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打造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谢彬
[导读]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湖南省新化县枫林街道黄泥学校  谢彬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要打造高效课堂应确立“以学生主动发展”为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挖掘教材,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实验素质教育,积极发展学生智力、能力,是推进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打造高效课堂理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去研究,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有效措施。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打造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
        一、 出奇制胜的导入,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上课一开始,学生往往心神不定,教师应以出奇制胜的引入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1、实验导入。利用学生突然接收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讲《大气压》一节时,讲课开始,教师问学生:“气球能把玻璃杯提起吗?”让一学生演示后,学生回答:不能。教师说:“我能。”当教师迅速把刚烧开的水倒入玻璃杯再倒出,随即把气球按住杯口,并接二连三的用娴熟的手法把气球按在另两个玻璃杯口上,一会儿,提起气球,竟提起三个玻璃杯,学生惊叹不已。注意力已被全部吸引过来了,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汽化”一节时,先用一棉布手帕浸泡在质量分数约70%的酒精溶液中,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柴点燃,待火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这一现象学生很有兴致去探究原因,相信本节课一定能成功。
        2、情景导入。如讲“升华和凝华”一节时,可让学生回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天宫”景象,神仙在云中行走,那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于是信心十足。
        二、 建立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课堂“动”起来,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1、 通过实验探究,让课堂“动”起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知识和规律的获得都是从实验研究的现象中得到的,因此,初中课本上能做的实验应尽量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材料和实验室中的器材来分组做实验,教师应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探究、去讨论、去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如讲机械运动中的“空中加油”时可以让同桌之间进行操作模拟,分别是一个同学手持空烧杯,另一个同学手持装有水的矿泉水瓶,让他们在同向运动中实施“空中加油”的模拟操作,通过以上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让课堂“动”起来。
        2、通过幽默教学,让课堂“动”起来。
        对于一些章节,实验很少或没有实验,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富有哲理的幽默分寸得当的抓住事物趣味性的一面,巧妙的通过语言媒体传递给学生,就可以深深感染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物理知识由抽象化具体、由深奥化浅显、由单调化有趣、使学生学的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从而使课堂“动”起来。



        3、通过创设情景,让课堂“动”起来。
        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情景,促使学生产生疑问,增强探索的动机,比如在学习《电功率》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景;把“220V100W”与“220V15W”的电灯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让学生先判断谁亮,多数同学判断“220V100W”的灯较亮,然后再闭合开关观察现象,结果是“200V15W”的灯较亮,“220V100W”的灯几乎不亮,与学生的判断大相径庭,这时,学生有的目不转睛,有的一直纳闷摇头,紧接着展开激烈的讨论,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使课堂“动”起来。
        三、 点睛之笔的课堂小结,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精彩的新课引入能产生“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同样,巧妙地课堂结尾不仅可以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而且还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起到系统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突出了重点,呼应了教学目标。
        1、教师小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设悬念,
        把学生思路悬了起来,从而产生猜测、期待、渴望等一系列心理状态,并使之持续与延伸,以达到必欲释疑,寻根问底的效果,以激发学生思维、探索,进一步获取知识。如讲完“浮力”有关知识小结时,教师说:通过计算我们知道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下沉,为什么钢铁制的轮船却能够浮在水面上呢?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解决这一问题。
        有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言语,有意创设一种氛围,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如学习火箭有关的知识时,可以通过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成功,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学生小结。对于一节课学过的知识点,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教师给予补充,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动脑、用心,集中精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多样化的达标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为巩固和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补救措施,教师应适当出一组达标反馈题,达标反馈题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反馈题的内容应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脉络。
        1、抢答式反馈。可以采取教师出题,学生抢答的形式。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动脑、思维,集中精力,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2、对答式反馈。可以采取一个小组出题,其他小组回答的形式,对出题的小组和回答的小组都是一种锻炼,他们需要认真选题和用心答题,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兴趣。
        3、练习式反馈。教师可以把题目出在试卷上,让学生做。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完成。
        当然,达标反馈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实际教学中具体采用什么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掌握运用。
        总之,课堂就是舞台,教师既要当好导演,又要当好演员,举手投足都是“戏”,只要我们每堂课都能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一些趣味因素,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课堂投入,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深入分析,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客观的认识物理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素养,我们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就一定能更加成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