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从2017年11月到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170例原发性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下,采用临终关怀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4 5,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86 0,P<0.05)。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0.945 7,P<0.05)。观察组疼痛等级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Z=5.293 4,P<0.05)。结论:对于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来说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终关怀;原发性;肺癌;晚期;疼痛;生活质量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重,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肺癌的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化疗是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化疗能控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但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引发一定的毒副作用,损害患者正常的躯体功能。另外晚期肺癌患者的呼吸逐渐衰竭,出现恐惧、焦虑情绪,加上出院回家后,缺乏医务人员的健康宣教和对症护理,容易造成睡眠障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出院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睡眠障碍已成为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70例晚期癌痛老年患者,纳入标准:通过各类恶性肿瘤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无法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干预;临床资料不齐全;精神疾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5例。观察组男46例,女39例;年龄69~80岁,平均(74.5±3.2)岁。对照组组男45例,女40例;年龄65~82岁,平均(73.5±3.1)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予以用药护理指导,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1.2.2 观察组 实施临终关怀干预,具体如下:(1)建立临终关怀护理小组、临终关怀病房,制定临终关怀相关规章机制。为晚期癌痛老年患者提供独立的病房,在病房内设有盥洗室、电视、沙发、音响等,由专业护理人员陪同,以此为患者创设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提高患者生理和心理的舒适度。(2)镇痛护理。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承受的痛苦越来越大,为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建议通过中药贴敷、艾灸、舒眠药包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3]。(3)心理疏导。晚期癌痛患者的病情严重,一般无法彻底治愈,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时护理人员需做好疾病的宣教工作,给予患者更多的尊重、关爱,以此帮助患者正视自身疾病、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4)获得亲属的支持。护理人员应对晚期癌痛老年患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并且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运用心理专业、护理专业知识稳定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然后告知患者家属临终关怀的方案,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及配合,叮嘱患者家属轮班陪伴在患者身边,目的是让患者在最后生命阶段感到家庭带来的温暖。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疼痛等级。通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越佳。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疼痛等级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4 5,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86 0,P<0.05)。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0.945 7,P<0.05)。观察组疼痛等级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Z=5.293 4,P<0.05)。两组患者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情况如下表: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讨论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晚期肺癌患者不能一直住院接受治疗和护理,后期出院回家进行家居护理,而患者由于癌痛和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其中睡眠障碍是晚期肺癌患者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研究统计约有50%的晚期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睡眠是机体必需的生理性需求之一,良好的睡眠能维持生命基本需求,消除机体疲劳,而睡眠不足和质量欠佳降低机体的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影响其免疫力,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且有研究发现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其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延续性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它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活动确保患者在出院后也能享受到连续性的健康医疗服务。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度、疼痛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晚期癌痛老年患者中施行临终关怀的效果理想,表现在可获得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等方面。
综上所述,临终关怀的实施,对改善晚期癌痛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等的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杨桐,冯月亮,陈元先.临终关怀模式改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效果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11(8):55-56.
[2]李慧玲.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1(9):23-24.
[3]顾伶俐.临终关怀及疼痛护理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9,23(9):99-101.
[4]王春慧.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14(8):56-58.
[5]蒋申珍.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对晚期胃癌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23(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