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智趣课堂”初探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江丽芳
[导读] 当下关于小学数学课程的教育有两种不同的观念在碰撞;一种观念是注重小学数学教育的实用性,即“数学教育实用观”;而另一种则是注重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即“数学教育智趣观”。

福建省柘荣县英山中心校   江丽芳

摘要:当下关于小学数学课程的教育有两种不同的观念在碰撞:一种观念是注重小学数学教育的实用性,即“数学教育实用观”;而另一种则是注重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即“数学教育智趣观”。智趣教学有两层涵义,即从学生易于接受的趣味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学习的兴趣,再将知识融入趣味教学方式中,让小学生在心情愉悦中学习知识,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印象从枯燥乏味转变为趣味十足,更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关键字:智趣课堂;小学数学;数学教育
        引言:我国教育部现积极推进课改的进程,课改不仅仅是对课本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更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侧重于利用书本知识结合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教育是学生求学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不只是为学生树立三观的基础阶段更是学生储备知识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通过“智趣教育”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对小学数学的“智趣课堂”进行如下初步探讨。
        一、“智趣教学”的涵义和作用
        我国教育界当下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有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念在碰撞,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不仅要具备实用性还要兼顾趣味性,两种观念不应处于相互碰撞、对立而是应该相互融合,将两种观念合理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将小学数学的课堂变成“智趣课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知识较为简单且内容过于枯燥,不易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因此需要教师采取相对趣味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让学生专注于学习知识的目的。
        身处智趣课堂中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是相对注重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作用,注重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和学生思考问题时思路的转变;侧重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目标与课本知识结合运用的能力,更期望让学生在课堂中快速领悟知识,从而树立学科的自信心和引起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智趣课堂作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课本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还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新型教育方式更简易快速地传授知识,更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
        二、小学数学“智趣课堂”的教学措施
        1.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采取加强与学生之间趣味互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良性的学习氛围。


可以适当的在课堂中采取学生之间相互辩论后再由教师总结的授课方式,不仅让学是更好的理解运用知识,更能增加同学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和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的机会。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第四章“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中第一节运动与身体变化,教师可以选定一定的运动,由不同的学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图的制作,然后将学生分为辩论主题的正反两方,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分析的数据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评判。此种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与老师的课堂互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考验了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此为小学数学“智趣课堂”的教学措施其一。
        2.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多较为简单且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为学生营造相对应的生活小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第二章“时、分、秒”和第六章“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书本内容,教师在传授学生正确的计算原理后,可以设计一个买卖的小场景,将学生分为买方和卖方,让学生在感受实际生活场景的同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更好掌握简易加减乘除运算和时间计算的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熟悉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拉近书本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此为小学数学“智趣课堂”的教学措施其二。
        3.适当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数学智趣课堂,鼓励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大量运算的特点,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数字计算的小测验并设定奖励,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对于计算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对于熟练掌握的学生及时给予奖励,对于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并对学生进行辅导;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好胜心,侧面刺激学生的学习进步,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带动班级学习的氛围,此为小学数学“智趣课堂”的教学措施其三。
        三、结束语
        数学学科特有的枯燥特性,致使一大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而教师适当的采取智趣课堂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保证知识的严谨性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的兴趣,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并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以及适当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数学智趣课堂的教学措施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令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大大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本文系宁德市普通基础教育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第一批)农村小学数学“智趣课堂”的实践研究(编号:XD09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梦雪.浅谈小学中段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 教育进展, 2020(02):210-213.
[2]彭国庆.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06):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