施[J].给水排水,2010,(0S2):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