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学微课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刘周兰
[导读] 微课程是根据某一课程某一节教学设计意图,对某一个片段或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对重点和难点5-8分钟集中讲解而制作的小视频.

湖南省新化县芙蓉学校   刘周兰

  微课程是根据某一课程某一节教学设计意图,对某一个片段或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对重点和难点5-8分钟集中讲解而制作的小视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自学,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而且微课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对于数学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均能给予满足,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开发和利用微课资源,以此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微课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程直击某一个片段或知识点,集中5-8分钟视频展现,图文声并茂。因为微课程时间短,内容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学生还可以进行有选择地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质疑和创造等来实现学习目标。它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是相对的。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这就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来体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调节微课视频播放快慢,或者反复播放,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最佳状态,获得最佳效果。
        微课程的应用赋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的新的含义。微课程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中的应用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和更新。
        二、利用微课可引导小学生自主预习
        课前预习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这一点,首先,教师要精心制作微视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强弱。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教师要吃透教材,综合教学重难点、三维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微视频内容。如果网络上有合适的、优秀的教育资源,教师也可以直接下载下来使用,或者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适当地剪辑处理。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教师还要考虑到策略控制和视觉效果等,尽可能地将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激发出来,而且要控制好微视频的时间,以5到10分钟为宜。其次,教师要设置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认真观看微视频,能够做到一边观看一边思考,教师应当根据微视频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例如,在指导学生预习《购物》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①拿10元钱去超市买2支铅笔和1把尺子,看看一共花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分别用元、角、分表示出来。②5元钱可以在超市里买到哪些学习用品?将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元、角、分表示出来.通过这样的任务让学生的课前预习有一定的方向,引導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掌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再将购物结算的微视频和电子学习任务单一起上传到学校网站或者家长微信群内,要求学生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自主下载微视频观看,根据学习任务单上的任务进行预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这也为接下来课堂教学的顺利和高效进行奠定基础。
        三、利用微课在课程中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微课的作用不仅发挥在课前阶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基于生本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充分利用微课这一教学资源,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把握学习主动权,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等各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独立学习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为了改善这一局面,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又不对学生的学习信心造成打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解《认识直角》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微课给学生讲解什么是直角,让学生通过微视频对“直角”这一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印象。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学生以三到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互相探讨,直角有哪些特点,生活中哪些物体带有直角,并要求每组学生列举十个以上带有直角的物体。在这个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对“直角”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学生还认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在这个基础上获得团队协作能力,其合作精神、分享意识均得到培养,从而实现智育与德育并存。
        四、课后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深入巩固
        微课在课后复习中的运用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所以,在课后复习阶段,数学教师要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探索,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节知识点的时候,虽然经过了课堂上的讲解,但是很多学生对于如何辨别时间仍然一知半解,不能做到快速辨别。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有关于“生活作息”的微视频,视频中的画面分成两部分,左边是一个时钟,右边是一个小学生一天的生活内容,比如右边的小学生正在起床,左边的时钟显示7点,右边的小学生正在吃饭,时钟显示7:30,一直到晚上睡觉,时钟显示晚上9:30。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同样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息绘制一张“一日生活作息表”。这样既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识,又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微课,以改善数学内容给小学生枯燥乏味的印象,让小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微视频发掘数学知识的魅力并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更重要的是,微课的应用能够有效满足数学素养参差不齐、基础不一的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小学生怎样自主地进行学习,是漫无目的的,还是由教师按照以往的教学老路进行传授,是当前好多教师都困惑的一个问题,如果能把微课这种教学资源整合到学讲教学课堂中去,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有选择性地去学习,有针对性地去巩固,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效率,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成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