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学科跨越选课走班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陈祥颛
[导读] 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要认真审思选课走班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根据选课走班实际模式中突显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善教学班的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创新课后作业的督查制度,找寻跨越选课走班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确实提高教学效率。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鸿图中学   陈祥颛  366100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要认真审思选课走班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根据选课走班实际模式中突显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善教学班的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创新课后作业的督查制度,找寻跨越选课走班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确实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高中生物学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在生物走班教学中的实际状况分析,找寻跨越选课走班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高考;生物学科;选课走班;管理模式
        新高考背景下要从原先行政班的统一教学转变为教学班的走班教学模式,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人从学校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的高中生物教师的角度出发,根据学校的选课走班实际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审思选课走班教学的实际问题,找寻跨越选课走班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
        一、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突显诸多问题
        1.学生选课存在随心性和盲从性。
        学生几乎无自我生涯规划的能力,在选课上存在很大的随心性和盲从性。学生多数只根据成绩或对教师的喜好来选课,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发展取向和未来人生规划来选课,对长远目标缺乏认识。
        2.教育教学管理难度显著加大
        选课走班教学增加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一是教师常规管理复杂化。选课走班教学下,行政班的管理出现弱化的现象,特别在德育管理方面,教学班出现集体荣誉感淡薄的现象,更是在纪律、卫生、考勤、作业等管理上出现较大的漏洞。
        3.学生选课的不均衡增加教学资源压力。
        一是教学设施设备的问题。选课走班的模式对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有了新的、更高的需求,比如在教室、实验室、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设备都有硬性要求。二是教师资源问题,学生选课的结果会出现了“冷热”课程,学生选地理和生物学科多,对化学和政治选择少,目前导致化学和政治教师富余,地理和生物学科教师不足的现象。
        二、生物学科跨越选课走班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
        新高考下选生物学科的学生占多数,给生物教师带来较大的教学压力,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生物教学效率,找寻跨越选课走班教学困境的有效路径势在必行。
        1.划分学生层次,创新不同教学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管理。
        教学班的学生来自管理模式不同的行政班,对于教学班的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加上学生学习状态和成绩情况参差不齐,在教学的组织上存在较大的困难。依据学生的生物成绩将生物教学班划分为竞赛班和普通班两类班级,竞赛班主要培养生物学科优尖的学生,设为少数班级,剩下的多数学生分为均衡的普通班,这样有利于教学班的教学管理。



        针对普通班级,要加强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课堂纪委的管控。科任老师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放慢教学进度,深度剖析各类基础知识,比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会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并引导学生根据渗透作用的条件进行假设“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让学生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进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学生从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中,得出假设“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是正确的,教师将实验现象进行投影讲解,对植物细胞为什么会发生渗透作用失水进行深度剖析,这样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组织教学,学生不仅容易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失水的原理,无形中还体验了实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对竞赛班而言,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已没有问题,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积极地引导,让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探究,倡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科学思维,加大作业的难度和深度,引导学生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知识的迁移能力。比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除了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外,还得对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和应用,如进一步提问“如果用0.3g/ml的葡萄溶液或0.3g/ml的硝酸钾溶液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才能真正培养竞赛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创新行政班和教学班的管理模式。
        走班制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学生每天流动到不同的教学班,分散广,课堂上和课后都不利于监督和管理,如,学生作业的收发,学生作业的反馈和答疑等,特别是课后管理学生的难度大。要想落实课后的作业问题,教师要建立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学习小组进行作业的监督和落实。比如,可以以行政为单位设参加竞赛班和普通班的两个学习小组,以组长负责制的形式落实学习任务,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督查、收取小组成员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组长提前反馈给科任教师,以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存在问题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各小组长的这个桥梁,有效地将走班制的学生拧成一股绳,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无论是行政班或教学班,都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不同的职能管理小组,细化班级的管理,实现班级管理的小小组负责制,具体负责本小组内的学习和管理等事务,如考勤签到、作业收发、问题反馈等。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和生生“一帮一”的帮扶计划,学生自主管理晨读、自习、卫生、作业的具体任务。培养学生树立帮扶意识,形成自尊、自强、自主的人生观,树立学生“人人都是主人翁”的自觉意识。
        总之,在新高考模式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教师要认真审思中选课走班教学的问题成因,根据学校的选课走班实际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善班级的管理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创新课后作业的跟踪督查制度,尽快适应新高考下的选课走班教学的模式,确实提高走班教学学科的教学效率。 
(本文系市级立项课题:《新高考下未达标高中走班排课的实证研究》 课题编号:ZXKTG-1823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