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新中式园林设计发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陈贵清
[导读] 摘要:文章主要对我国“新中式”园林的概念进行解读、以及对其成因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万科第五园的传承和创新方面的探讨分析,从而思考我国新中式园林设计发展对传统的继承和现代的创新两方面的思考,以期为以后的新中式园林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经验和实践价值。
        成都理工大学  610059
        摘要:文章主要对我国“新中式”园林的概念进行解读、以及对其成因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万科第五园的传承和创新方面的探讨分析,从而思考我国新中式园林设计发展对传统的继承和现代的创新两方面的思考,以期为以后的新中式园林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经验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新中式;园林;第五园;继承;创新
        前言
        随着西方设计理念在国内的不断冲击,国内的设计师正在进行不断的研究,以期能将中国传统的园林文化和设计理念融入现代园林景观中,以期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与园林景观设计结合提高设计水平以及在景观设计方面潜移默化影响公众的审美启蒙和设计素养、提升设计的观念思维和建设相应的接受设计的外部环境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尚未对“新中式”概念有十分明确的定义,而关于“新中式园林”的定义,基本上是指在进行园林营造时,将传统的中国园林造园思想、造园手法和一些传统元素的现代处理手法相结合,并且应用新的材料、技术和工艺,使传统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巧妙结合得以实现,满足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1  我国新中式园林
        1.1我国新中式园林发展现状
        国内的新中式园林尚处于发展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体系,且几乎没有什么书籍对其进行过完整又系统的描述。目前“新中式”园林中比较成型的景观大多集中在居住区环境中, 比如低层公寓和别墅。尤其是新中式建筑,很多在形式上继承了古代“院落”和“街坊”的形式,比如苏州的西山恬园,主要是模仿;再如广州的清华坊,是有选择的继承;还有深圳的第五园,是一种抽象式的继承。综合来看,重视数量轻质量,设计盲目追求“档次”,景观设计缺乏人性化,创造性,应用范围不广等是国内新中式园林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2万科第五园
        第五园位于深圳坂田街道雅园路,是2005年开始修建的居住社区,主要包括联排别墅、情景洋房和多层住宅,整体风格定位于原创低密度、现代中式、中式人文的新中式概念住宅。
        第五园是新中式园林的代表作品,其主要特色是采用江南园林和民居院落中的设计手法,且在中国传统居住文化中加入现代造景等元素,营造出了一种符合现代中国人生活习惯的传统居住环境,实现了古典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的完美融合。园子的整体布局采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布局形式,基本单元为院落或院落组合,延续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曲折开合的结合,形成了曲径通幽,一步一景的景观序列;利用漏景的手法对景观层次进行了丰富,通过实墙、漏墙交错建立,进行空间层次的划分,使整个空间呈现一种半封闭半开放的状态;对水面、池岸的处理,采用古典的叠山理水的手法,给人以或宁静悠远,生动自然的感觉。园中植物主要选用了极具中国文化代表的竹子,再加以兰花、蔷薇等做点缀进行修饰,体现了中式的写意,实现了近——中——远3种层次的空间展示,也满足现代居住者追求所谓“清、雅”之精神需求。


        2  对我国新中式园林设计发展的思考
        新中式园林是在现代人对回归传统的渴望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下应运而生的,与传统园林相比增添了具有时代感的元素。新中式园林虽然主要是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但因其有着传统景观元素的分解和重组,便使得其在整体风格意境上都保留着传统景观的精髓与神韵。因此,在新中式园林的发展中,我们要从传统继承和现代创新两个方面来研究其发展。
        2.1从传统继承角度的思考
        中国古典园林向来崇尚“天人合一,师法自然”,讲究一种意境,因此,从传统继承来看,主要从“神、意”两方面来看。
        中国园林景观精神的表现,离不开中国传统园林中蕴涵独特气韵的“神”,且其表现出来的气氛与态势,便是传统园林的灵魂所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意”,有虚实之分,虚则为“境”;实则为“象”。一堆现成的形式并不是“意”,因此不能对其现取现用,所以在面对传统景观中“意”的应用时,应该先从领悟开始,以景观的本身或其构成的空间为基础,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从而才能向人们传达景观的内在寓意,进而引起人们的联想,借以表达景观内在的主题思想与艺术内涵。
        2.2从现代创新角度的思考
        “形”是我们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第一印象,其集中反映着古人的性格和审美思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人审美情趣的变化,在新中式园林景观中,针对传统园林中“形”的运用与表现,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简单复制、模仿和重现,而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提炼和创新。
        首先应该将园林中的各个造园要素拆分解构出来,使之成为互不相干的个体,然后结合现实的功能需求和现代审美和,对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传统造园要素经过简化和抽象,以现代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建筑材料上多使用新材料,如玻璃、钢筋混凝土等;多采用整石进行雕刻和切割;利用小型流水实验、红外线开料、焊接、抛光等新技术;在建筑的形式和景观小品等其他园林要素方面运用新形式,比如植物配置采用修剪和自然型搭配形式,显得层次分明,营造出一种既简洁明净又富有中式意境的植物空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中式园林的独特魅力必定使其发展势不可挡。然而,我们应该清楚,新中式园林既不是简简单单的混合式园林,也不是所谓的折衷主义园林,更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园林的继承创新,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和创新。因此,我们应该从其内涵文化出发,先以“神”传之,然后以“意”延之,最后以“形”现之,从传统中汲取精华,进而实现文化自觉,使新中式景观之中将传统景观以全新的形态再现。
        参考文献
        [1] 王珂.关于当代新中式园林设计的思考[A].人文园林(2018年2月)[C].:杭州人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8:6.
        [2] 冯超,冯聪.新中式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4): 105-106.
        [3] 王鹏鸣,严胡伟,刘一蓓.试论“新中式”园林情感表达[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05):5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