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在普外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普外科1年间收治的2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普外科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与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3.0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7.00%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显著降低护患纠纷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普外科;护患纠纷
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发展,医疗护理质量在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护理中却依旧存在诸多医疗纠纷及风险事件,如此不但会影响医院的正常云运行,同时还会损害医院的声誉,让医院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在医院的各项工作中,需做好相关的护理管理工作[1]。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指风险发生前借助一定预防及控制风险,显著降低护理风险所致巨大损失,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就探讨在普外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病例数:200例;研究对象:普外科病患;病理纳入时间范围:2019年2月-2020年3月。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21~70岁,平均(52.1±2.4)岁。对照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23~71岁,平均(51.9±2.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普外科常规护理,具体是治疗疾病时进行全面检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对需接受手术的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及手术准备工作,加强治疗期间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观察组在普外科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1)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在实际的护理过程,除了予以基础护理还需强化对医护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患者对护理风险及护理矛盾的应对能力,且强化对医护人员综合能力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如护理人员书写医疗记录时按规范严格书写,确保信息准确无误。(2)强化治疗管理。进行医嘱更改时相关医护人员要实施双重核对工作,在确保无任何问题后交给责任护士,对纳入患者病情较严重者需确保重要信息及时传达,降低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医院新进护士强化培训,尤其是护理风险防范培训应为培训重点。(3)做好风险护理防范。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个性化护理,如危重病患要重点监护,确保定期巡视以免突发意外事件;交接班护理人员梳理好相关注意事项,确保接班护士护理质量,对危重病患适当进行心理护理;强化对普外科的急诊应对能力,构建良好应急预案,如对管理应用导管患者时要提高巡查频率,避免导管错位的发生,改良住院环境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对需住院患者要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构建完善医院探视制度以保证患者睡眠质量。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评价两组护理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护理风险、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上对比,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n(%)]

3 讨论
普外科是医院重要科室,该科室每天均收治大量病患,且收治患者的病情多种多样,如胃肠道疾病、肛肠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且患者治疗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用药、手术等,这些治疗方法均存在比较多的危险隐患,实际治疗过程若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护理风险与护患纠纷事件,所以在普外科就需做好相关的护理管理工作,以满足人们对各项护理工作的需求,大幅度提升护理质量[2]。
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传统护理存在很大局限性,单凭病情管理、健康宣教及病情监测等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对此近年来在普外科的护理管理中也推广使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风险护理管理属于常见的管理模式,该护理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有效降低医疗护理过程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预防患者受护理风险的伤害及医院因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如此有助于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在普外科的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中主要强调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以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护理操作技能,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明确风险管理要素,提供患者全方位的照料,让护理人员能够及主动帮患者解决问题及构建正确护理服务观念,提升护理质量[3]。本次研究中,探讨了风险护理管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结果显示相较于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的观察组在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上,观察组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充分提示风险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针对普外科患者,临床中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显著降低患者护理风险事件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亚梅, 李玉.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4(A01):283-284.
[2]陈春青.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542-543.
[3]章国姿, 丁红眉, 陈李孙. 护理标识在普通外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B12): 3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