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航天机电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100
摘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性。通过提升管理水平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而逐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然而,大多数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了系统文档与实际操作脱节,严重的制约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使得质量体系形同虚设。企业的发展应以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需求为目标,从而使得机械制造企业能在市场中竞争中以更多的优势获取市场份额。总之,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措施
1提高机械制造质量的基本原理
在新时期下,越来越多的机械制造企业开始重视提高机械制造质量,而根据现如今产业发展情况,提高机械制造质量的原理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第一,提高加工设备的精准度。加工设备的精密度也是影响零件生产质量的最直接因素。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高可靠性传感器检测机构,以便于及时对机床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等进行检测,对加工误差进行修正、补偿,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生产精度。然而,这种生产技术的应用,往往会消耗大量的投资,增加成本支出且操作复杂,一时间难以在生产制造企业中普及。第二,对机械制造过程加以有效控制。这一质量控制原理,是基于我国现代加工设备、技术水平发展起来的,根据机械制造生产加工的特点,结合统计控制方法、工程控制方法等,充分掌握产品尺寸分布特性,并对机床所处于的实际加工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对其进行控制、调整,而测量则是整个控制过程的关键,是维系产品生产质量的纽带。由于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这种方法不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比较适合当前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状态,因此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机械制造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现状
2.1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我们知道,产品的生产成本与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无法科学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企业的生产效益将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大多数国内机械制造企业仍遵循着了粗放式的生产管理模式,生产成本核算和预期收益不到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效率。虽然现阶段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在专业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使生产成本控制显得肤浅,很难实施开来。
2.2加工存在误差。机械制造的整个过程,包括了夹具、机床、工件等多个部分,而这些生产环节的任何部分出现加工误差,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自身质量。这些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如材料问题、加工流程问题、机械设备问题、人为因素等。对于这一情况,机械制造企业在今后不仅是需要对整个生产、控制系统予以严格控制,同时也需要重视各部分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每一个部分所产生的误差。从根本上实现对机械制造质量的有效控制。
3提高机械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途径
3.1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和创新机制。一个好的企业必须先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然后,在高级管理层的支持和参与下,才能够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创新体系,包括质量改进机制和问责机制。首先,公司必须充分识别客户的需求,并准确地把客户的需求转化为企业的具体生产技术要求。及时跟进产品和服务客户反馈,以便它可以满足并超出客户的期望。例如,专注于客户和质量改进项目,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发布高于行业技术标准。监控客户体验,能够及时处理客户投诉,提高市场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应用程序,能够验证质量改进的效果,这样才能超越客户的期望。
3.2强化对设备使用的管理。在使用机械制造和加工设备的过程里,应该要实现到了板基的管理,即每台机械制造和加工设备都应该要有可视广告牌。机械制造和加工设备的标准化严格要求到了每位员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操作规范和操作说明使用加工设备。同时,维修人员应该要依据测试结果和设备的运行状态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这样才可以有效、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3.3对建模进行控制。建模质量控制主要是指,针对被控制对象的加工过程进行建模,根据模型的特点,来对整个加工过程中予以科学、合理的控制,提高产品生产质量。这也就需要有关技术人员,必须要保证模型本身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有效性,才能够为机械制造质量控制提供参考。目前,制造模型方面的有关研究正在不断深化,而经验累积也不断丰富,从整体上来看,现阶段的制造模型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模型和应用模型。为了保证建模的精准度,在操作过程中通常都是利用一些已经确定好的方程,来对制造过程稳定状态加以针对性描述,若是应用一些随机公式,则有可能出现参数与实际相互偏离的情况,增加了模型建立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糊模型等相继出现,只是没有达到普及状态,相信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建模方式将会更加先进、精准,从而实现对整个机械制造过程的高精准度控制。
3.4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使生产作业井然有序。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全封闭管理,人员及车辆经过指定通道进入生产区,在车间门口设置了警卫室和门禁系统,所有人员需刷卡进入生产区。外来人员要进入生产区域要办理专用通行证,并告知注意事项和活动区域,杜绝人员随意进入生产区域的现象。对工作区及部件存储区进行区域划分,规划零部件存放区、材料存放区、半产品区、待检验区、不合格品存放区等不同区域,制作区域标识牌,并规定实行属地化管理。对重要部件进行隔离,设立“重要部件”标示牌,减少人为接触。工具定置管理,放在专用平台或推车上,测量工具使用完后及时放入保护盒中,防止工具与工件混放造成表面划伤。
3.5增强预报补偿控制。由于机械制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中,且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若是在产品质量特性值服从中心极限定理、微小概率原理等,且制造过程处于平稳状态、系统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充分利用传统的统计质量控制方法。若是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出现系统受到随机性、系统新因素干扰程度较大时,则会出现产品质量特性值出现波动的情况,且质量形成过程,会变得相对不稳定,制造系统也基本上会处于一种脱离整体控制的状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则传统的统计质量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有效应用,必须要借助预报补偿控制才能够实现。预报补偿控制是对现代科技的一种有效利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现代信号来对机械制造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制造成一个预测模型,利用这一模型来实现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产品质量偏离量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必要补偿措施,来减少产品生产过程所出现的各种误差值,提高机械制造质量。
结束语
机械制造企业应该要高度的重视,在加工制造生产现场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这样才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加工精度,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提升企业市场知名度,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给机械制造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起辉.机械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5):235.
[2]黄山,高璐.机械设计加工中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研究[J].南方农机,2019(6).
[3]钟志彬.机械加工品质管理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