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中心 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加强收购环节粮食质量管理,保证粮食质量安全,做好粮食质量检验工作,为社会提供品质营养丰富,卫生安全的粮食是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
关键词:粮食;质量;检验;意义
引言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是确保国家稳定发展的保障。粮食检验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本文将粮食检验检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合理化的检验检测方法,以保障粮食的质量安全。近年来,我国粮食总局高度重视粮食检验检测工作,提出了掌握科学的粮食检验检测方法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粮食检验检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粮食检验检测需要,在检测过程中漏洞百出,导致一些存在质量问题的粮食流入到人们的饮食中去。粮食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检测工作效率不高,制约着粮食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加强粮食检验检测,以确保粮食的质量。
1 粮食质量检验在粮食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1 粮食质量检验是粮食流通的基础性工作,在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的形式下,认真落实国家颁布的粮食质量标准[2]。良好的粮食质量检验工作,是保持粮食流通秩序,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粮食市场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加强高质量发展质检能力是我们企业管好粮,履行管好“大国粮仓”的基础。不断学习检验知识,积极参加国家检验技能培训。落实质量普查制度,配置食品安全指标快检仪器。紧跟市场经济需求,为实现绿色储粮,把好关口。
1.3 加强质量管理,突出食品安全,牢牢守住质量管理底线目标。管控关口前移,认真系统做好新收获粮食质量调查,重点把好中央储备粮食品安全指标验收关,坚决杜绝不合格粮食进入储备库存,严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规范全过程质量档案管理。提升“舌尖上的质量安全”。
2粮食质量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
众所周知,我国疆域辽阔,在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各区域粮食产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无疑会增加粮食质量监测工作的难度,粮食质量监测标准、粮食市场标准都无法得到统一,在此背景下,粮食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追根溯源,原因在于当前我国针对粮食质量监测的管理体制并不完善,监管部门并没有制定一个合理的粮食质量监测标准,从而导致粮食质量监测工作成果并不理想。粮食质量监测机构水平偏低政府部门对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的监管意义重大,这是保障粮食质量监测工作成果的关键所在。然而现阶段部分地区的政府监管部门对粮食机构投入的精力与支持并不大,粮食质量监测人员难以得到认可,缺乏培训与提升空间,从而导致粮食质量监测工作水平普遍偏低,在有的地区粮食质量监测监管部门的履职情况十分不理想,对粮食质量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引进也停留在空白阶段,从而导致粮食质量监测工作问题频出。改善粮食质量监测工作的对策分析优化检验检测方法,严把粮食质量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呈快速发展趋势,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食品公司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农民的劳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农民已不再是过去那种一苗一锄的老办法了。从刚开始耕作阶段便使用农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产,提升经济效益。但一些农民为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防止出现病虫害,禁止生产和过量使用农药水胺硫磷。大多数农民在田间管理中,为了限制杂草的生长,采用了百草枯、乙草胺等农药进行封地。
个别农民缺乏农药使用知识,存在药物使用剂量不准确,药物应用不科学,药物使用量大等情况,给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造成了诸多的不便,给粮食留下了巨大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粮食的质量和安全,粮食检验员需要深入到农村中,在耕地期间对农民进行监督指导,培训农民相关的耕种知识,教会农民农药使用方法,以提升农民的粮食安全意识。另外,粮食检验检测人员需要对农民的施药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为日后粮食农药残留检验工作提供依据,确保实现从粮食种植一直到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和管理。
2.2加强粮食检测队伍建设
作为开展粮食质量监测工作的主体,粮食检测人员的工作素质往往决定了粮食质量监测工作的结果。因此,站在粮食检测部门的角度,应该加大粮食检测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力度,适当调整粮食检测人员的招聘要求,提高粮食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从根源上壮大粮食检测队伍。其次,粮食检测机构还应该重视对检测人员的培训与提升,加大考核力度,做好粮食检测人员的教育工作,确保其工作能力符合岗位需求。与此同时,粮食检测机构还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奖惩机制,调动粮食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粮食质量监测工作水平得到提升。积极运用先进的粮食质量检测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各行业的进步,粮食质量监测工作也必然会因此而提高收益。在此背景下,对于质检机构而言,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理念,投入更多先进的检测设备,引入科学的检验技术与方法,以此提高粮食质量监测水平。尤其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粮食部门更应该为粮食质量监测工作提供更有利的支持,从检测人员培训到检测设备的引进,全方位提高粮食质量监测技术水平,从而使粮食质量监测工作效果得到改善。
3粮食质量检验在粮食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
3.1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行业是个大行业,它具有覆盖面广,敏感性强,流通量大的特点,每年都有上亿吨的商品粮食在国内市场流转,有几千万吨的进出口粮食在国际市场流通,每笔业务甚至每个批次的粮食都要有相应的检验报告单随货同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其报告的法律性直接影响粮食交易。
3.2 粮食检验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既有物理检验,也有化学检验,既有常规检验,也有专项(卫生)检验[3]。检验人员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持证上岗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3.3 粮食商品是特殊商品,它关系着农村和城市、地方和军队的稳定。在我们国家它要养活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如此重要的商品没有行业内部自我约束的行规,质量保障体系和有效检测手段,其供应安全,品质安全无法保障。
3.4 粮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形式赋予了粮食质检工作新的内涵,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加强粮食行业质检体系建设是当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客观公正的做好粮食质量检验工作,为粮食流通和粮食执法提供可靠数据,不断加强粮食质量检验的法制建设,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打击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维护粮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利用质量检测手段,公平合理的解决粮食经营者之间发生的质量纠纷,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
4 结束语
总之,粮食生产质量情况最终会表现在粮食市场上,并对消费者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努力打造绿色高效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粮食质量安全,避免有毒有害物质带来的潜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红蕾.浅谈粮食检验与储备粮的质量管理[J].粮食加工,2005(1):55-56.
[2]刘岩.浅谈企业粮食检验工作的重要性[J].科学与财富,2017(28):165-167
[3]田丰贵.粮油检验工作的重要性[J].中外食品工业,2013(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