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杨慧
[导读] 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9年下半年收治的12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64)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64)在常规护理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估值、SDS评估值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要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中,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可帮助其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且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科;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价值
        引言
        妇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统称,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其疾病分类主要包括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盆腔疾病、外阴疾病等。妇科疾病的致病原因多样,主要包括妇科炎症、人工流产、性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妇科整形、妇科肿瘤等类别。提高对妇科疾病的科学认识、改变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对身体的保健是有效改善妇女生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在对妇科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施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和治疗。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7月~2019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小组,共计128例。患者年龄25~54岁,平均(40.6±5.2)岁;疾病类型:异位妊娠24例,子宫肌瘤45例,盆腔炎21例,卵巢囊肿24例,其他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64)与参照组(n=64),二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妇科疾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妇科疾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1)健康教育:a.术前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为其介绍病房环境和院内环境,并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为其讲解病情,同时告知其术前每项操作的意义及目的,使其能消除恐惧心理,提高手术配合度。b.术后教育:指导患者术后进行遵循渐进的活动,并根据患者术后情况指导其进行运动和饮食;与此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同时需保证各个引流管的通畅,对引流液的性状、量和颜色进行观察,保持会阴部位的干净和清洁。2)心理方面的护理:因为妇科类病症患者的表现、身体情况过重,病情较易产生复发,无法加以治愈,要数次接纳治疗,药品的副作用与手术予以的影响,都会使得患者产生负性心理,体现为焦躁、惧怕、悲观等,让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降低,所以,应为患者辅以高效且科学的心理方面的护理。①医护人员要与患者、亲属开展交谈,不但能够把握患者的心理与个体特征,还可以构建优良的护患关系,在全方位把握了患者的个体与心理特征后,辅以具备针对性的心理方面的护理;②在施行交谈期间,医护人员要随时对患者辅以关爱、扶持,多凭借激励、抚慰的言语与患者开展交谈,让患者体会到关爱与爱护,减小其负面心理产生的概率;③力争大量的亲属与社会方面的扶持,特别是患者的丈夫,告诉其多为患者辅以关爱与照看,让患者体会到温馨,对清除患者的负面心理、维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来说尤为关键;④予以各类科学的对策以辅以心理方面的护理,比如,邀请成功痊愈或是病情把控较优的患者与其余患者开展交谈,让患者提升自信心,如此,对辅助患者产生对抗病症的信念来说尤为关键,还可以让患者凭借优良的心态以应对病症,较优地接纳护理与治疗;还能够放映患者热爱的轻音乐,以维持患者的心情得以愉悦。


        1.3观察指标与评价
        观察两组妇科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后各指标的变化。其中疾病认知评分、焦虑评分、满意度评分均以医院自制的评估表一对一收回的实际记录的数值评价。三个指标评分满分均为100分。治疗依从率以记录的概率评估,以完全、部分依从与不依从评估。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1周后的SAS评估值、SDS评估值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科疾病的引发率高、多样化、易复发等特点对女性的身体、工作与心理等均带来负性影响。一些发病部位隐私与特殊的疾病,如卵巢疾病、子宫疾病等,在治疗期间给女性的心理带来负担,部分患者由于害羞、抗拒等心理,十分不利于疾病的医治。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应用在妇科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妇科疾病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疼痛和压力,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差,医务人员缺乏信任。从人性化的角度看,熟练运用医患沟通技巧,使病人情绪平静下来,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病人的理解和尊重,帮助病人的治疗和恢复,使他们感到安全,更多地信任医务人员,并与他们积极合作。由于大多数妇科疾病都存在病情反复的特点,给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的打击,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在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疾病治愈率。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对护理人员护理知识、护理操作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还要对妇科疾病具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妇科疾病的反复和多变的特点,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此外,妇科疾病可能会给患者的生育能力与性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在护理服务中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学会自我护理,做好预防疾病的措施。妇科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行为,使其自我保健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能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心理护理则是通过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辅导,使其能够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保持积极的心态,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综上所述,结合对症的治疗手段,通过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树立起科学的治疗观和治疗信心。同时,也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乔红葵.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1):210-211.
        [2]郝春芳.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177-178.
        [3]倪学琴.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3):78-79.
        [4]兰维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268-269.
        [5]顾峻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途径及护理效果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5,23(1):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