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合并梅毒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杨桃梅
[导读] 文章主要针对妇科围手术期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妇科围手术期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妇科手术合并隐性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83.87%,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为0.00%,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围手术期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管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妇科;围术期;隐性梅毒;护理管理
        引言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慢性全身性传染病。患病初期侵犯皮肤及生殖器,晚期几乎可侵犯全身脏器,并产生多种病症。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交传播,或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进而引起先天性梅毒。妇科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绒毛膜癌,其中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尤其是宫颈癌合并梅毒患者数量逐年上升,此类的治疗需同时考虑对梅毒及肿瘤的处理,其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求更高。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年龄(23~38)岁,平均(30.5±7.5)岁,已婚19例,未婚12例,子宫肌瘤手术12例,乳房纤维瘤手术8例,输尿管结石手术8例,其他手术3例;观察组:31例,年龄(23~36)岁,平均(29.5±6.5)岁,已婚20例,未婚11例,子宫肌瘤手术10例,乳房纤维瘤手术6例,输尿管结石手术11例,其他手术4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管理
        1)提高护士对梅毒疾病的知识:由于本科是妇科专科病房,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有一定的缺陷,很多护士在思想上认为梅毒只是性传播疾病,针对这个误区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梅毒的相关知识,了解早晚期隐性梅毒的传染性特点和传播途径,使对护理工作有了一个理论的依据。2)病室的管理:对有合并隐性梅毒的患者如病房条件允许应放单人间,如条件不允许,与其他患者同住,尽量中间留一张床位,做好床边隔离工作。病室保持较低湿度(相对湿度<45%)和较高温度(22~28℃)。房间开窗通风每天2次。患者用过的被褥应在太阳下暴晒2~3h,已达消毒目的,要告知并督促患者不要使用共用卫生设施,使用坐便器附加一次性套子,病友之间书报,食品不要相互交换。3)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体温计、窥阴器、臀垫、手套、隔离衣,用后焚烧。听诊器、血压计、监护仪的导线、仪器、妇检床专人专用,用后用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患者术后器械应进行有效氯消毒溶液浸泡后再灭菌,手术医师、器械护士戴双层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严格执行换药操作程序,换药人员戴双层手套,弯盘和镊子放入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洁,然后再消毒。加强自身防护,对合并隐性梅毒感染者在床尾挂醒目标志(标志物由科室自己决定)提醒护士做好自我防护。4)尊重患者的隐私:患者担心病情被他人知道后受到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及公共的歧视,以至身败名裂,护士在工作中既要做好自身防护,也要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同情患者,而不要歧视患者,未经患者同意不能告诉其家属及朋友。5)加强自身保护措施 发现梅毒隐性感染者,在病历上贴上明显标志,提醒护士做好自我防护。

做一般护理操作如辅床、测血压不需要戴手套,如接触患者血性分泌物或医护人员皮肤有破损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后按照洗手七步法认真清洗双手;患者床边备一次性手套,方便会阴消毒、导尿管护理及膀胱冲洗等护理操作使用;科内设置锐器刺伤登记表,如操作时不慎被污染锐器刺伤,要立即挤出血液,用0.5%碘伏冲洗或浸泡创口,并在3月内进行跟踪检测。6)保护患者的隐私 患者的隐私权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保护的一种重要权利,也是医德、护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护士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既要建立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又要尊重患者,不能有歧视患者的行为,不强行追问患者感染源,未征得患者同意不可将病情告诉家属;护理工作中不议论患者的隐私,不擅自公开患者健康资料,在对患者检查、治疗护理过程中做到为患者隐私保密。
        1.3观察指标
        患者手术3个月后复查,进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筛查,统计阳性结果。阳性者再行定量试验(RPR滴度),统计结果。
        2结果
        2.1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非常满意6例(19.35%),满意15例(48.39%),一般8例(25.81%),不满意2例(6.45%),满意度为67.74%;观察组非常满意11例(35.48%),满意15例(48.39%),一般4例(12.90%),不满意1例(3.23%),满意度为83.87%。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对比,χ2=7.018,P<0.01,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均为9人。对照组1人发生感染,其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0人发生感染,其发生率为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0,P=0.000)。
        3讨论
        近年来,由于环境及生活压力影响,患有癌症的人逐年增多。女性人群中妇科肿瘤患者同时增加,人群中梅毒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妇科肿瘤合并梅毒患者相应增加。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梅毒螺旋体经黏膜或伤口进入体内,短时间内入侵淋巴结,继而经血液循环播散全身。部分可通过非性接触传播,如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黏膜或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患有梅毒的孕妇可直接感染胎儿产生先天性梅毒。梅毒对妇女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在妇科肿瘤合并梅毒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尤其是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直接及患者与其家属之间。医护人员要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护理期间注重患者伤口消毒等,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系统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具有非常认真负责的态度,有助于患者生理及心理恢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护理管理后,护理满意度高达83.87%,且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为0.00%。综上所述,通过护理管理后,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护理人员感染发生率,从而保障了护理人员的安全,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蔡晶.妇科肿瘤合并梅毒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3):349-350.
        [2]刘闪辉,米星星.子宫肌瘤合并隐性梅毒的围手术期护理[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2):218-219.
        [3]周正英.隐性梅毒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2):151-153.
        [4]辛光怡,臧嘉.子宫肌瘤合并隐性梅毒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73-74.
        [5]古利丽,黄宝珠,钟月爱.一例子宫肌瘤合并梅毒、极重度贫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