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530004
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重点问题,一个国家是否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决定其能否在国际舞台上站得住脚的后备力量。长期以来中国都称之为农业大国,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受到进口农产品的冲击,传统的分散家庭制农业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浪潮下,我国农业经营模式开始转变,逐渐由分散、粗放型向集中、专业型过渡,农业企业作为一种集约化、社会化、组织化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分散家庭经营制下农产品产销不顺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延长农产品价值链。但目前我国农业企业发展仍存在诸多弊端,其中最大问题就是企业战略不合理甚至缺乏企业战略,本文就农业企业战略管理现状及对策深入研究。
关键词:农业企业;企业战略管理;发展问题
1 我国农业企业的研究发展历程
关于农业企业的定义,何绍康和梁义(1994)认为农业企业是在一定的地点,集合了资金、劳动、设备、土地等的生产要素,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经营或提供劳动服务,是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潘加丽(2005)提出农牧企业是指从事农牧业生产、加工、相关服务的专门经营或者综合经营,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逐步发展,我国对农业企业的定义从指事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经济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阳金萍(2018)提出了我国农业企业日后发展对策,她强调要注重以下几方面创新: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农业企业制度创新、农业企业融资创新、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以及农业管理者管理意识创新。清扬(笔名)(2020)提出了这几年农业企业种植业的重点的演化过程:2016年要区分大众市场及小众市场,2017年提出了“极品品种”概念,2018年重点在于产品品质而非品种,2019年认为“优势产区+优势产品”才是取胜之道,但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农业企业要想谋求利润可以打造高性价比的农产品。
2 企业战略管理对于农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提高农业企业干部管理水平与素质。根据有效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的大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管理人员虽然能够对农业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相关的内容约束,但是其自身的文化水平、知识技能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管理人员并不是管理专业出身,且对于企业的管理决策缺乏长期性指导。而管理的应用正好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技能培训的机会,能够将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与市场经济要求进行有效的结合。顺应时代发展形势。我国的农业企业的经济发展必然会逐步应用到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因此对于全球化的市场内容更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内容约束,农业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服务完善需要管理进行促进,农业企业对于管理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市场经济下的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主要手段。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应用后可以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脉络,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加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管理意识都是农业企业经营活动机制转变的主要方式,借助管理的应用可以对农业企业的经济转型提供更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完善企业管理方案的同时加快国内农业企业与国际市场的结合速度。
3 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现状;存在问题
3.1 企业战略目标不明确
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正确的企业战略目标帮助企业往正确的方向使力,错误的方向导致企业越走越偏离轨道。现阶段,我国农业企业发展常因缺乏明确的管理要求与目标,而致企业员工工作效率低下,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因此,现代农业企业只有明确管理要求与标准,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3.2 内部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代农业企业作为新型企业,无论是在实力、还是企业规模等方面与其他企业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其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下,许多方面越来越赶不上现代企业的发展步伐,无论是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还是管理制度方法,都显示出低水平和不完善的一面。农业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突出。
3.3 企业运转资金来源单一
根据相关文献及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型农业企业的运转资金来源单一,一般来源于个人前期资产积累、家族人员集资、农村信用社贷款等,资金来源单一化成为了限制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现阶段农村的土地流转机制还不十分完善,农业企业在土地流转交易时投入资金过多,造成其经营成本增加,发展受阻。
3.4 企业管理者素质低下
目前我国农业企业仍处于发展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农业企业,我国农业企业起步晚,多数农业企业由家庭农业经营者直接转变而成,普遍文化水平低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匮乏,对企业内部管理外部营销方法不恰当。由于农业企业管理者水平不足,从而导致多数农业企业在起步阶段因无法妥善处理内部员工的关系,企业运转不顺,对外营销不足而导致产品滞销。
4 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发展对策
4.1 树立正确的企业管理理念
我国农业企业起步慢,应树立正确的企业管理理念,正确引导企业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位员工的努力,所以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要对招聘到的每位员工负责,招聘符合岗位需求的员工。员工在企业都有他的价值,所以企业要发挥员工最大的价值,让员工在企业具有成就感。其次,要尊重每位企业的员工,为员工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员工在企业一定想要有自己的成长和晋升空间,而不是混日子,只有这样员工在企业能看到希望,也更愿意为企业做出贡献。最后,实施科学化的绩效考核管理,员工在公司首先要能得到物质方面的满足才能谈精神方面的满足。
4.2 引进和培育专业的农业人才
基于农业企业的创始人普遍管理水平不足的现状,可通过引进外部优秀管理人才对企业进行妥善管理。由于目前我国发展缓慢的多位中小型企业,因而可以根据企业的状况聘请专业的管理人才,或者企业的领导人去学习专业的管理课程,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此外,企业不仅要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还要内部培育专业的管理人才,企业主动对有向这方面发展的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或者企业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管理人才来企业指导、交流。同时,农业企业可通过加强与当地高校合作的方式,引进高校人才,既可以为高校农业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高校人才留任的几率。
4.3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企业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并没有唯一完善的管理制度能适应每个企业,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发展变化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多个方面,首先,责任到人,企业的管理责任要落实到管理人,企业的内部结构不管怎么变化,其每个部门都要有相对应的责任管理人,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其次,权力到人,责任和权力是相辅相成的,有责任就有权力,不能只担责任而没有管理权力。最后,利益到位,企业的发展也是每位员工的发展,企业的未来也是员工的未来,企业有利润员工才有利益。利益和惩罚也是一致的,只有奖惩制度明确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更好服务企业。另外,制度落实到位才是关键,如果有制度但是不执行等于零,尤其是对一些家族企业和私人小企业来讲更是如此。
4.4 资本运营管理模式做到进一步完善
充足的现金流对于农业企业的运行管理要起到绝对性的作用,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加强现金流的良好管理,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流动资金管理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流动资金进行充分的掌控,保证企业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转。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经常对流动管理资金产生一定的忽视。例如:无形资产形式和存量资产形式,即使对其产生一种忽略,但是它所体现出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说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其发展形势进行充分的分析,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对于企业的自身资产能够进行充分的整合分析,从而对企业的运作效率进行全面的提升。
4.5 对管理进行充分的认识
在企业实践操作过程当中采取全方位的工程管理,能够展现出良好的实效性和随机性,他对企业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与资产进行全面的整合应用,促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将会提供重要的帮助。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工程管理所体现出的作用和价值,在每一个工作层面都能够加强工程管理的具体应用。
4.6 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也是农业企业发展和管理的关键因素,农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必须重视起来,以吸引并留住人才,并培养和造就农业企业所需的专门人才,人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的方式。首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企业设定的人才绩效考核制度、利润分享制度,把人才留住,尤其是优秀的中高层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型人才。其次,建立规范的人才吸纳机制。人才的引进是企业人力资源赖以长期发展的源泉,农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动态管理一定要做好,首先要考虑好人力成本,同时适度超前,储备人才余量作为企业后续发展的力量。再次,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主要从重视继续教育和建立企业培训制度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鼓励企业员工进行自我教育,帮助他们参加各自业务的自学活动和业务研究活动。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员工培训机制,把员工分成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分别组织起来进行学习和培训,以掌握更多的、扎实的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最后,创建学习型组织。农业企业同其他现代化企业一样,要在组织内部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观念,为农业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一定的人力资源基础。
5 企业管理发展方向
农业企业应该通过对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和内部因素包括组织因素、财务因素、技术因素等来综合评定自身内部条件,再制定出符合大环境和企业自身实际的企业战略,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变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5.1 诚信意识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诚信越来越重视,企业发展也是一样。未来的市场中,企业的诚信度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没有诚信的企业寻求不到合作伙伴,客户也会丢失,员工也不会有忠诚,企业不可能长久的生存。所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品牌管理,企业的品牌就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体现,就是企业的诚信代表。企业的诚信度高,不仅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效益增长,同时还能促进社会文明建设,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5.2 信息化管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提高管理的作用和效率。我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在不断的做大做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如果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中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只有通过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直接接触到市场的信息,随时知道市场的变化,有利于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事实上,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员管理等等都需要实施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推动企业发展。
5.3 国际化管理
受到外来农产品的冲击,我国农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忽视国际化管理。根据近年来农产品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进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日益加大,因此农业企业对外出口的国际业务也应加强相应管理。为了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单纯靠能是打价格战,不断压缩自身的利润,是这样不利于农业企业长远发展的。我国农业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是个极大的挑战,必须要扎实自身的产品基础,同时做好市场营销。
结束语:
当下农业企业要想全面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势必要采用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规范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卫 玮. 解读企业管理工作中管理的实践意义及重要性[J].经济管理 ( 全文版 ),2019(8):90-90.
[2]任 君. 解读企业管理工作中管理的实践意义及重要性[J].现代营销 ( 经营版 ),2019(02):172.
[3]阳金萍.农业企业管理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2):145-146.
[4]刘克宇,李园,房琦琦.农业企业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7,48(0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