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杨晓君
[导读] 探讨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10-2018.10月内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使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均有一定效果,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循证护理能够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结直肠癌;效果
        结直肠癌又被称为大肠癌,主要是大肠上皮来源的癌症,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1]。患者患有此病早期并无任何症状,后期会逐渐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并且带有便血、腹痛。严重时,会造成死亡。所以对于此类疾病需要早诊断,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常规护理具有一定效果,而采用循证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本文即分析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10-2018.10月内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49.85±8.85岁)和观察组(50例,男20例,女30例,49.15±8.36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
1.2.2循证护理
        观察组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患病情况、身体特征进行开展有效讨论分析。对患者疾病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估。对患者心理健康进行有效讨论,并制定针对性方案,对患者实施。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进行预防性知识宣导,并向患者宣导结肠癌疾病知识、治疗方式等相关知识,便于打消患者对此病顾虑,从而增加战胜疾病信心。结合以往实际案列进行分析、总结并加以运用到患者身上,积极向患者宣导呼吸锻炼方法,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作用。在手术开展前,进行肺活量锻炼,通过慢呼吸、屏气等方案进行训练。过程中,需要患者家属积极配合,督促患者坚持进行呼吸锻炼,才能保证此方法有效性。在手术后,护理人员时时检测患者呼吸状态,避免患者造成呼吸堵塞,及时对患者肺部进行监测,时刻关注肺部是否呈现正常状态。患者卧床休息时,护理人员及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长时间同一种方式造成不适感。对咳嗽咳痰患者进行帮助,避免患者大力咳痰时造成伤口破裂。护理人员对室内卫生、温度等给予高度重视,保持室内通风,室温正常。饮食方面,需要对患者制定均衡营养计划,护理人员重视量化操作,计算正确的食物含量,对照患者排便情况以及身体特征进行制定饮食计划。如果患者出现排便异常,肠道不顺,应该服用流食性食物。直至患者无任何异常状况后,可以改变饮食方案,将流食改变为软食。术后,出现疼痛情况,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方法。比如:听音乐、缓解疼痛感。
1.3 疗效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进行评分,每项为2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越高说明效果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5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23例,发生率为46%,观察组5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后并发症发生8例,发生率为1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X2=10.519,P=0.00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结直肠癌发病与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其中低纤维素、高脂高蛋白饮食、缺含微量元素以及缺含维生素等都是引起大肠癌的危险性因素[2]。遗传因素在结直肠癌发病中起着重要性作用,如果家族中患有结直肠癌家族史,那么患此疾病风险将会比正常人高出4倍[3]。日常生活方式也是引起结直肠癌的重要因素,长期吸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等都将促进结直肠癌病发率。
        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中通过从患者心理、饮食、日常等进行有效干预,从而帮助患者改善饮食习惯、增加对疾病认知能力,从而减少内心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可知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采用循证护理能够增加患者满意度,患者更愿意选择此方法。
        综上所述,采用循证护理能够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小珍,王纤.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3):24+29.
[2]吴洁.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管路护理规范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2):225-227.
[3]夏丽敏,潘莘莘,陈丽莉.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5):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