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县林业局 521300
摘要:本文以粤北天井山林场为例,研究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后的生态林恢复设计状况。从林木保存率、林高生长情况、地径生长情况、种植密度比例等出发,分析林木恢复性种植方案,确定林木培养时期、培养种类和存活率,深入挖掘粤北生态林冰雪灾害防控中的注意事项,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粤北生态林结构与功能。
关键词:粤北生态林;冰雪灾害;恢复设计;风险防控
生态林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暴雨、冰雪等影响,造成区域林木躯干部折断、根茎受损,甚至死亡。2008年广东区域生态林遭受了严重暴雪袭击,总受灾面积约80万hm2,其中以粤北生态林最为严重,林木受损率超过80%。调查数据显示,特大冰雪灾害后,粤北车八岭、天井山生态林平均株高仅约4m,平均胸径仅约5cm,林木密度为39~58 株/100m2,林木数及林木生长状况远远低于正常生态林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效益。
1 区域概况
天井山林场位于广东省岭南支脉,总面积达到2.5万hm2,地处112°30’-113°15’E和24°32’-24°46’N之间,海拔在200~1700m之间,地势较为复杂。林木种植过程中天井山林场主要以杉木、松树、阔叶树为主,其土壤、环境、条件均非常适宜。该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最低温度一般不低于-10℃,最高温度不超过35℃;降雨量丰富,年降雨量超过2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可达80%;地势较低的区域主要以红壤为主,地势较高的区域主要以黄壤为主,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林木生长。
2008年严重暴雪灾害事故后,天井山林场许多林木折断或倒伏,林冠残体量较高,出现大面积死亡,亟待灾后恢复处理和防控。
2 研究方法
依照现场受灾情况对天井山林场林木进行全面清理和恢复种植。清理过程中按照“检查林木情况、砍除受损枯木、保留健康林木”原则开展,恢复种植过程中应依照适应性要求合理选择对应林木种类,依照适宜密度科学种植,即检查林木是否存在压弯、倒伏、折断等情况;对受损区域进行修剪和支护,保留伐桩以备萌芽更新;林木死亡时清除重新种植,按照严重暴雪后区域土壤状况、气候状况等合理选择适宜生长林木补种,确保灾后生态林恢复效果。
2009年天井山林场人员对灾后林木进行第一次清除,并在2010年恢复种植,选择厚朴、含笑、火力楠、木莲等为主要试验苗木。种植过程中植穴规格为50 cm×40 cm×30 cm,种植密度为900-1 200株/hm2,每穴施150 g复合肥作基肥,保证林木正常生长。林木种植完成后按照要求随即选取3个实验样本(样本固方为10m*10m),对其林木生长状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木存活率
从2018年天井山林场林木生长状况调查数据(见图1)可以发现:2008年暴雪后天井山林木恢复种植存活率超过80%,其中以含笑、厚朴和火力楠存活率较高,均超过90%,木莲存活率最低,仅为79.8%,整体恢复性种植情况良好,选取林木较为适宜区域环境。
.png)
图1 2018年天井山造林林木存活率情况
3.2 林木生长状况
(1)套种方式。在现场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依照不同种植方案,林木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木莲在种植过程中由于生长习性状况差异,套种很容易处于劣势,应尽量单独种植;厚朴、含笑、火力楠可适当套种;观光木在种植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种植方案。
表1 天井山林木不同套种方案下林木生长状况
.png)
(2)树高和地径情况。从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林木中最为高大的是厚朴,其平均树高约为3.0m,而含笑和观光木高度最低,仅为1.5m~2.0m左右;地径生长最好的为火力楠,平均地径超过4.8cm,而含笑和观光木地径最低,仅为3.0cm左右,其具体状况见表2。
表2 天井山林木3年后的树高和地径情况
.png)
4 结论与讨论
粤北生态林恢复过程中应对林木受损程度进行全面分析,依照实际受损状况制定恢复方案,确定补种种类、数量、密度等。从本次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厚朴、含笑、火力楠在粤北生态林恢复过程中的生长状况良好,种植时可以结合区域实况适当选取上述种类林木,以提升补种的成活率。必要时还需要增加杉木种植量,使区域生态尽量与灾前保持一致,形成良好的针阔混交林,从而最大限度提升粤北生态林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在种植的过程中还需按照不同林木的生长特性和生长状况选取合理种植位置。如含笑应尽量选择阴坡地区,木莲要尽量选择地势平缓区域单独种植,火力楠耐旱可在陡峭区域、山坡等贫瘠区域种植等。恢复性种植后要适当对林木进行支护和追肥。对受损林木可适当嫁接,提升生活率。
参考文献:
[1] 何茜,李吉跃,陈晓阳,陈红跃,彭华贵,樊顺江. 2008年初特大冰雪灾害对粤北地区杉木人工林树木损害的类型及程度[J]. 植物生态学报,2010,34(02):195-203.
[2] 李博文,董蕾,叶万辉,黄忠良,沈勇,孔波. 粤北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三种林木在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后的恢复[J]. 生态环境学报,2012,21(06):1009-1015.
[3] 方紫妍,李林瑜,艾克拜尔·毛拉,周龙,陆彪. 西天山野果林冰雪灾害后林木受损的生态学评估[J]. 经济林研究,2018,36(02):175-182+199.
[4] 高岚,谭李嫔. 粤北山区森林冰雪灾害损失评价[J]. 南方农村,2010,26(04):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