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葛晓宁
[导读]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教师布置作业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温习已经学到的知识。

安徽省芜湖市五显中学      葛晓宁

摘要: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教师布置作业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温习已经学到的知识。学生通过做作业的过程可以对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一个初步评估,同时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学会如何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则可以从学生的作业情况获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可以明白学生的短板和易错点以及难点在什么地方,以达到更加精准的去调整和设计教学方案的目的。初中数学作为一项具有较强实用性和逻辑性的一门学科,通过作业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掌握与理解知识点,如何科学的布置初中数学作业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话题。本文主要对布置初中数学作业中需要注意的几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布置
        作业是课堂的延申,通过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了解新知识的背景、挖掘学习新知识的途径、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作业同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作业学生可以巩固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增强对于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在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自身的思维优势,并且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如何布置优质的作业成为教育工作者们一直探讨的话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者,本文将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去探讨如何进行数学作业的布置,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建议。
       一、题目的选择与题量的控制                                                                                                                                        布置作业的一项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题目的选择时,要挑选与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相呼应的题目,从而更好的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先让学生做简单的题目,增强学生对于解题能力的信心,然后在做较难题目时可以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力。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题量的控制,不要重复的布置很多机械性的题目,而是针对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考察,帮助学生进行巩固,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重复地机械的布置考察相同知识点的题目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并且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加重学生的作业压力。
        例如,在《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布置一道基础的考察圆的基本性质的题目,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四个关于圆的命题,让学生找出其中正确的描述,并对错误的描述进行更正,让学生快速的回忆起关于圆的基础知识。


然后教师可以加深题目的难度从圆的难点与重点出发给学生布置题目,如教师可以选择关于“弦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弦长”、“弦心距”的几个经典的填空题锻炼学生对于这几个知识点的计算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选择一道综合的证明题或者是计算题作为最后一道大题对学生的综合知识进行考察。通过这种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题量适中的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二、注重学生应用能力与思维发散的培养
        自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通过对课程方案和授课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的要求,同样的,作业作为课堂的延申,同样要注重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不应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做题的技巧,更应该是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学会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学会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也是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看待与解答问题,而不仅仅是课堂上老师教授过的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产生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到生活中的意识,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初中数学中涉及到很多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如商品的定价、降价、银行的存款利率、企业的人员考核、人民的小康生活甚至是学校的校舍建设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能够接触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掌握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教师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学校出发,如“学校的现有教学楼面积是2000平方米,我们需要对学校进行重新规划,拆除部分旧的教学楼进行新的教学楼的建设,要让新的教学楼占地面积是旧教学的三倍还要多2000平方米,且总的面积是旧教学楼面积的1.2倍.查出旧楼每平方花费100元,建设新楼每平方花费800元,完成该计划总共需要多少钱?”通过与生活贴切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同时如果有学生有创新的做法教师应该给予鼓励与赞扬让学生更好的挖掘自身的潜力。
        三、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学生的智力以及学习能力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于同样的教师以及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对于相同的作业有的学生觉得很简单,有的学生觉得适中,而有的则觉得作业偏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可以采用分层的策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不同难易程度以及不同题量的作业,采用分层的方式布置作业可以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作业从而达到最好的巩固的目的,实现最优化的数学作业的布置。
        例如,对于作业的题量方面,教师可以对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各个方面都比较拔尖、有着良好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学生,这个层次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要求这类学生完成8-9道题目,而对于稍差一些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将题量控制在7-8道题目,对于学习能力较差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将作业的题量放宽到5-6题。同样的,在题目的难易程度上,教师也可以分别为这三个层次的学生针对相同的知识点设置不同程度的难易的题目,让拔尖的学生更注重思维的训练,稍差一些的学生注重题型变化的训练,较差的学生则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总结:初中数学作业在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该注重数学作业的布置对学生的学习带来的影响。首先,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从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出发选择与教学内容相贴切的经典题目,并且题量要适中以免为学生带来过多的学习压力。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之间学习与发展的差异性,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题量和难易程度的题目,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韶宇.对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探究[J].学周刊,2020(22):27-28.
[2]靳胜军.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探究[J].甘肃教育,2019(24):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