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妈妈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当自己的宝宝一直咳个不停时,自己心里非常揪心,这时非常急切地想知道怎样才能让宝宝止咳,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儿咳嗽是感冒引起的呼吸系统最常见症状,有时候若强行使用止咳药止咳,反而有可能使宝宝内炎性物增多,因此各位宝妈在使用止咳药时一定要谨慎。治疗小儿咳嗽,需要标本兼治,不可只顾其一。
(1)宝宝咳嗽,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
宝宝咳嗽了,吃点止咳药就好了?大家千万别想的这么简单,因为有时候咳嗽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它能帮助我们把气管或肺部的异物排出体外。比方说,当我们吃饭喝水呛到时,就会通过咳嗽把进入器官或肺部的异物排出体外。
同样的道理,当肺部生病有痰液形成时,身体也会通过咳嗽把痰液给咳出去。换句话说,咳嗽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孩子咳嗽,说明他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如果孩子从来不咳嗽,一生病就得肺炎发烧,那就说明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糟糕了。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孩子咳嗽并不是什么坏事情。
(2)止咳药治标不治本,有可能还存在风险
止咳药水有镇咳和祛痰两种,孩子因为痰多而咳嗽,就不能喝镇咳类的止咳药水,如果喝了就无法把痰咳出体外,会导致病情变得更加严重,甚至造成呼吸道堵塞。
还有就是止咳药水治标不治本,它只对咳嗽这一症状有效,而对导致咳嗽的病因无效。也就是说,孩子吃了止咳药水只会让咳嗽的症状暂时得到缓解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药效一过咳嗽就会卷土重来。
而且,宝宝吃的止咳药并不是完全安全无害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建议,不要给未满2岁的儿童使用OTC的复方感冒药和止咳药,以免发生严重和潜在威胁生命的副作用。
所以,请不要随便给宝宝喝咳嗽药水以及感冒药。最好及时带宝宝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
(3)这些方法能够缓解小儿咳嗽,而且标本兼治
那难道看着孩子咳嗽就不管了?并不是这样,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孩子缓解不适:
(1)给宝宝喝热饮止咳
多喝温热的饮料可以使黏痰变得稀薄,容易咳出。最好让宝宝喝温开水或温牛奶、米汤等,也可以给宝宝喂兑温开水的鲜果汁,果汁可以选刺激性小的苹果汁或梨汁,像橙子汁、西柚汁等柑橘类果汁要避免。
至于给宝宝喝多少最佳,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建议:3-12个月孩子咳嗽时可给予5-15毫升的温热液体(上面所提到的都可以),每天4次;满1岁孩子可外加2-5毫升的蜂蜜来缓解咳嗽。
不到一周岁的孩子千万不能吃蜂蜜,蜂蜜乃纯天然食品,可能有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风险,对还没有建立肠道菌群的一岁以内宝宝,有可能发生肉毒杆菌中毒。
(2)使用生理盐水洗鼻
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伴有鼻塞,大家可以用生理盐水给宝宝洗鼻子,促进鼻腔分泌物排出,起到缓解咳嗽的作用。同时使用生理盐水洗鼻还对宝宝有其他好处:可以帮助宝宝把鼻子中的细菌过敏原等的物质清洗干净,让宝宝的鼻腔变得更加卫生,从而降低了炎症转移到其他器官的可能性。
但是在给宝宝洗鼻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如果使用注射器的方式,可以直接将生理盐水注射到宝宝的鼻孔中,在操作的过程中,宝宝的头一定要向后仰,大人用手和胳膊固定住宝宝的头,不要让液体流到气道里面或注射器碰到宝宝的皮肤。
(3)保持合理的环境湿度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和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表示,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可见室内空气干燥很容易导致宝宝咳嗽,所以大家记得经常开窗通风,还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来提升室内环境湿度,从而使宝宝呼吸道粘膜保持湿润,湿化痰液,缓解咳嗽。
当然,湿度过大的缓解也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按照我国室内空气标准,小儿适合的室内湿度为45%~50%。
(4)夜间垫高宝宝头部
宝宝的鼻子和鼻窦的分泌物会趁着宝宝躺平时流到喉咙,引起宝宝喉咙瘙痒,因此导致有的孩子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咳嗽的很厉害,大家可以将他的头部垫高一些,使头部到背部形成一个斜坡,可以减少鼻部分泌物向后引流,从而缓解咳嗽。
(5)协助宝宝咳嗽
如果宝宝是在清醒时咳嗽,可以将宝宝抱起来,抚摸背部,轻轻拍打。入睡时咳个不停可以抬高上半身侧躺,用蒂垫子或枕头垫在孩子的肩背部,让宝宝左右侧睡交替进行,这样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咳嗽的宝宝在喂奶后不要马上使其平躺睡觉,防止因咳嗽而吐奶,引起误吸。如果已经误吸咳呛,应立即改头低位,拍背、鼓励起咳嗽,将吸入物咳出。
(6)采取食疗
大家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来缓解孩子咳嗽,比如给孩子喝雪梨水或大蒜煮水。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宝宝出现下任何一种情况:宝宝未满3个月,咳嗽时间超过3—4周,宝宝拒食,呼吸异常,伴有难闻的黄绿色浓痰,持续发烧,嗜睡或异常安静等,应马上带他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以上便是小编整理的治疗小儿咳嗽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标本兼治的方法。总之,各位家长朋友一定要先弄清病原体,然后再对症下药,或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药,或采取其他方式缓解宝宝的咳嗽。切记:咳嗽不一定是件坏事,千万不可盲目使用止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