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化车务段 黑龙江绥化 150517
摘要:中间站运输组织和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铁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的主要根据点。切实加强铁路中间站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全面提升铁路现场管理质量,更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程度,进一步为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稳步、高效、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
调车作业是指除列车在车站的到达、出发、通过及在区间内运行外,一切机车车辆进行的有目的的移动,是车站行车组织的基本环节,是铁路运输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对铁路中间站运输以及调车作业进行科学的管理。
一、铁路中间站的运输组织
1.编制科学的调车作业计划
首先必须实现对调车作业和作业人员的调车技术、安全以及设备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条件的综合考虑,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注意实现对安全第一理念的严格遵守。其次是在实际编制调车作业方案时可将列车接发、列车动态以及车流接轨等各项内容作为主要依据,同时需要在保证甩挂列车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对调车时间的尽可能缩短,这是提升调车作业效率的重要手段,注意不要对已经完成的调车作业计划进行随意更改,如果出现必须更改的现象相关领导必须对变更的背景以及原因进行掌握,并保证传达工作必须到位,这也可在一定程度是上实现对调车事故的避免。
2.合理安排穿越及占用正线调车作业
穿越及占用到发线、正线的调车以及接发列车作业普遍存在互相干扰的现象,这要求我们在实际进行调车作业时应尽量避免穿越及占用正线现象的出现,如果出现必须穿越及占用的情况则必须实现与调车领导人以及站内值班人员的及时沟通与联系,在实际进行调车工作时必须实现对相关规章制度的严格遵守,最终促使穿越及占用正线调车作业的安全得以保障。
3.制定科学的调车机车使用计划
在列车编组、解体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会用到调车机车,而且还是先制定调车机车使用计划,然后再确定发车路线。可是在对调车机车使用计划进行编制的时候,需要对中间站的调车作业时间、过程进行综合考虑,并按照作业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调车机车。在实际操作当中,如果出现调车作业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不符合现象的发生,应该立即对机车调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并空出其他线路及在空线股道摆放成组重车和大钩车,从而确保调车作业的效率。
4.到发线路的合理选线
在选择到发路线的时候,要求对中间站车场结构、方向以及调车作业计划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有效避免出现各个列车之间的相互干扰而不能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尽量安排部分或者未改编的列车到与正线最为接近的轨道上,安排解体列车到附近股道上,安排始发列车到发车进路与调车作业进路隔离的轨道上。
二、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的安全管理
1.优化人员配置
人是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的主体,因此优化人员配置便成了保证调车作业安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应该严格按照重实作、重现场以及重素质的原则来对工作人员进行配置,从而更好地确保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其次是组织车站管理人员学习调车作业内容,并由车务段调车专职人员参与人员配备培训。还应该组织中间站全员参与到业务练兵、考核演练以及业务脱产培训工作当中,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事故应急救援的能力;另外还应该注意在对调车人员进行配置的时候,还要对其年龄、爱好、工龄以及个性和互控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协作能力。
2.开展标准化作业
在铁路中间站调查作业过程当中,开展标准化作业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一是选取常发事故的地段、时段、人员类型以及安全控制点,并制定单项作业标准和作业计划;二是组织开展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等各项活动,以激励全体员工遵纪守法,自觉参与到标准化作业工作当中;三是开展各种各样的安全检查活动,比如抽查联控录音、召开班后座谈会或者是制定安全检查表等以实现可观评价员工的作业标准,促进调车作业制度的严格执行。
3.更新调车设备
首先,车站设在直线、平道的宽阔处,以便于作业人员对邻线和信号情况的观察;其次,增加在调车设备改造中的投入,并在繁忙路段使用带栏木的自动道口及在作业繁重的中间站安装平面调车灯显设备,以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
4.改善调车作业环境
首先是重视厂矿企业专用线的安全管理,并严格执行设备定期联检与维保制度,从而提高线路与设备的质量;其次是对战场线路的照明和治安条件进行综合整治;再次是改善调车人员的学习和生产环境,使得全体员工时刻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5.修订完善作业办法,规范基础管理
建立与完善规章制度是中间站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定期组织业务科、技教科、安全科等职能科室深入段管各站,完善调车规章及有关办法,及时将修订结果纳入《车站行车工作细则》,为中间站安全生产提供制度保障,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统一性。同时,完善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安全检查制度落到实处,对职工违章、违纪按照规章进行处理,做好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定期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修订完善作业办法,加强中间站的技术与业务管理,规范基础管理,使调车工作管理按照集团公司《车务系统专业管理规范》要求得到逐步加强。
6.优化安全监控方式,发挥物防技防作用
一是加强站区视频监控建设。2016年9月份起,我公司的某段陆续为调车作业车站配备了执法记录仪140余部,对调车作业及保留车防溜进行全程录像,有效遏制了遥控指挥、推进领车不到位、不检查线路车辆及防溜不彻底等严违问题发生,但在使用过程中中间站管理人员需每日将调车作业记录仪视频下载到办公电脑,受限于局域网网速限制,段机关检查人员也无法进行实时抽查,同时存在电池老化过快、设备故障率高及作业人员故意调整镜头角度等管理上的困难。建议由集团公司层面统一规划,建设站区视频监控全覆盖系统,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等单位共享视频数据,并将接入各站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及专业检查部门,安全检查人员能实时监控室外作业人员作业情况,有效控制现场作业人员简化作业程序,出务不及时等违章问题发生,并能指导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二是积极推进非集中联锁道岔改造及STP设备、尽头线防撞装置安装工作,发挥设备保安全作用,减少因人为失误,导致调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7.创新管理思维,强化现场控制
一是落实调车作业跟班写实制度,强化现场控制。段及车站检查人员加强对中间站调车作业的动态掌握,落实好调车作业跟班写实制度,强化全过程调车作业的动态检查,及时解决现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验证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确保调车安全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二是推进异地调车管理。有驻站调车的车站可担当相邻作业量较小车站的调车作业,逐步推行异地调车,优化作业组织方式,解决中间调车作业量不均衡问题,减少调车人员,增强安全管控。
结束语
针对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多项影响因素,应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因地制宜、超前防范。夯实“人防”基础,应充分运用管理职能,从管理入手,持之以恒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管理基础,破解安全管理不规范、不落实的问题,提高调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业务素质。补强“物防”设备,应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设备投入,加强安全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树立设备科技设备保安全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提升“技防”能力,应依靠大数据分析、安全管理平台等“技防”方式方法的提升,有效串联和支撑起“人防”与“物防”,构建“三位一体”的中间站调车安全保障体系,整体提升中间站调车安全管控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铁路总公司调度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2017年度下半年车务、调度专业管理及重点工作评价结果[R].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调度部,2018.
[2]刘军伟.浅议如何加强中间站调车现场作业过程控制[J].科技资讯,2015,13(32):22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