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数学阅读思考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吴光建
[导读] 数学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较好,思维反应也快,做事情干练,果决,对数学问题的把握,解决也游刃有余。

广汉市连山第二小学  吴光建

摘要:数学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较好,思维反应也快,做事情干练,果决,对数学问题的把握,解决也游刃有余。而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对数学阅读都缺乏较好的理解力,阅读兴趣也不高,往往对数学阅读敷衍塞责,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获取各种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常常遇到困难,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也不好。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升学生数学课堂教学学习效率,就必须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力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阅读
        一、创设具有数学生活场境的阅读素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有较强的学习欲望,才能够进行主动的学习。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创设一定的数学生活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阅读能力。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段阅读材料: 暑假里,小明的爸爸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妈妈准备把西瓜分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明5个人吃。小明看见了,急着大喊:我要吃大的。妈妈就问小明:小明,你是想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一?小明想了想,我想吃五分之一。于是妈妈就把西瓜的二分之一给了爸爸吃,五分之一给了小明吃。小明看见爸爸的西瓜比自己的多很多,疑惑不解。5不是比2大吗?为什么二分之一大于五分之一呢?
        这段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主动地跟随老师一起认真地阅读起来。由此,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了解分数的大小的相关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更透彻,对数学价值的体会就更深刻。
        二、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非常的强,学生在阅读数学素材、分析题意时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老师教给学生一定的数学阅读方法,一字一句的精读,勾圈点画,眼手口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阅读、精读,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1、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理清数量关系
        平时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至关重要。而关键字词是阅读的灵魂。抓关键字词法就是阅读题目的同时,勾划重点字词并着重理解,数学教学中的关键词反应了数学题目中的本质问题,通过抓关键词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可以迅速的了解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以便尽快地解答问题,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种感官参与阅读,勾圈点画符号标记
        阅读不能只是用口泛泛而读,而应该是用眼、用口、用手、用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教会学生一字一词一句用心读,默读、齐读,自读等等相互交融。一边阅读一边用各种符号把重点、难点、疑惑的地方都做好记号。


如用“?”标明重点词语,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表示注意,用~~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等等,学生也可以用自己的独特的符号来表示;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等等,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笔记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这样一道题: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学校准备将教室进行重新装修,打算年底开始动工。为了让教室内看起来更加明亮,准备将教室墙面和天花板全部重新粉刷,并且要将地板铺上漂亮的地砖,还要换上新的门窗。已知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3米,一共有4扇窗户和2扇门,门窗一共的面积是大约15平方米。地砖准备用边长为8分米的瓷砖全部铺满地面。如果每平方米需要用4元的涂料费,每块地砖60元,请问粉刷完一间教室需要多少钱的涂料费?
        (1)分析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并用“-”画出来。
        (2)题目的问题是什么?用“=”画出来,并说一说问题的本质是求什么?
        (3)在刚才勾画的数学信息中有哪些重要条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做上标记。用?标出自己疑惑的地方。
        (4)将重要的数学条件和问题进行提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变成一道简单的题。
        (5)解决这个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数学材料中,文字篇幅比较大,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容易受到干扰因素多,在阅读的时候,就要对重要数据,重点字词等标上自己的符号。并把数学问题简单化,并迅速准确找出所求问题的数据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三、提供大量数学阅读素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人教课标版的数学教材中安排了很多数学小知识,在每节教材结束后都有一个小栏目:你知道吗?这些都是学生阅读素材的好材料,增长数学知识,增长见闻。例如人教课标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5页,你知道吗?《庄子.天下篇》……:六年级上册45页,音乐与数学的小知识;你知道吗?音乐符号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等等。
        2、教师还可以在周末,寒暑假布置一些数学课外读物让学生自己阅读,比如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中的知识窗、数学竞赛题等等作为学生开阔数学视野,发展数学思维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3、学生还可以阅读学生自己设计的数学手抄小报,数学思维导图……本学期中我校就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数学节活动:办数学小报,画思维导图,讲数学故事……同学们在数学活动中阅读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信息,也收获了许多数学知识,拓宽了数学视野,提高了数学阅读的兴趣,培养了数学阅读的好习惯。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非常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内外的阅读能力,有意识地从小学开始,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做好量的积累。
参考文献:《课程教育研究》《考试周刊》《小学数学研究》《教育界》《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