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刘雪琪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越来越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我们以前没有重视的社会现象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涌现,这不由得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
        陵川县融媒体中心  山西省晋城市  048300
        摘要:随着社会越来越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我们以前没有重视的社会现象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涌现,这不由得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但是舆论与观念是一直存在于社会中的,而传统媒体正是社会舆论引导的风向标,引导社会积极向上的风气也正是新闻工作始终的内容与目标。所以说,新闻工作者所面对的工作环境需要做出重大调整,必须适应当前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采编;特征;创新
        引言
        新闻采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新闻采集和新闻信息编辑。新闻采编工作属于电视新闻传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电视新闻的质量和水平、电视新闻内容受欢迎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采编环节决定的。特别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得新闻采编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发展的契机。新闻采编工作应该与时俱进,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促进采编质量的提升。
        1当前新闻采编的主要特征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新闻事实需要深究和论证。有些新闻媒体为了寻求关注,不惜伪造新闻、歪曲真实新闻,利用大量噱头引起公众的关注,或可以伪造新闻实事件。在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时,必须对此种行为明令禁止,严厉打击此种问题,将实事求是的新闻原则贯彻落实,为实现共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为有效杜绝此类问题的产生,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必须以专业的职业素养及能力,理性客观地剖析事实真相,或则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切实保障所报道的新闻具有价值,为新闻行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②新闻传播朝着多元化发展。在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的当下,有些人认为传统媒体必将走向消亡,与当今时代发展要求格格不入,最终将被新媒体所替代,不再属于社会主流媒体。新闻媒体要客观面对此种观念,全面剖析自身在发展中的优缺点,明确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和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多元化予以深刻关注,为自身发展从理论层面做好铺垫。正视由于新闻媒体的多样性,新闻采编人员在面对获取的新闻时,必须经由多种渠道验证该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保障新闻的价值。
        2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
        2.1对热点新闻信息捕捉不敏感。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暴露出以往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比如,新闻采编者缺乏捕捉有价值新闻信息的灵敏度和嗅觉,无法准确定位公众比较关注的焦点事件及其方向。对于新闻采编者而言,新时代依然沿袭传统的新闻信息收集以及整理模式,对热点新闻信息通常难以抓住报道时机,滞后跟进现象较为普遍,未能在第一时间定位有价值的资料,而且所用以及编辑内容新意不足,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以及影响力相对较小,新闻采编难见成效。
        2.2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新闻采编人员而言,其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新闻资料的采编质量。就目前新闻采编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水平来看,有待培养和提升,否则将会影响融媒时代新闻产业的发展。在当前融媒体时代,为数不少的采编人员仍然习惯于新闻阅读量的增加,严重忽略了新闻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考究,甚至对广大公众造成误导,新闻传播也出现了价值偏差。
        2.3新闻采编效率不高。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新闻采编时对现代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不深入,无法及时全面了解公众的诉求,传统采编模式导致新闻内容变得非常的枯燥和乏味,不利于提高新闻采编质量和效率。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国内部新闻采编工作应当向精简化方向发展,确保公众短时间内能够接收和了解新闻内容。然而,从现阶段新闻采编素材收集以及表达技巧等方面来看,未能及时进行更新,也难以有效满足公众口味和需求,新闻播报缺乏新意和特点。


        3新闻采编工作创新对策研究
        3.1有效拓展新闻编辑方式的多样性。新闻采访的后续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属于新闻编辑的工作范畴,该部门需要针对新闻采访所得的信息数据,实施科学有效的加工处理,在经由整合分析后,充分展现新闻采访的价值。新闻报道是否准确,关系到社会舆论能否得到正确的引导。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舆论的影响力显著增强,新闻传播的渠道进一步拓展。为使用时代发展趋势,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注重调整和优化新闻编辑形式,积极学习和改进相应技巧及手段。第一,在开展新闻整合工作时,必须注重主题提炼环节,确保主题准确鲜明和具有创意,从而及时引起社会工作对新闻报道的关注。第二,在开展新闻节目编排工作时,需以实现本土化为切入点,确保所实施的新闻编排工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故而新闻采编人员在开展相应工作时,需要对当地风土人情等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和学习,在此前提下进行有效拓展和完善。有些节目的记者在采访时,贯彻落实了新闻采访本土化的要求,通过采访当地人的实际生活,让社会公众更为全面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有助于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3.2新闻播报方式上的创新。在进行新闻编写编排的过程中,要以实地调研的结果为依据,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掌握群众的喜好与关注目标,用群众所希望的方式来进行新闻的播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新闻的受众群体,也可以增加新闻的新颖度。例如,在播报关于政府免费为农村安装厕所的惠民新闻中,我们可以逐个采访村民的满意度,对满意度的调查也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来进行数据的统计,让全民投入到新闻内容的筛选当中去。这样的方法可以让群众觉得自己是新闻制作的一分子,拉近了新闻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不仅创新了新闻的播报方式,也一步一步的奠定了新闻的真实度与亲民度。所以新闻工作者在采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新闻的内容与题材要接近现实,靠近群众的真实生活,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充实新闻播报的思路。新闻的内容要回顾大众,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受众,从而使新闻的实际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把握了社会媒体舆论的导向,更能促进乡镇乃至周边的新闻行业的蓬勃发展。
        3.3贴近民众生活,塑造节目内涵。在新闻采编中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这是新闻采编成功的基本条件。民生是党和国家始终重点关注的话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新闻采编应该在内容上致力于深入大众生活,贴近民众生活,依托民生新闻,丰富采编内容。同时,要多注重大众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价值等,以新颖的采编角度和多层次的新闻分析展现民生新闻内容的多元价值,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故事,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内涵,增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满意度。
        3.4提升人员素质,打造全能队伍。新闻采编人员在提升采编核心竞争力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新时期的采编人员应该具备新闻专业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观察写作能力等多项技能,同时要把握好新媒体和融媒体的发展规律,对不同媒体终端的不同定位进行深入研究,做好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内容的采编,使每一个新闻内容都能够适合其发布的媒介特点。其次,新闻采编人员还需要从信息的收集上下功夫,增强自身对亮点信息的洞察力和敏锐力,选取符合大众审美和重点关注的角度挑选整理信息并进行编辑加工,最终形成能够获得大众认可的优质电视内容。
        结束语
        综上,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新闻采编工作对新闻质量的重要意义,一条有质量的新闻可以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能够表达出群众的诉求,反映了社会的现状,也能在侧面上进行新闻价值的传播。所以,作为电视台的一名新闻采编工作者,我们要认清新形势下媒体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在工作思路上打破常规,用自己的行动去推进新闻工作的改革,在不断地日积月累中提高新闻的价值与受众。
        参考文献
        [1]刘亮.浅析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培养[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9(9):124.
        [2]江红.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2019(02):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