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204
摘要:结合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秋路污水管道工程实例,介绍了微顶管施工工艺的特点,提出微顶管工艺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借鉴。
关键词:非开挖;微顶管;污水管道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地下管线普及率不断提高,因而对新建管道的敷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明挖施工法(即挖沟、埋管、砌筑、回填)因需破坏道路、断绝交通且受限于地上障碍物及地下管线等,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微顶管工艺作为一种非开挖方法,因其具有施工速度快、交通和环境影响小、节约用地、经济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网工程中[1]。
2.微顶管工艺技术特点
目前常用的微顶管工艺包括泥水平衡顶管(可称一次工法)、螺旋出土顶管、地箭式顶管(二次工法)。其中地箭式顶管又被分为标准地箭技术和改良式地箭技术,前者适用于较硬土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15<N<35),在管道顶进过程中有排土步骤;后者适用于较软土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0<N<15),且则不需要排土。微顶管相比于传统大口径顶管具有如下优势:①管道铺设精度高,经纬仪激光制导满足排水管道重力流要求;②顶进速度快,穿越土层越软施工速度越快;③施工占地面积小,亦可只开挖一个工作坑进行接入勾头施工(单边接井);④管道铺设后管壁与土层之间无空隙,不存在沉降隐患;⑤不破坏既有道路(顶管坑直径为1.5~2.6m),影响交通小等。同时较传统大口径顶管工艺也存在一些局限及不足:①顶距限制,单段顶距不宜大于80米;②管道材质限制,通常施工使用的管材为树脂砼管、玻璃钢夹砂管及钢筋混凝土管;③土层限制,适用于松软土层,卵石层无法施工等[2]。常用小管径排水管道施工工法对比如下表。
表1 小管径排水管道施工工法对比表
.png)
3.工程概况
3.1 项目简介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秋路(凌空路~川南奉公路)排水管道配合道路新建工程同步实施,根据污水系统规划,本段民秋路属白龙港污水片区之川南奉污水支线服务范围。该支线主要服务于曹路配套商品房基地、居住备用区、G1501东侧地块等,服务面积为35.8km2,规划人口约24.0~29.0万人,规划污水量为6.0~7.0万m3/d。支线污水管主要布置在凌空路、金海路、浦川路、上丰路和川南奉公路,管径为DN800~DN1650,沿途设置川南奉1#和川南奉2#污水泵站,提升后的污水纳入龙东大道上的中线污水总管。
本工程沿拟建民秋路自西向东新建DN300~DN400污水管道,接入川南奉现状DN800污水管道,最终纳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设计新建污水管道采用开槽埋管施工方法,其中穿越现状川南奉公路管段(W24~W25)采用微顶管施工,微顶管管道长度37m,管道埋深6.0~6.3m,管内底标高1.69m。
3.2地质条件
根据本工程岩土勘察报告,场地土层分布如下表。
表2 场地土层分布表
.png)
4.工艺选择
根据民秋路/川南奉公路交叉口地下管线精探成果,现状川南奉公路下公用管线众多,拟建W24~W25污水管段分别与9孔海线光缆(非开挖)、Φ500给水管、Φ300燃气管、3孔连通光缆、9孔信息光缆、2孔有线光缆(非开挖)、Φ600雨水管交叉后接入川南奉公路现状DN800污水管道。加之本段污水管道埋深较大,且现状川南奉公路为该区域南北向重要通道,交通繁忙,若采用传统开槽埋管敷设污水管道,将对区域交通及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同时由于开挖深度大而导致施工安全风险增大且沟槽围护费用增加。综上,本段污水管道设计采用微顶管施工方法,新建一座检查井,采用摇管机下沉Φ2090钢沉箱井一座,采用微顶管施工DN400污水管37m。微顶管施工管材采用顶管专用树脂混凝土管,环刚度20KN/m2,一米一节,橡胶圈接口。微顶管一端为单边接井。
5.钢护筒设计及基坑施工顺序:
设计Φ2090钢护筒壁厚20mm,高度16m,间隔3m采用厚20mm、高度500mm环向加劲钢板加固,同时坑底采用1000mm厚C20素砼加固,坑外采用压密注浆加固。
首先复核拟建工程场地标高,探查周边管线等;钢护筒施工完成后,坑内采取基坑降水措施,坑内降水至基坑底面下0.5m;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于4h内浇筑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初凝后48h内,开始底板钢筋的铺设及绑扎工作,尽快浇筑底板。
6.设计施工要点:
6.1钢护筒
钢护筒采用摇管法下沉;摇管法施工前,应复核井位中心与摇管机中心位置,确保与设计相符;钢护筒每2米一节,分段施工,采用焊接法连接,焊缝高度不小于8mm;钢护筒施工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50mm,钢护筒倾斜度不大于1%,钢护筒底标高不高于设计标高;遇地下障碍物时,应及时清除,不得强行下沉,引起钢护筒变形过大或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基坑开挖施工时,不得在距基坑边缘三倍基坑深度的范围内堆土,挖土机械及运土车辆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20KPa,不得在钢管支撑上施加任何施工活载;在基坑工程施工期间应对施工全程实施严密检测,如基坑开挖中发现围护结构有局部渗漏,必须采用双液压密注浆及时封堵,如基坑开挖中发现围护结构的侧移加快,或基坑底部有隆起迹象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坑内回填土,待查明变形原因,并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为保护周边环境,钢护筒不应拔除。
6.2压密注浆
注浆孔间距1.0m,呈梅花型布置;注浆材料以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均匀的纯水泥悬浊液,并掺入2.0%的水玻璃促凝剂;注浆浆液初凝时间为1~2小时,浆液注入率为15~20%,注浆流量控制在10L/min~15L/min,注浆管上拔高度宜小于或等于500mm;注浆压力控制在0.2~0.5MPa,水泥掺量7%,浆液水灰比为0.45~0.55;注浆孔的孔径宜为70mm~110mm,垂直度偏差小于1%;经过压密注浆的加固体的28天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1.4MPa,渗透系数为1e-6~1e-7 cm/s。
7.结语
综上所述,微顶管施工工艺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市政管道开挖施工的局限性,为小口径市政管道工程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彭富波,张磊,鲁燕杜,李围.市政管网小管径泥水平衡顶管机不同地层刀盘选型技术[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7)2:4-7.
[2]何平.微型顶管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与应用,2017(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