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生态环境局 湖北潜江 433100
摘要:城市建设多依赖于经济,容易忽视生态的建设,部分地区生态建设只存在于荒山野岭,城市中的生态建设流于形式,为抓紧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让生态建设计划提上日程,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关注城市生态问题,分析当下城市生态建设的不足,持续进行生态环境调整,适应城市的发展路径,促进社会和谐。应从多层次视角出发,依托城市空间发展绿色经济,让生态保护计划循环起来,结合现实进行生态调节,促使城市人们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适应。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引 言在当前,我国应当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这是目前迫切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促使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之间实现平衡化的发展,我国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当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当中,还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能源节约相对较为有限等等,为了切实的保障我国经济实现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建设兼顾,需要针对于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简单来说便是不但要对当前人们的生活给予满足,还要保障子孙后代的生活需求。为了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国民经济的目标等,要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经济的提升付出了环境的代价,这种付出是惨痛的,现在要为环境的修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牺牲环境,要保障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才能真正将国家经济和实力进行提升。此外,我国的人口数量非常多,这便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演,所以会对资源实施大规模的开采,在此过程中难免破坏了环境,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资源不足,会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所以要做好相应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可没有节制的开采资源,要应用合理的观念、科学的手段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便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也可以使经济得到稳定发展。
2.当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
2.1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目前一些工业活动等,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建设的要求,监管中尽管逐一排查,也难免有所遗漏,应加大对相应不法商业的生态环境法规重建,补充相应法律条款,使得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对不良商家的破坏生态活动予以严惩,以儆效尤,各个城市应出台严格的查处策略,避免生态环境在构建中,这些破坏生态的问题拖慢进程。
2.2合理规划城市发展
①对于城市的发展规划,要站在区域性的角度分析,对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慎重思量,不可为了经济提升应用片面发展的模式;②优化调整城市经济机构,其中要重要对绿色经济以及循环进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使得经济和环境得到协调和统一,实现对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彻底解决;③对于城市功能区域的划分,要严格且科学,并系统规划好城市工业以及交通的布局,合理将两者进行融合。(2)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建设是由政府部门牵头的,但同时也应获得群众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居民多有了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但缺乏行动力,应提出具体要求,提醒居民进行配合,共同构建生态环保空间,普及生态建设的基本知识,应保障城市生活中,不同年龄段、工作岗位的人均有着同样的生态保护意识,尤其注意从事商务活动,有可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造成环境的破坏,应加强法制宣传、科普教育,帮助城市居民自觉树立生态建设,减少无形中造成的生态破坏。
2.3加大对城市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城市应注重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的治理,应从交通、工业建设等角度,集中进行污染物处理,还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注意垃圾处理等,不仅要加大对排污的收费力度,同时还应严格的控制污物排放量,部分排污比较多的商业,应自发进行绿植建设,施行公益活动,减轻企业排放产生的不良影响。
2.4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城市在建筑建材的选择中,应首先绿色材料,诸如此类,应大力研发各个行业的绿色节能材料,并鼓励企业应用绿色材料进行经济活动,部分城市经济活动中对生态的破坏是难以在根本上避免的,那就应开通保护举措,破坏应有的一定的范围,破坏的同时还应在其他区域增加绿化面积,进行绿化迁移。部分城市对绿色经济不够重视,我国在2010年就部署了绿色行政,实行了短期的系列措施,但到了如今还是没有广泛的推广绿色建设,新兴环保行业与其他的各个行业交流少,应从城市空间的居住、商业活动中开始集约化的绿色建设,使得规模化空间里,资源能源的利用需求降低,尤其对于特大城市较高密度的人群活动中,更应渗透绿色经济,在城市的建筑、交通、电力、工业、用水等方面减轻能源压力,很多时候生态的建设只注重了绿植面积覆盖,而城市将这些日常活动需求转换为绿色能源模式,才能够大步迈进,构建更为生态的生活环境,也让城市居民享受生态模式的全新生活,减少不必要的居住与商业浪费。
2.5增加环境保护,创建模范城市
城市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城市在生态保护中,应注意因地制宜,构建模范城市,应借助生态计划,提升城市宜居度,与群众合力,定期在城市的环保日,举行环保活动,带领学生们进行环保实践,带领事业单位人员等进行扫雪、种树等活动,以身作则激发群众的环保意识。城市相应问题进行排查与惩处后,仍旧有些人员流动污染,造成环境破坏,且这种流动性较强的活动难以抓捕,应结合城市污染的流动问题,分析存在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等因素的情况纳入检查项,而后应采取定时、不定时的形式进行检查,一经发现,进行工具没收,对污染环境的人应进行严格教育,不仅烧烤摊位要替换无烟炉,且一些自家野炊、野营的,应严格禁止,组织清运车专门进行清理,而后进行资源再利用。
2.6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
城乡一体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要带动政府部门的力量,同时还应关联各直属事业单位、各派驻单位的领导和新区投资公司,可构建生态环境示范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应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应多级联动,层层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同城乡区域的主要问题进行治理,如部分城乡的扬尘问题,应治理垃圾,避免渣土胡乱倾倒,成立防尘监督委员会,日夜巡视进行轮查,采取防尘网覆盖、铺洒石子、撒种草籽、洒水等多重措施,在根本上避免扬尘污染,如有些城市或者乡镇存在油烟违法排放的问题,应大力整改,增加巡查次数,覆盖所有的企业,进行联合检查,鼓励举报,对辖区内的所有单位进行登记逐一排查,餐饮业、工业等有前期不良记录的,加大严查与惩处力度,使得当地的相应商务活动全面改造升级,必须要全部达到相应标准,还应登门发放宣传页,要求群众了解生态城乡建设计划,互相之间有所了解,可进行自查。
结束语
总之,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十分严谨,影响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所以,要做好相应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可没有节制的开采资源,要应用合理的观念、科学的手段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便城市得到更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婧,范晓琳,何晋勇.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节能,2019,38(8):98-99.
[2]泽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253-254.
[3]孔祥骏.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风,2019(6):120,126.
[4]杨刚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251,253.
[5]王世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节能与环保,2018(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