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雨松环境修复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但是工业生产运用大量化学原料,排出大量重金属废料,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就需要在当前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加强水环境的金属含量检测工作,找出污染源,确保水质不再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水环境的重金属检测工作关乎到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的成效。重金属具有不溶于水的特征,在水中长期处于游离状态,而且不会短时间分解,经过一定时间的堆积,将对水质产生巨大的破坏。因此,只有做好水质检测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水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就重金属检测技术在环境水质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重金属检测技术;环境水质分析;应用
1水体中重金属的危害
在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对于我国的环境有十分严重的危害。一般来说,重金属进入水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地质侵蚀、风化等天然源的形式,二是通过人为污染的形式,如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加工、化工废水的排放、农药化肥的滥用和生活垃圾的弃置等方式;加之重金属具有较高的移动性、较低的中毒浓度和较强的富集性等特点,导致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大的隐匿性和滞后性。
水体中的重金属不仅无法被生物降解,甚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部分重金属元素还可能转化成为毒性更强的重金属化合物,进而再经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成千百倍地富集,使水生生物的生物环境有巨大改变,导致植被和动物死亡,造成生态系统中各级生物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害包括人体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命健康安全。重金属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程度,和其种类、性质、存在形态和浓度等因素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所以,关注重金属污染问题,应采取适当的检测技术和处理措施,以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环境水质分析中重金属检测技术
2.1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在重金属检测技术运用过程中的较为常见,主要原理是利用不同重金属物质散发的光颜色不同的特点,表示重金属的分布范围,便于专业工作人员对不同重金属位置的确定。目前在重金属检测技术中常用的荧光分析法主要有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分子荧光光谱法两种。之所以能产生荧光是因为能源可以对金属中存在的电子产生影响。科学运用荧光光谱分析法,使专业工作人员简便明了的发现环境中重金属的分布,促进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效率。荧光光谱法的使用方法简单,效果显著,但其存在较强的局限性,无法检测没有荧光存在的重金属或其它物质。
2.2生化方法
在重金属检测技术中,生化方法也十分重要。当前在重金属检测技术中运用的生化方法可分为免疫分析方法和酶分析方法两种。其中免疫分析方法是利用水中重金属物质可以与结合物相结合,并产生特异反应的特性,对水中存在的重金属的数量进行确定,再以计算出的重金属数量为基础,进行相关清理工作。而酶分析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水中的重金属会与酶产生反应的特点,使所加入酶的中心筑基与重金属中所含离子相结合,大大减少酶的活性,在反应完全后再由专业人员对颜色、酸碱程度以及导电能力的改变进行测定及分析,由此达到监测水中重金属含量及范围的目的,便于专业人员对水质进行更加彻底的恢复工作。
2.3液相色谱分析法
随着重金属检测技术在环境水质分析中的不断应用,液相色谱分析法尤为重要,其具有高效性、便捷性等特点。科学运用液相色谱分析法可快速检测水质,并对水中所含重金属的含量及范围进行测定。在运用液相色谱分析法时,应注意解决灵敏度低的问题。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可将液相色谱分析法与其他技术联合运用,充分发扬其长处的同时提高灵敏度,进一步促进环境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将水中所含重金属的分布及数量展现给专业人员,进一步促进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进行,有效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4电化学发展
电化学检测方法也在重金属检测技术中存在,但是在使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检测时,首先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科学使用电化学方法对水质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可以精确的辨别重金属及游离物质,另外,电化学检测所需器械极少,便于携带,需要投入的成本也较其他检测方法低。
2.5原子吸收光谱法
当前水质重金属检测技术中极为重要的检测方法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基层原子外层电子与紫外线和可见光线的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不同,将水质环境中的重金属数量以信息形式传递给专业人员,经仔细分析后进行确定。目前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是由于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可以利用原子本身抗干扰性和灵敏性强的优点,更快的对水中所含重金属进行分析,便于专业人员对水质优化工作的进行。
3加强水环境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重要举措
3.1强化对检测技术方法的培训学习力度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三,东西跨度较大,气候类型多样,同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也不一样,不同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类型也不同。所以,为了提升在水环境中对重金属元素检测工作的精准性,需要对检测人员强化技术培训,确保每一位检测人员对水环境重金属检测方法做到熟练地掌握,对每一种检测法的优势和不足都能熟知,并根据检测样品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监测技术方法,最终获取到精准度最高的检测结果。
从上面分析的水环境重金属检测方法的基本特征来分析,生物化学法和荧光分析法等检测结果准确性比较高,但是电化学分析法、流动注射法等这几类方法的检测效果比较差些。水环境重金属检测方法的选择主要适合于水体中的重金属检测,要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考虑,有些水中的重金属检测并不是适用于检测结果最好的方法。
3.2不断完善水环境重金属检测制度
不断完善重金属检测制度这是确保重金属检测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水环境重金属检测精准度的有力举措,所以,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要强化对水环境重金属检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只有以有效的制度约束和制定,检测人员就会提升对水环境重金属检测工作的重视度,确保各个检测环节按照相关制度执行,这样使得检测结果的精准度不断提高。同时,对于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检测工作不能一成不变地使用一种技术或者方案,不同区域中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不同,所以不同的区域最好要结合本区域的水质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在水环境重金属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要对现场监督的工作要予以重视,保证监测过程中是完整有效的,绝不会出现纰漏。
结束语
重金属污染是危害最大的水污染问题之一,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准确测定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重金属检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专业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测试的金属元素,选择合适的分析技术,以得到更为精确、有效的测试结果,为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正,王彬彬.重金属检测技术在环境水质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2]丁健.环境水质分析中重金属检测技术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
[3]徐继刚,王雷.我国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侧技术进展[J].环境科学导刊,2010.
[4]洪陵成,王林芹,张红艳,王艳.用于环境水质分析的重金属检测技术[J].分析仪器,2011(1).
[5]宋吉英,候明.水体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J].净水技术,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