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管控平台在数码电子雷管起爆流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李宝杰 寇怀亮
[导读] 摘要:基于智能云民爆物品末端管控平台对起爆流程的优化,阐述了智能云民爆物品末端管控平台对对爆炸物品的全程监管措施,实现了对爆炸物品的O型监管,使数码电子雷管的在各个环节都有信息可以追溯。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  266590
        摘要:基于智能云民爆物品末端管控平台对起爆流程的优化,阐述了智能云民爆物品末端管控平台对对爆炸物品的全程监管措施,实现了对爆炸物品的O型监管,使数码电子雷管的在各个环节都有信息可以追溯。在数码电子雷管的“领用退”过程中,采用虹膜识别技术对涉爆人员唯一识别,不能存在人员代替的情况。通过视频录像和爆破振动的测量实现在平台上对爆破单位的监管。
        关键词:末端管控;安全;监管;大数据
        1前言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码电子雷管及其起爆系统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1]每发数码电子雷管都设有唯一身体识别码,与现有公安雷管编码系统规定的13位编码对应并生成一个新的密码,电子雷管密码授权后才能起爆,防止私下流通和非法起爆。起爆器内置起爆密码,经授权后才可使用,防止非法流通。
        为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爆炸物品安全监管方面就必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格职责、分级监管、各司其职。[2]民用爆炸物品都是相关法律、法规中的主要对象。尤其是民用爆炸物品的末端监控,由于爆破场地量大、分散、常常距离人口密集地区近,涉及人员众多,管理监控难度最大,以往发生的爆炸案件、暴恐案件、爆破事故也主要发生在“末端”。因此,采用新技术监控好“末端”是当下民用爆炸物品监控、防恐反恐的主要任务之一。
        中国从开始研发数码电子雷管到现在已经许多年,同样也有多家数码电子雷管厂家出售数码电子雷管,每个厂家生产的数码电子雷管都有其对应的起爆系统,例如CHDL-I电子雷管及起爆系统、JL电子雷管起爆系统、SF-A型电子雷管远程起爆系和PHED-1型数码电子雷管起爆系统等。没有一种专门的起爆器可以稳定起爆所有厂家生产的数码电子雷管。[3]所以智能云末端管控系统对于爆炸物品的监管,尤其是公安局对与爆炸物品末端的管控是更加有利的,多功能起爆器的研发也是必要的。
        2智能云民爆物品末端管控平台在爆破中的应用
        智能云民爆物品末端管控平台系统,就是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虹膜识别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将青岛市爆炸物品末端相关的监管机关、配送单位、爆破单位、涉爆人员,以及相关的申请、审批、配送、领取、爆破、清退、风险评估等末端管控工作,统一在云上进行。实现相关办公和爆破作业管控的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杜绝爆炸案件、暴恐案件和事故发生。打通了爆炸物品监控的“最后一公里”。平台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本质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爆破,违法就不能操作”,将案件和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1云平台对电子雷管的监管
        2.1.1数码电子雷管领取
        数码电子雷管的领取是由工程项目绑定的专业人员来领取,绑定的人员为爆破员、保管员、安全员,采用“三人连锁”的方式领取审批电子雷管。采用虹膜识别技术确认是相应的人员领取了数码电子雷管。保管员管理各类爆炸物品,监理人员监督规范行为,爆破员确认各类爆炸物品的信息并上传到云平台。
        2.1.2数码电子雷管的使用
        数码电子雷管使用起爆器来起爆,数码电子雷管的起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即公安局对领取的电子雷管规定了使用时限,只有在使用时限内电子雷管才能起爆。二是在规定的区域内,即在起爆前对起爆器进行定位,起爆器只有定位在公安局规定的爆破区域内电子雷管才能起爆。三是“五人连锁”,即爆破前使用虹膜识别技术在起爆器上进行“五人连锁”,连锁人员为项目绑定的爆破员、保管员、安全员、监理、技术员,连锁人员必须全部通过有一人不通过就锁闭起爆器,不能进行起爆。

四是确认雷管信息,即采用手持机获取当次起爆的所有电子雷管的信息,将电子雷管的信息上传到云平台与领取雷管的信息进行比较,确认所有的电子雷管都是领取的,有一个不是领取的雷管就锁闭起爆器,不能进行起爆。五是在线检测,即电子雷管在连入起爆网路后,通过手持机进行在线检测,在线检测采用不能起爆的低压电流进行检测,检测是否当次起爆的所有电子雷管连接进网路,当检测到又没连接进网路的电子雷管时,需要爆破人员根据电子雷管信息找到雷管并查找原因,当所有的电子雷管都连接进网路后才能起爆。
        2.1.3数码电子雷管的退库
        当天审批的电子雷管必须当天使用,当天用不完的电子雷管,或者是超过起爆时限的电子雷管都需要进行退库。退库时采用“四人连锁”,连锁人员为项目绑定的保管员、技术员、爆破员、监理,连锁人员通过虹膜识别技术进行虹膜识别,确认人员正确后才能进行退库。同时将退库的电子雷管的信息上传到云平台,上传的信息会与领取的电子雷管信息和爆破使用的雷管信息进行对比,领取的雷管必须为使用的电子雷管的加上退库的电子雷管。当对比信息不一致时系统会报警,并锁闭下一次申请的电子雷管,不能领取数码电子雷管。
        2.2云平台对炸药的监管
        现在的起爆流程不能确定炸药是否真的起爆,只能在雷管连接网路后对电子雷管在线上检测,检测电子雷管是否连接入网路,不能确定电子雷管是否真的引爆炸药,有瑕疵的电子雷管不能引爆炸药形成盲炮。或者起爆流程不能确定是否有人私藏了炸药。现有的起爆流程加入了爆破振动的测试,使爆破振动测试成为爆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起爆前需要按照公安局的规定将测振仪布在一定位置,测试该位置的爆破振动。测振仪测到的爆破振动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若没有振动数据,系统可能认定炸药没有起爆,若爆破振动速度比以往的数据明显的减小,通过大数据来催算可能并没有将全部的炸药起爆,或者有盲炮的存在。
        爆破效果
        2.3云平台对爆破单位的监管
        为了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需要保护的东西的安全,爆破单位不能超量使用炸药,要保证爆破振动不能超过公安局规定的最大值。测振仪将爆破完成后测到的数据上传到云平台后,云平台会获取爆破振动速度的最大值与公安局规定的值进行比较,若爆破振动速度最大值大于规定值,系统会锁定起爆器,不能进行下一次爆破。
        虹膜识别系统是公安局通过人眼虹膜对涉爆人员进行识别监控的系统。在公安局的监督下,将相关的人员信息与本人的虹膜信息相关联,用人眼虹膜代表本人。在爆破过程中,所有需要专业爆破人员操作的步骤都需要使用虹膜识别技术来进行人员识别,必须是本人亲自操作。
        上传爆破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操作录像是对爆破单位在爆破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的监管。爆破完成后用手持机对爆破效果进行拍照并上传到云平台,上传的照片要清晰的反应此次爆破的效果,公安可以在云平台上看到上传的照片,若照片不合格公安部门可以锁闭起爆器。在爆破时用手持机将关键步骤进行录像,根据起爆器的踢死内容进行爆破效果的录入。
        3结论
        智能云民爆物品末端管控平台系统建立大大提高监管的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也大大提高涉爆单位的管理效率和守法效率,降低了守法成本。大大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也大大提高涉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大量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作为平台系统的基础,对于监管机关,执法过程,只要按照提示步骤和内容操作就行,新民警与老民警一样执法,对于涉爆单位,技术员与专家一样工作,新职工与老职工,一样工作,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都大大提高。杜绝不安全作业,杜绝人情执法。创新执法技术,创新管理监控技术,填补了末端监控爆破监控的技术空白。
        参考文献
        [1]张英豪,张泽楠.数码电子雷管应用问题的探讨[J].火工品,2018,(4)54-57.
        [2]莫福荣.数码电子雷管实践应用优劣经验阐述[J].中国矿业,2019,28(1)103-106
        [3]张万斌,李玉景,张华,等.PHED-1型电子雷管在露天深孔爆破中的应用[J].爆破器材,2019,48(2)47-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