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护理的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王鑫淼
[导读] 探讨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护理的应对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护理的应对措施。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肿瘤治疗的262例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分析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结果:高收入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低收入及中等收入患者(P<0.05);硕士及以上学历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本科及以下学历患者(P<0.05);家庭关系和谐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家庭关系不和谐的患者(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促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调节,促使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肿瘤患者;影响因素;心理护理;应对措施
        人类的心理、生理、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彼此相互联系、互为影响,心理因素能够对体免疫系统的活动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肿瘤的发展结局。在临床中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安慰、关心等基础心理护理外,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为肿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以减轻其身心压力,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年限、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肿瘤治疗的2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5例,女性117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7.2±17.3)岁;肿瘤类型:胃癌、鼻咽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血液瘤、卵巢癌。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焦虑70例,抑郁53例)和对照组(焦虑64例,抑郁49例),各13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1)详细解释患者的治疗计划和肿瘤相关知识,耐心地回答患者的问题,通过正确理解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和其他情绪;并通过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确保患者心理状态达到最佳。(2)帮助患者正确面对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为患者详细讲解成功案例,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介绍个人感受,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肿瘤治疗。(3)加强相关社会支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同时参加相关心理访谈和讲座,显著提高认知水平,准确认识心理支持的重要性,促进患者家属积极关爱患者,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满足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需求。(4)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技巧和方法,患者可以积极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显著提高自身的疾病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应采取积极措施消除其疑虑;对于恐惧、焦虑、抑郁的患者,应加强对医疗内容的宣传,促进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5)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行为训练。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指导患者,主要包括舒适的体位、合理的有氧运动、缓慢的节奏呼吸和全身放松。训练期间,保持环境安静舒适,30分钟/次,2次/天。
        1.3评判指标
        统计与观察干预前后焦虑(SDS,焦虑自评量表)、抑郁(SAS,抑郁自评量表)情绪改善情况,并对比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t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收入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低收入及中等收入患者(P<0.05);硕士及以上学历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本科及以下学历患者(P<0.05);家庭关系和谐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家庭关系不和谐的患者(P<0.05)。见表1。
        表1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n/%)
       
        2.2两组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两组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比较(n/%)
        
        3讨论
        在临床中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治疗方面则多选择手术与放疗或者化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帮助提升生命以及生活质量。但是由于放疗会带来不良反应,且饱受疾病折磨等,病患心理状况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出现心理障碍,最终则会极大影响治疗效果,所以需要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帮助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相关研究证实,年轻癌症患者更容易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但在本研究中并不明显。相反,老年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更为严重。也许是因为老年患者对癌症和化疗的了解较少,后期的治疗效果更不确定。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心理问题的发生,更有利于预后病人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恐惧、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量研究证实,对癌症患者来说,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是重要的精神支柱,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相关研究也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会对其身体症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患者情绪稳定不仅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而且可以控制疾病症状。结论
        综上所述,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各个阶段的不同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如音乐、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前、中后各个阶段的不良心理状况,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其预后。
        参考文献:
        [1]李玉,张冬玲.心理护理干预联合芷辛方在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疼痛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9,8(17):132-133.
        [2]何平,范理宏,余飞,等.音乐疗法在改善PICC肿瘤患者手术体验质量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6):553-554.
        [3]孙怡媛.音乐治疗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8,36(9):207-207.
        [4]王靖雯.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6(57):275-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