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线损及台区线损降损管理分析 唐毅1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唐毅1 顾欢峰2
[导读] 摘要: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农村电网建设规模发展迅速。
        1.国网上海松江供电公司  上海市  201600;2.上海隆源供电服务公司  上海市  201600
        摘要: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农村电网建设规模发展迅速。线路线损降损管理是保证供电稳定、较低供电成本的主要途径。农村电网主要由地县级供电公司负责管理、运维,供电电压普遍在35kv以下,低压输电更容易造成线路损耗。此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家用电器的功率明显扩大,给农网造成的电力负荷进一步加重。加强线损管理是提升能源利用率的需要,也是实现电能合理配置的基础。本文立足于线损降损管理的基本原理,结合线损管理现状,探索农网线路线路及台区线损降损管理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线路线损;台区线损;降损管理
        引言:随着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2020年作为农村电网改造的收官之年,在线路降损管理上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农村电网供电问题关系到农村地区居民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降低线路线损应当从线损产生的根源出发,结合当下农村地区的实际用电情况,对电压设施和供电线路进行优化。降低电能的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线路线损及台区线损
        线损,即电能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损耗,造成线损的原因多种多样,具体包括线路线损和台区线损两个模块。线损率越高则表明能源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的损耗度越大,能源利用率低下。线损率反映了区域供电质量,是供电企业衡量电网架设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参数。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电网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工程,在线损降损和台区降损工作上存在工作量大,线路整改困难等特点。降低线损率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调整农村地区供电质量的基础。线路线损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变电、线路电阻造成的电能损耗,而台区线损又可以分为高损低压台区和低损低压台区两种,低压台区线损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用电信息与供电量之间不匹配所造成的。根据台区线损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某地区台区的线损等于该台变压器侧出口安装的考核表计行度减去该台区所有用户同期的计行度。当某一地区实际用电量地于实际供电量且线损率超过10%的时候,就可以判定为高损低压台区。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不断调整供电量与实际用电量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平衡。
        二.当前农网线路线损及台区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线路线损管理问题
        (1).用电信息管理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网覆盖率明显提升,在用户用电信息的建档管理上还存在较多疏漏之处。盲目重视线路铺设线路和供电区间建设的速度必然造成供电需电信息对接的疏忽。在用户计量资料的管理上应当注重信息收集的覆盖程度。在供电系统建设规划期,应当对区域用电量和电器总功率进行计算,合理设定用电峰值,对变压器容量和送电量进行不断调整,根据季节变化灵活供电。
        (2).线损影响因素复杂
        线损的波动容易受到众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台区线损波动幅度增大一方面与线路故障,漏掉等常见线路问题有关,另一方面,线损率的计算可能存在人为统计或计算的误差。线损率不仅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单位或一个区域的供电经济性,而且也可以间接反映供电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低压输电,线路的损耗、电压和功率的损耗都会对线损波动幅度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3).计量测量问题
        考核表的计行度及其他电力测量仪器在长期露天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子元件的老化和磨损,电能计量的准确程度容易随之受到影响。当计量仪器发生故障时,就可能引起该区域内线损率的异常变化,导致信息失真。在雷电、降雪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供电测量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和测量精确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2.台区线损管理问题
        (1).电器各项负载分配不一致
        农村家用电器在各相负载分配之间存在不一致,三相变压器的使用导致变压器自身出现负载不平衡。

而三相负载的不平衡导致变压器次级线圈出现电流的正序、负序及零序分量,且中性线中的叠加电流等同于三倍的零序电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家用电器种类和型号的多元化。用电电器同变电设备之间存在电流转换的不匹配。
        (2).线损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台区线损管理存在工作量大、管理人员不足、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台区线损通畅是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在进行设备维修时,缺乏对线损的控制,线路维修部门和线损管理部门没有实现业务合作或交叉。
        (3).台区窃电与计量问题
        2015年起,我国农村地区电能表改造工程逐步完成,但仍旧存在少量老式电能表,部分偏远地区窃电事件频发,利用老式电能表私拉电线,这一现象不仅仅会增加用电风险,还会造成台区线损率异常。计量表故障则常见于计量表电子元件的熔断、短裤和自然损耗。在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老旧的变压设备,故障率频发。
        三.线路线损及台区线损降损管理分析
        1.完善线损管理体系建设
        农村电网主要由地县级供电公司负责运营和维护,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基层供电企业在人员配置数据和职业能力上有待提升,线损管理体系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再次基础之上,应当不算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定期对一线电力工人进行线损管理培训,在提升职工线损意识的同时,促进线损管理能力的提升。积极向上级供电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业务学习。通过技术转移和制度转移,结合农村低压电网供电特点,研发出适用于农村地区的线损管理办法。在意识和技术两个层面上提升基层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能力。
        2.明确线损波动异常的原因
        一般而言,我国低压线损率为10%左右,在不断追求更低的线损率的同时,还应当保证现有线损率的稳定。当系统监测到线损率升降异常时,应当就实时供电情况,用电情况进行比对,从线路线损和台区线损两个视角对线损率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收集常见的线损故障原因,进行线损排查。线损管理应当着重分析线损产生的原因,并积极寻找阶段性解决对策。针对计量仪器功能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做好仪器功能检测,必要时更换配套设施。用于分析当前供电容量、变压器设置、用户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消除当前存在的供电问题,对老旧线路进行及时更换和改线,提升电能供应的效率,降低能源损耗。
        3.杜绝违规用电行为
        农村地区存在的窃电行为存在监管困难、屡禁不止等特点。在反窃电宣传过程中,应当强化对基层变电设备的检测和保护。在进行舆论宣传的同时,建立起基层反窃电巡查机制,由专业人员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查。积极引用先进的巡线设备,诸如巡线用无人机。在提升线路巡查效率的同时,严厉打击私拉电线和违规用电的行为。强化对电能表箱的管理,对封条脱落和撕毁的用户予以法治宣传和教育。
        4.科学规划线路
        在进行线路规划时,应当对区域内用户数量和用电量进行统计,在原有的基础上,动态调整电能输送标准,实现电能供应量的动态调节。每年投入一定量的降损资金,除进行必要的设备维修在,定期对老旧设施进行更换,对线路进行改造和优化。
        四.结束语
        电能输送过程中降低线损率是出于能源使用效率和供电成本双重维度进行考量的。线损管理需要立足于各地区不同的线损状况和用电标准,积极引导技术学习和管理培训,在提升体层配电质量的同时,让广大基层群众和供电企业均能够享受到降损管理带来了便利。
        参考文献:
        [1]汤弘鑫.低压台区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D].东南大学,2017.
        [2]施伟亚.线路线损及台区线损降损管理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19):61+64.
        [3]陈志飞,简双喜,海鹏.农电台区线损管理重在“实”[J].大众用电,2015,30(08):35-36.
        [4]张世娟.如何开展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