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肖育中
[导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引导也起着关键作用。

湖南省新化县第十二中学  肖育中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引导也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结合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分析这两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人才强国,科技兴国,化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教师如果长期只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发展。所以,化学实验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
        一、高中化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化学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是轻视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应试教育下,一切为高考而服务,但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化学学习的助力。例如在普通高校,由于实验器材有限,学生一个学期甚至只能上一两节实验课,连实验器材都未必能认全,实践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提升。除实验之外,其余时间都只是枯燥接受书本上的现成理论,这既不能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烈兴趣,质疑也无从谈起,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无法得到拓展。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教师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化学本就是一门极有意思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积极调动其兴趣,教学效果往往能事半功倍。在一般情况下,新奇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冰块是否能被点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结合学过的知识,思索哪个化学元素有此种特性,在学生给出答案后,通过实验揭晓谜底——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又鼓励学生思考,浓盐酸是否可以代替浓硫酸,答案是不行,因为浓盐酸不是强氧化剂。通过层层剥丝抽茧般的提问,逐渐揭晓答案,并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也是创新思维孕育的摇篮,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无穷的,要交与其足够的信任和创造空间。
        (二)发挥良好学习氛围的感染作用
        45分钟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容小觑,良好的氛围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化学教学也同样该学习此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师生互动,教师不断地提问,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在积极思考中消化知识。设置有趣的情境同样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提问后,认真对待同学给出的答案,以表扬为主,再指出他的不足之处,提醒其下次注意。对于有特别创新想法的同学,在可行的情况下,可将其以实验的方式演示。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学习兴趣是首要
        化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尤其是变化多端的化学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最好能定期通过实验向同学直观展示化学的魅力;而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学生也同样喜爱化学实验,老师在对理论的讲述过程中不断穿插入各种奇特的化学实验效果,使学生感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例如“火山爆发”、“魔棒点灯”的实验就是非常精彩的,这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兴趣的保持,也能为后来的实践做准备。



        (二)弥补传统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在高中阶段,对待实验教学的态度一般都不太认真,多数时候只是走一个形式,看重的只是实验结果。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更可能造成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态度散漫。科学实验,讲求的就是“严谨”二字,何况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本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在一开始就应该认真对待。首先,确保实验设备齐备,不然实验很可能无法开展下去;其次,教师在给学生演示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发挥好示范作用,一点差错在教师看来无足轻重,却会给学生带来坏的影响,例如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的存放方法不同;闻气味时的正确姿势等。当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时,教师应积极主动地给予学生指导,要考虑到学生实验做得少,出现错误在所难免。
        (三)探究性实验方法对于实践的重要意义
        实践能力的提高与探究性学习是分不开的,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里,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这个过程确保了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生。有人说,中国学生的记忆能力很好,动手能力却不强。这一试验方法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回应,教师抛出情境问题,学生自己查资料,组建学习小组,写成学习报告,最终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都是对学生最好的锻炼,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提升了实践能力。化学本就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所以许多探究性实验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一举三得,比如目前在中国水域大规模泛滥的“水葫芦”的治理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去了解“水葫芦”生长的习性,天敌,包括有无有效的解决方法等,分小组研究,最后一起汇报学习成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学生实地考察走访。探究性实验方法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的。
        四、利用兴趣促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
        兴趣是学生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且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它能使中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给予优先注意,并使之一往情深地去研究它、掌握它。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程度好的学生课堂参与性强,喜欢积极思考并竭尽全力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而一般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参与意识,且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很大,给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开展科技活动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室,放映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影视作品;开展介绍学法的讲座,以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开展猜化学谜语,化学魔术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长知识等。实践表明,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一方面使同学们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化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是与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直接关联的。创新思维是开始,产生了好的想法后,最终要落到实际行动上来,也就是实践能力,每位高中化学老师均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这两项能力,在经验和探索间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出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之后,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孟凡含.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好家长,2018,(33):127.
[2]杨利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中学时代,2017,(06):120.
[3]胡炳初.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