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三工镇林业工作站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经济林是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保障。同时,经济林在推动农村发展、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益,经济林特产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效果。以新疆地区经济林建设为研究对象,当前经济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疆地区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林;林业产业;林业现代化
1新疆地区经济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疆经济林面积为7.62×105hm2。巴州、阿克苏、喀什、克州及和田地区为南疆,乌鲁木齐、昌吉、阿勒泰、博州、塔城、克拉玛依及伊犁州为北疆,吐鲁番及哈密地区为东疆。其中:南疆经济林面积为7.22×105hm2,占总面积的94.8%;北疆经济林面积为2.57×104hm2,占总面积的3.4%;东疆经济林面积为1.39×104hm2,占总面积的1.8%。
.png)
图1 新疆经济林分区
1.1经济林产业化程度低
新疆地区的经济林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尚需继续提升,多数的经济林产业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不少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规模经营。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而且分布不均衡,对于周边区域的辐射以及带动能力较差。总的来看,全省的经济林产品仍是以原料销售为主,对于产品的深加工重视不足,产业链条短,横向发展不够。多数的企业分散发展,受到资金以及科技投入的限制,只是注重了经济林产品的某一个经营环节,不能从整体的产业链布局,形成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1.2经济林产业发展缺少规划
我国目前经济林产业中的树种十分丰富,但在实际栽培应用的树种却相对较少,大部分树种处于野生、未开发的状态。经济林产业存在着树种单一、部分林业产品生产过剩的情况,导致了经济林产业效益的下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对经济林产业的建设发展缺少科学地规划,没有结合本地特色、缺乏对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长远考虑,存在着盲目跟风引种的情况,导致一些本地名特优树种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体现。
1.3经营管理模式粗放
近年来,新疆地区加大了经济林的管理力度,但是区域性的管理不善问题依然存在。有些地区对于经济林的营造积极性比较高,营造面积也提高了,但是对于后期管理重视不足,导致经济林产业发展缓慢。此外,还由于技术人员的缺乏,导致繁育以及栽培方式不合理,后期的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使得一些良种品质出现退化,产量下降。一些地区的榛子林处于半野生状态,经营管理水平低,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而且品质也比较差,市场价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1.4缺乏人才、资金与技术的支持
当前部分地区在经济林产业发展上缺乏相应的服务体系,导致农户在进行经济林栽培生产时缺乏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优良品种鉴定机构、技术咨询服务机构等相对缺乏。同时,林业人员流动大。其次,经济林的发展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栽培经济林的地区大多较为贫困,这就导致了其在经济林发展中更加重视短期利益,且缺乏足够的资金推动经济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加强新疆地区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策略
2.1加强政策引导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经济林发展的扶持力度,将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林树种进行重点扶持,以期实现科学合理、区域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经济林发展格局,在保证优势产品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增强经济林产品的生态富民增收效果。因此,新疆地区要在国家经济林发展规划的要求上,继续稳步推进经济林产业发展。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对经济林的发展进行科学布局,有效规划。在产业的结构调整、产品加工销售以及产业科技投入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指导,尊重市场发展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科学技术,引导经济林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在充分听取研究人员、基层从业人员以及林农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合理的政策实施,结合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经济林产业发展。
2.2健全经济林产业发展机制且完善经济林产业体系建设
在经济林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中,相关部门要根据我国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建立起相应的林业发展和管理机制,积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落实经济林产业管理和发展责任,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顺利的进行[1]。此外,要对林业相关产业体系进行完善,扩大其在经济林现代化发展中的覆盖范围,针对当前林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支持和解决。例如,针对当前经济林产品在贮藏、运输中的保鲜问题,要建立起相应的产业体系和保障机制,尽可能的减少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的产品损耗,从而提高产品效益。
2.3加强基地建设,促进产业化发展
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科学推进经济林产业发展,建设一批规模大、产量稳、质量优的经济林基地,带动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林品种[2]。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来提高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改变单一初级产品销售的格局,形成品牌优势,向产业集群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经济林产品的不同价值,特别是对于一些初级加工后的废弃物要进行合理的利用,挖掘其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4完善经济林产业机构体系,加强林业队伍建设
在经济林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林业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形成高效的经济林资源开发、保护、管理的组织体系,保证林业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林业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下属林业管理单位、经济林种植农户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林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其经营发展意识,积极主动的推动和探索经济林科学发展[3]。此外,还要加强对经济林产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林业发展建设以及保护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正规化的林业工作队伍,对新时期的经济林产业发展进行不断的研究,为经济林种植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如蓬溪每季度都要将种植大户进行现场培训,专家会结合时令特点传授具体的管理方法。
2.5加大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林业相关部门在进行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中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积极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例如,加强对经济林新品种、新栽培技术的研究支持,通过苗木良种化、土壤改良、林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经济林抚育、管理、采收的集约化、园艺化发展。又如,可以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经济林产业、市场的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掌握,建立经济林产品市场数据库,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的数据支持,从而增强相关工作的有效性和主动性[4]。其次,要保证对经济林发展资金支持,确保资金投入能够满足各项工作、措施落实的需要,可以通过政府财政与民间资金相结合的方式,为相关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结束语:
总之,经济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性很强的林种,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新疆地区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在调结构、促经济、增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影响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J].宁夏林业,2019(05):29-32+34.
[2]俞美霞.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现代园艺,2019(16):12-13.
[3]孙艳平.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果菜,2017,37(06):43-45.
[4]伊文芝.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发展策略探析[J].防护林科技,2017(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