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分析 黄超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黄超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桩基础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桩基础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建筑工程施工中基础部分是保证上部稳定的关键所在,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基础深度也随之增加,如何保证地基基础的稳定安全是每个施工企业亟待思考的问题。桩基础技术是土建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技术类型,以成桩手段提高基础土体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整体的质量安全,下面文章就对桩基础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要点
        引言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带动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可以应用于建筑的土地资源逐渐稀缺,为了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利用率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逐步兴起。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基础承受应力巨大,对基础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基础受力能力不足会造成建筑下深倒塌风险的增加,对建筑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加强桩基础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土建施工的地基浇筑是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采用桩基础技术进行施工,能够实现良好的建设效果。在现行的土建施工中,经常引用的桩基础技术有旋挖灌注桩技术、静压桩技术以及人工挖孔桩技术,通过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良好的建设效果,改善土质本身与建筑的关系,实现建筑的压力分担,提高建筑的稳定性,降低建筑本体对土地产生的压力,有效的提高建筑本身的承载能力。在土建工程的施工中,该桩基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地松软的地基结构,提升建筑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的使用年限,避免建筑出现沉降或者倾斜的事故。但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时,开展桩基础技术前需要对土质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地质的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桩基础技术进行施工,实现更好的施工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桩基础技术的价值。由于各地区的地质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地质的因素也比较复杂,受到土壤因素以及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导致地质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异,并且这些因素对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开展桩基础技术的施工时,可以有效的规避这些因素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弥补地质因素的不足,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对建筑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主要应用
        2.1旋挖桩孔技术
        旋挖桩孔技术是近年来应用比较普及的一种机械挖孔技术,通过带桶式钻头的钻机钻碎岩土,并通过伸缩钻杆向外卸土挖成桩孔。旋挖桩孔技术应用广泛,节省人力,施工效率高,主要工序技术分为三步:①埋设护筒。护筒有助于校正桩位、维持孔穴水位的高度差,一般护筒埋深至黏土层顶部0.5m,顶端高度高于基础土层表面0.3m,并用黏土保护。②成孔作业。旋挖钻机就位后垂直钻进过程中通过钻头注水等技术,对泥土搅拌作用自然造浆形成泥浆护壁,对孔壁形成一层保护层,维持孔壁的结构稳定。③清孔作业。一般分两次作业,首次清孔在钻挖至设计深度后进行,二次作业在成孔后进行,孔底沉渣应保证≤15cm。
        2.2静力压桩
        静力压桩技术在桩技术基础中操作最为简易,施工成本也很低,因此其具有很高的工程适用性,许多对基础稳定性有较高要求但基础施工成本较低的建筑工程都选择静力压桩技术。静力压桩技术使用重力压桩机进行施工,将预制桩打到指定的位置,增加岩土承压。但正因为如此,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土层稳定性带来一定破坏,因此要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以此降低对周边土壤的稳定性的破坏。


        2.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原理是利用大型的钻孔设备对地基进行成孔作业,随后将提前预制好的钢筋笼放入到钻好的孔中,并灌输混凝土浆液,通过混凝土硬化成型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定性。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摒弃上面人工挖孔桩在成本上、效率上等方面的不足,可以说是人工挖孔桩的升华,这项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在施工中通过控制桩体数量、高度、使用时长,以提高桩体的整体效果。
        2.4预制桩基础技术
        预制桩目前仍是我国一种应用广泛的土建施工应用桩基础,即使用预制好的混凝土桩或钢板桩直接压入桩孔成桩。预制桩基础有冲锤沉桩,静力沉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等四种施工工艺,其中冲锤沉桩,由于其社会效益不高,且下砸过程中影响周边建筑或构筑物稳定性,现应用不多,故简要介绍其余三种沉桩工艺。①静力沉桩。使用机械或液压压桩设备利用静压力将预制桩压入桩孔的工法,与冲锤法相比具有节能,节约造价,保护土层,提升环境效益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黏土地区或城市建筑工程建设。②振动沉桩。利用产生振动的工程机械使预制桩身与桩孔孔壁土壤产生共振原理,减弱桩身与土壤的摩擦阻力而使预制桩沉入桩孔的沉桩工艺。③射水沉桩。通过在预制桩尖端输送高压水降低土壤的承载能力和桩体与土壤的摩擦力,使预制桩依自重下沉的施工工法,在砂壤土地区适用性较强。
        2.5挖孔灌注桩
        挖孔灌注桩技术就是挖土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的一种施工技术。挖孔灌注桩技术有着安全、可靠、布置灵活、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桩基施工中的许多难题,大大地提高桩基施工质量。首先,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让有关单位报送相关文件,就工程相关问题进行重点核实,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其次,在确定设计方案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查、测量,然后再进行开挖;在开挖前,清理工作面,采用多台挖孔设备同步开挖。开挖既可以采用人工开挖和机械开发两种方式。如碰到淤泥、亚粘土、砂土层时可采用铁锹、铁镐人工开挖;碰到风化岩石层时可用风钻打眼爆破开挖;开挖出来的沙土、碎石要及时清理现场,并利用运货车转送到弃渣点。在开挖中,桩基要加大25mm,要采取混凝土护壁,壁厚宽20mm~25mm,在桩基灌注的时候保证1m的灌注高度,并做到随挖随护;在桩孔挖完后,按照设计要求,浇筑相应的砼,灌入首批砼后,要观察孔内返浆情况,测定埋管深度并做好标注,首批砼灌注正常后,应尽快将混凝土输送管与导管连接起来,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保证浇筑的连续性,严禁中途停车,灌注过程中要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
        3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①接桩新旧桩对接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清理旧桩桩头上的杂物如铁锈、油污等,保证旧桩桩头铁锈与油污等杂物的含量≤0.9%,保证新旧桩连接性能的稳固。同时在新接桩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接桩桩头与地面的距离≥1m,通常通过在接桩节上面安装导向箍以保证接桩作业的顺利开展。②拔桩在打桩作业中应注重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特别是在送桩过程中对送桩器的设计,操作人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打管桩以为降低送桩器操作阻力,保证送桩器头能够顺利从基桩内拔出。
        结语
        总之,虽然桩基础施工技术经过长期应用已经日渐成熟,但是由于施工现场地质、设施等各方面因素是影响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必须加强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改革与创新的力度,才能在促进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质量与效率稳步提升的同时,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泽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100-101.
        [2]黄晓军.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作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5(17623):69.
        [3]陈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2218):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