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见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欧月保
[导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湖南省新化县古台山林场中心学校  欧月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稳固、持久的学习经验,进而把经验学习与创新学习紧密结合,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对小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中,师生的交流比较局限,只停留在问题表面上,教学方式上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回答。这样,使师生间的交流局限于师问生答的简单交流,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教师往往关注学生是否能说出自己心中的预想答案,而容易忽视学生的的表达中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根本不能畅所欲言。
        2、在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过程上,仍然存在着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容易存在走两个极端;一是教师放任学生自由,只管提出问题,只问结果。而对于学生如何讨论,如何合作学习,则不管不问;二是教师收得太紧,课堂气氛过于紧张、严肃,缺少合作讨论的氛围。由此,合作学习就只能成为一种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3、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听、说、读、写,应该作为语文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重视写,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学生为写作文而写作文,学生作文的兴趣被一点点的抹杀。
        二、更新教学观念,探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尝试着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1、着重以“读”为本,多角度、有创意地体验性朗读。“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有感情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像小学课本中《春》、《桂林山水》、《美丽的大兴安岭》等这样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无一不是通过学生的感情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体验的最好范例。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体验性朗读,不仅有利于语感形成,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
        2、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丰富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丰富语言,培养优美的语感,发展发散性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丰富体验。
        3、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阅读前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让学生在自读中领悟、发现,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中去领悟和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与同学、老师对话,共同探究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样以读代讲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加深理解了教学目的,还能够诱发学生的创造力。
        4、要加强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5、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向学生传授以下一些阅读方法:第一是目标阅读法.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第二是快速阅读、十目一行法。阅读时尽力推广视读广度,以句、段文字为一个阅读单位,做到一目十行。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半途中不回视、不重读。有的书要速读,那是为了快速摄取信息;有的书要精读。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第三是写写画画法。小学生尤宜采用此法,凡是好词好句用一种符号圈出,疑难不解之处再用其他符号勾出,多读多思,勤画勤写。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录一些好词、好句、好段等。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大他们的阅读量。《新课标》中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有必要让小学生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增大自己的阅读量,尽可能多地摄取更多的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提示阅读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让学生从中能接触新观念,学会独立思考。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课内、课外相互配合,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乐于阅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