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70例,依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肺康复训练护理,经一月护理后对研究组、参照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以及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于各项肺功能指标方面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月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护理能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领域进行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慢阻肺缓解期;肺康复训练;临床效果;肺功能
慢性肺阻塞是一类肺部疾病,其典型特征为患者气流受限,一般于临床领域表现为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若患者不及时对其进行究治,该病症大概率会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或肺心病,给患者的生命及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由于该病症根治难度较大,因而治疗时间也较长,而在治疗过程中为使患者尽快康复,医方往往会以护理为辅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2]。现为验证肺功能训练基于常规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你慢阻肺缓解期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与结果详细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70例,依据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研究组35例患者有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1.25±3.98)岁;参照组35例患者有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62.01±3.79)岁。经对比发现两组患者与性别、年龄方面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肺康复训练护理,其中肺康复训练护理的内容如下所示:
1.2.1肺康复知识宣教
生活习惯的改变是帮助患者实现肺功能康复的基础,因此护理初期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肺康复知识的宣教,其内容主要包括:戒烟的好处及相关知识、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慢阻肺疾病的相关知识等,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定期叮嘱患者戒烟,并对患者情绪进行监测,一旦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予以疏导,保证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3]。
1.2.2耐力操与呼吸操
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耐力训练,训练应以太极拳类型的有氧运动为主,训练量及训练时间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决定,训练量应随着护理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大。由护理人员引导患者每日做呼吸操,其主要内容包括侧躯体呼吸、抱胸呼吸以及腹式呼吸三种运动,每日于早晚进行。
1.2.3吸氧治疗
对患者实施低浓度吸氧治疗,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吸氧方式进行更正,氧流量控制在1-2L/min,浓度低于百分之三十,每日持续12-15小时[4]。
1.3观察指标
对研究组及参照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采用6分钟步行实验(6-Minute Walk,后简称6MW),对6MW数据、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率(FEV1/FVC)及用力肺活量(FVC)进行统计对比。
对研究组及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满分60分,越接近60分证明生活质量水平越高,护理效果也就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皆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录入与计算,研究内所有计量资料皆采用t检验,以()的形式表示。当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与参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
经研究发现,研究组与患者于各项肺功能指标方面均优于参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png)
2.2研究组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经研究发现,研究组与参照组于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月护理后,研究组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发生了明显提高,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慢阻肺是呼吸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咳嗽不止你、咳痰不断,在呼吸衰竭的诸多患者中,由慢阻肺病情发展而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人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5]。
现为对肺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本院特开展此次研究。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经一月护理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证明肺康复训练能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患者肺功能改善的进程;经一月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证明肺康复训练能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肺康复训练对于慢阻肺缓解期患者颇具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沙正凯,李林静,张祥杰, 等.慢阻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的辅助性T细胞水平与疾病发生的关系[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7):977-982.
[2]杨晓莉.如何有效进行慢阻肺疾病的护理[J].健康必读,2020,(21):131.
[3]张晓东.慢阻肺稳定期需要继续用药吗?[J].健康必读,2020,(21):266.
[4]刘新举,沈丽萍,欧阳昊,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20,26(19):105-107.
[5]牛子文,韦衮政.中医治疗对慢阻肺肺功能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35(12):18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