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肇庆 526060
摘要:文章以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安全隐私技术实践探索为研究部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安全隐私保护现状,随后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通信侵权特征,最后着重对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安全隐私技术实践进行了探索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信息通信安全隐私技术;实践探索
1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安全隐私保护现状
个人信息隐私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每一个公民都有权捍卫自己隐私的权利。然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网络技术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个人通信信息隐私泄露的风险。然而当下很多人只顾享受大数据背景下带来的各种信息通信便利利好,惊叹于各大网站app能够为自己提供个性化、贴心化服务,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个性化服务的背后同时隐藏着用户个人隐私信息被泄漏的风险,缺乏对个人信息通信安全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据欧盟国家发布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88%的人认为大数据有可能会对个人网络信息隐私造成巨大的威胁,但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说明很多人对于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童年安全隐私保护依然处于盲目状态,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重视与解决。
1 信息存储中存在的危险
1.1 信息存储硬件设施的安全问题通信硬件设施在通信信息中占据重要位置[1]。通信行业常见的信息存储硬件设施有计算机和各种信息存储器等。一般硬件设施的安全问题指的是相关设备因为外力的干扰不能够保持正常、有序进行。在大数据背景下,国内外通信设施更新换代迅速,对设备存储的信息量和硬件要求不断增大,一旦在信息存储环节中某一硬件设施发生故障,就会造成存储的信息受损,对行业声誉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此外,工作人员需要对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抢修,但修理过程极易对企业和客户信息造成破坏或者泄露,不仅给使用者的生产生活带来麻烦,还会给网络运营厂家造成无可估量的经济损失[2]。
1.2 外部环境对数据存储安全防护的影响
近年来,网络用户与日俱增,通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当今时代数据的价值不断放大,很多黑客和机构会对信息通信产业进行网络攻击来破坏或者盗取信息,而目前数据存储面对外来攻击的防护措施并不够齐全,这使得国家和企业的信息数据受到严重威胁。此外,由于防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需花费很多时间,所以相关机构必须尽早引入先进技术对已有的数据信息加以保护,消除安全隐患,保护信息安全。
1.3 云端存储的安全问题
目前,计算机数据存储方式多种多样,如硬盘存储器、信息加密、数据认证技术等。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衍生出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储存途径——云盘,它在存储空间方面较其他硬件存储器具有绝对的优势,并且应用时比传统的硬件存储器更加便捷。然而,云盘等数据存储的网络硬盘目前在管理、操作方面维护方法还很有限,一旦账户信息被别人盗取就会面临数据被损坏和转移的危险,产生大量网络数据安全问题。
2 通信传输网络存在的危险
所谓的通信传输网络,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流程中,依托通信设备建立的带有复杂结构的系统,通常通过微波、载波方式进行通信传输。通信网络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第一,通信网络本身的结构极其复杂,若工作人员对基础数据没有进行妥善地管理,则极易埋藏一些风险隐患。此外,随着4G网络在商网中的应用,而各运营厂家存在激烈的竞争,存在通信网络重建的现象,加大了通信网络系统的复杂性。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成立了铁塔公司,对通信网络进行统一的、集中式建设。然而由于通信设备自身的使用标准不同,设备生产厂家控制的业务量过多,常采用分散式的管理方式,使得基础数据不稳定,通信事故时有发生[3]。第二,通信网络安全评估存在技术短板。
大数据时代产生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通信网络每天都屯积了大量数据亟待维护和处理,通过以往的技术手段难以对网管中心的数据进行有效地处理、监控,造成大量数据信息的浪费。数据分析工具与软件相较于迅速增加的数据却发展缓慢,使通信传输的风险加大。第三,目前的风险评估技术尚缺少多维度分析功能,缺乏健全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通信网络在运行中会受到气象、施工条件、设备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制约。通信网络局部发生故障会引发网管系统的告警信息,在未确定具体原因时,监控人员只能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分析,并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相关的维护机构,申请后续的处理,这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精准性与时效性,进而难以保证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4]。
3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安全隐私技术实践分析
3.1身份认证技术
做好用户身份验证,是保证用户隐私数据的基础手段。通过采取身份认证技术,一方面可以确保访问的用户本身具备相应的访问权限,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潜藏的系统信息安全攻击和威胁,防治他人恶意入侵,有效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另一方面,用户经过初期的身份验证,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用户自身对隐私数据安全担忧的心态负担。从当下身份认证技术发展来看,认证配备机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中,需要加强相关认证技术研究,提高身份认真效果,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隐私保护。在具体信息安全隐私技术实践上,当下出现了一种Shocard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能够将用户实体身份证件的数据指纹保存在网络区跨链之上,用户通过利用手机扫描自己的身份证件,Shocard在接受到用户信息后,便会将该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将用户证件信息保存在本地,将用户数据指纹信息保存在区块链,并且在区块链之上的数据指纹信息一般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钥,只有持有私钥的用户别人才有权利获取、修改用户证件隐私信息,Shocard自身也无权修改,与此同时,为防止不法分子盗用用户实体身份证件扫描上传,Shocard通过与相关银行机构合作,对用户信息进行进一步验证,从而有效确定用户真实身份信息,保障用户隐私信息安全。
3.2数据水印技术
数据隐私信息不仅包括以表格、文字表达的信息,还包括视频、音频表达的信息,而数字水印技术即是通过在音频、视频中嵌入一些隐蔽性信息,只有用专门的阅读器或检测器进行读取。究其本质即是向被保护的载体数据信息(如上文提到的视频、音频信息等)嵌入一些能够证明版权归属或者跟踪隐私侵权行为的一些信息,相应信息可以是公司的标志,也可以是作者序列号等,从而有效保护数据信息版权。首先,这种技术保密性强,具有良好的隐蔽特性,不因使用人员或所处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在上述环节中不会出现被泄漏的可能,还可以结合密码公钥或私钥进行控制检测,能够与其他保密技术兼容。其次,这种技术独占性好,数据水印加入具有一定的随机特性,因此难以仿制,并且操作简单,嵌入水印与检测水印都比较方便。在具体管理上,该技术还可以实现分权限管理,不同权限人员,看到的水印内容也各不相同。最后,数据水印还可以在供应链的节点上进行认证,以此来分辨是否是原件拷贝,有效防止被替换或伪造,从而有效保护用户数据信息,防止出现伪造、侵权问题。
4结论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用户的持续增加为网络系统带来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时代下,相关人员应有效地根据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及信息分析处理情况,做好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的防护工作,强化相关网络风险评估技术,进而更好地维护用户信息的通信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琳琳.大数据下信息通信技术与隐私保护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30):25-25.
[2]李松林.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安全隐私技术应用与研究[J].通讯世界,2015(10):39-40.
[2]陈浩,文萍芳.试论如何加强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防护[J].通讯世界,2018,(3):311-312.
[3]龚德旭.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1):10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