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运动康复治疗方式消除关节炎疼痛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毛光才
[导读] 关节炎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的免疫性疾病,常见的类型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炎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的免疫性疾病,常见的类型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当患者发病关节炎时,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关节肿胀、关节畸形、疼痛感明显和功能异常等,特别是关节疼痛,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前临床上针对关节炎的治疗方式较多,如药物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但均无法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关节炎造成的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部分患者认为治疗期间需进行静养,不敢运动。但临床相关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运动可取得非常好的康复效果,有效缓解关节疼痛。
1. 关节炎与疼痛
        关节炎属于退行性疾病,具有不可逆的特点,按照类型可分为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和滑膜炎等,存在一定差异,但患者均出现疼痛、关节畸形等症状,特别是疼痛症状,往往在活动时加重,例如坐起、行走、爬楼梯等。疼痛症状可在休息后有所缓解,在夜间疼痛症状轻于日间。当前临床上治疗关节炎产生的疼痛症状主要以口服镇痛消炎药物为主,同时避免关节的过度运动,配合适当的康复运动可缓解疾病产生的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需要注意是,常规关节炎的疼痛与化脓性关节炎存在较大差异。化脓性关节炎的疼痛在夜间会加重,患者疼痛症状加重,并伴有其他全身性症状,如发热、CRP水平提升和血沉等。因此临床上需重视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积极进行治疗干预。
2.运动康复治疗
        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康复医学逐渐应用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其中运动康复就是典型的康复治疗方式。运动康复对人体疾病康复发挥的作用在治疗后期,通过合理的运动康复可显著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对运动康复治疗存在疑虑,担忧运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因此除了计划的康复方案外,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消除患者对运动康复治疗的误解,增加正确认知。
3.运动与关节炎
关节炎造成的疼痛感使患者恐惧运动,认为疾病需要静养。现代康复研究表明,关节炎患者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可提升康复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运动能够提升关节炎患者的心血管机能,提升肌肉力量和有氧能力,提升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缓解关节炎导致的关节僵硬、肿胀等症状。运动锻炼可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新陈代谢,减少关节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运动康复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节炎患者在进行运动康复时需遵照医嘱,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和爱好等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注意对患者的关节炎运动进行详细评估,包含肌耐力试验、心血管系统、基础肌力、柔韧性测试、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测试等。患者的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强度,避免运动造成疼痛症状的加重,确保关节炎不会再次发作。尽量选择大肌肉群训练的运动方式,以动态运动为主,减少弹性伸展类的运动。运动需避开清晨阶段,避免这个时间内关节僵硬,造成危险。选择轻松、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不得进行负重训练,避免加重关节损伤。


5.关节炎患者消除疼痛的运动康复方式
5.1急性发作期休养
        当患者的疾病处于疾病发作期时,关节部位出现的疼痛、肿胀和僵硬等症状较为明显,此时避免开展运动康复,主要以功能位休息为主。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休养,如:选择软硬度适宜的床垫,枕头的高度选择一拳高度为宜;选择仰卧前臂旋后的体位进行休养,使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功能位,避免过度伸展,踝关节处于零度的功能位,不得外旋。定时轻柔患者肢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5.2急性期运动方式
        在急性期的运动以床上运动为主,主要包括上下肢抬高、上下肢屈伸、用力紧绷肌肉、翻身运动等。运动时可主要变化患者的姿势,采用仰卧位与侧卧位交替的方式进行。医护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讲解运动康复治疗的重要价值,提升其主观参与意识。床上运动需控制运动强度,以不加重患者疼痛、改善发病症状为宜。在运动的起始阶段,保持运动频率如下:15min/次,2次/d。当患者适应运动时,可逐渐增加运动频率和单次运动时间,如30min/次,4次/d。通过运动训练逐渐改善关节的疼痛症状,增加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骨密度等,从而提升患者的关节炎康复效果。
5.3局部按摩
        对关节炎疾病受累的关节进行有效的局部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疼痛症状。需注意按摩的手法要轻柔,按摩前进行肌肉放松,每个关节按摩10min即可。按摩后在肌肉放松状态下进行缓慢拉伸,使患者的关节恢复正常的伸展体位。每日清晨可用温水浸泡僵硬的关节,可有效缓解清晨关节的僵直和疼痛,浸泡后给予适当按摩。睡前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5.4 稳定期运动
在疾病进入稳定期时,可指导患者进行个性化运动康复方式,根据患者关节炎的发病部位、疼痛程度和功能训练目标等,制定简单易行的关节功能锻炼操。①头颈部运动。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用头部旋转的方式写“米”字,按照顺序进行不同方位的旋转,注意缓慢进行。②上肢关节运动。患者取站位或坐位,将上肢向前伸直,将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进行交叉运动。交叉一次后进行双手击掌,击掌后双手抱住头部,将上肢放下,此为一套完整的动作,可每日锻炼4次。③手指关节运动。将双手置入胸前,先伸展,后并拢,随后进行双手指互相抵押,保持1min。将双手向前伸展,手指握拳、伸展,重复进行15次。④扩胸运动。指导患者双臂充分展开,做扩胸的动作。在扩胸动作的过程中注意调整呼吸,每次舒展的时间保持在3min即可。⑤腰部运动。患者取站立位,进行侧腰、弯腰等,可重复多次。⑥下肢关节运动:在床上做类似蹬自行车的蹬腿动作,3min/c次,以患者无疲累感为宜。
6.总结
        关节炎可分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和滑膜炎等,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多样化和复杂化等特点,退行性损伤呈不可逆性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给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关节炎带来的疼痛症状不仅使患者承受生理上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精神方面的痛苦。运动康复方式是当前临床上缓解关节炎疼痛的有效方式,具有经济性好、安全可行等优势。通过运动康复来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减少关节晨僵时间,缓解疼痛症状。关节炎患者需严格遵照医生所制定的运动康复方式进行,注意控制强度,主动、积极参与,减轻疼痛症状,逐渐恢复关节功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