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优化的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何岚
[导读] 摘要:文章从城市道路交叉口优化设计原则及内容入手,分析了城市道路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从设计步骤与优化方法来解析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设计,以供参考。
        合肥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市城乡建设发展研究中心)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文章从城市道路交叉口优化设计原则及内容入手,分析了城市道路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从设计步骤与优化方法来解析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优化设计
        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重要节点,是包含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等在内所有交通流在道口路网当中通行的咽喉。相关统计表明,城区中的车辆,约30%的时间都消耗在交叉口处,因此,交叉口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道路交通系统能否安全、顺畅运行。
        1.交叉口优化设计原则及内容
        交叉口优化设计应与交通组织设计、交通信号控制及交通标志、标线等管理设施设计同步进行。遵循人车分隔、机非分隔,各行其道的设计原则,根据交通流量和流向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妥善处理各交通流之间的干扰,以达到分离和控制交通流,使交叉口各交通流达到有序、安全、通畅。
        主要内容包括:车道功能划分,机动车进、出口道设计,交叉口内部区域优化设计,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以及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标志标线等管理设施设计。
        2.城市道路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没有配备过街行人的保护措施
        在道路右侧建设渠化岛并加设右转弯机动车道,但是却没有在路口转弯处设置减速带或者对行人的保护措施,给等候过街行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部分道路平面交叉口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预留出指定区域供过街行人等候,或者预留空间过小,使得一些行人不得不在路面边缘或者机动车道上等待,极易诱发交通事故。对于部分双向四车道或者更多车道的路口,由于路面较宽,在有限的时间内可能部分行人无法一次通过路口,则需要在路中间设置行人驻足区,而这类区域往往都没有保护措施,只是用黄线进行划分,面对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的安全无法得到实质性的保障。
        2.2平面交叉口角度设置不合理
        不同的道路交叉的时候,其交叉的角度不能超过45°,但也不是说交角越小越好。交角过小,一方面不利于行车,另一方面也给司机正确判断路口交通状况以及路口距离增加难度。除此之外,畸形交叉口或者岔路过多的交叉口(如X形交叉口或者Y形交叉口)也会使道路交通变得拥堵。
        2.3平面交叉口面积过大
        部分道路平面交叉口面积过大,从而导致行人与车辆通过的距离也随之增大,进而延长了交叉口红绿灯的周期,通信信号灯有效利用率变低,不利于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车辆与行人过街等待时间的延长,久而久之,会不断消磨行人与驾驶员的耐心,间接加大了行人与驾驶员闯红灯的几率。
        2.4部分路口红绿灯配时设计不科学
        部分交叉口黄灯时间过短,使得交叉口车辆时常等红灯,从而和横向行驶的车辆产生冲突;部分交叉口绿灯时间长,但通行车流量却小;还有部分交叉口信号灯状况恰好与之相反,绿灯时间短,车流量却大,导致路口车辆拥堵。
        2.5路口表现设置不科学
        交叉口行车道的停车线位置设置不科学,有些与人行道距离过远,车辆通过路口时间延长;有些则与人行道距离过近,给行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除此之外,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以及人行横道的地面标线划分不合理或者不清晰,更有甚者,部分交叉口没有对其进行合理划分。
        3.交叉口平面设计步骤与优化方法
        3.1交叉口平面设计步骤
        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设计步骤一般如下:
       
        图1交叉口平面设计一般步骤图
        其中,在考虑交叉口渠化问题时,应结合交叉口进、出口车道数、左转车道及右转车道设置一并考虑。
        3.2交叉口平面设计优化方法
        (1)确定渠化参数:按照《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根据不同等级的道路,确定渠化段及展宽段长度,对于新建道路宜取大值,改建或者条件受限取小值,这里一般结合公交站台的设计一并考虑。在进行渠化时,增加进口车道数的方式一般有压缩侧分带及中分带、道路中心线左移、红线拓宽等。
        (2)根据交通流量的分析,确定是否单辟左转、右转车道,车道宽度根据《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进行确定。
        (3)按照交叉口计算行车速度(按各级道路设计行车速度的0.5~0.7倍计算,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确定交叉口缘石最小转弯半径,从而确定侧分带岛头位置。
        (4)对于相交道路中的一条或者两条道路宽度较大,行人通过距离较长,考虑设置四个三角型安全岛,这是缩小交叉口通过距离的最有效方法。渠化三角导流岛是在交叉口渠化过程中,当设置完平滑的车道线后,交叉口四角处产生的机动车不通行的“多余”地带,他们成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交叉口的安全岛。
        (5)确定人行横道及停止线的位置,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09)确定人行横道线的宽度、线宽等,另外,当人行横道长度大于16m时,应在人行横道中央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宽度不应小于2m,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1.5m)。
        4.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
        4.1交通岛
        交叉口内应把各向交通流行驶轨迹之外的面积规划布设交通岛。平交范围内规划布设各类交通岛时,应使交通岛的布设位置及形状能组织引导并规范各种、各向车流的通行轨迹,减少各种、各向车流在交叉口范围内的冲突及缩小冲突范围,且不影响车流的正常行驶轨迹。导向安全交通岛间导流车道的宽度应适当,应避免因过宽所引起的车辆并行、抢道;右转专用车道应按转弯半径大小设计车道加宽。交通岛不应设在竖曲线顶部。当进口道向右侧展宽而左转车道直接从直行车道引出时,在中央分隔带右侧应规划布设“鱼肚”形交通岛(或标线)加以渠化引导车流,避免直行车误入左转车道,如图2所示。
       
        图2进口道的“鱼肚”导向交通岛
        4.2行人过街安全设施
        行人过街安全岛:在长度超过15m的行人过街横道中间,必须布设行人过街安全岛。行人过街横道端部两侧人行道的边缘应规划布设人车分隔栏。转角交通岛内侧设有无信号控制的右转车道时,在岛与人行道间行人横道上游应规划布设右转车降速设施并配设“让行人先行”标志、标线。
        5.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中的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的关键,也是交通车辆和人群汇集的地方,对城市道路的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在城市道路中,很多道路的交叉口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交通的实际情况,导致设计过于简单,设计也不够完善,需要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斌.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与渠化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5):252.
        [2]侯佳音,王水成,秦春丽.基于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27):157-158.
        [3]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