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管网工程的特点与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黄佰威
[导读] 摘要:市政给排水管网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设施,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的国家来讲,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常住人口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城市给排水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珠海尚川建设有限公司  珠海市斗门区  519180
        摘要:市政给排水管网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设施,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的国家来讲,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常住人口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城市给排水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例如,城市给排水管道的经年日久亟待整修、产能不足、水质差、管道爆漏等等,对城市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解决上述问题不能简单的将问题归咎于水资源的不足,同时要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理入手,上述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在管网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因此,在现状基础上,对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网施工管理进行不断优化,提高施工质量,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控制给排水管网系统是解决当前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出路,这也是本文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网施工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因素。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
        1、城市给排水管网相关概述以及建设中的技术缺点
        1.1、城市给排水管网相关概述
        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主要有给排水、排水、供气以及供暖等,这些内容在城市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给排水工作在规划施工的环节需要做好调节网、集水管道、水泵、沉淀池以及水塔等工作。在配置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进行把控,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有网管路径的设计、材料的把控等方面,如果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则会使得管网的建设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致使水泵的工作效率降低,而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如果达不到标准,会导致管网出现漏损的状况。以至于整个市政管网没发正常的运行,基于此,相关的市政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于市政管网的管理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增加整个网管建设的成本,提升给排水工作的稳定运行。
        1.2、给排水管网建设中的技术缺点
        给排水管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有三个步骤,分别为:开挖沟槽、预制管道以及回填夯实。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控制,以便于更好地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网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给排水管道发生偏移,其发生偏移的主要原因有:(1)放线不准确;(2)地下建筑存在不合理的状况;(3)地质结构特殊;(4)受当地地形的影响;(5)所使用的管材不达标。二是给排水管道出现渗漏,其渗漏的原因有:(1)管道的强度不达标;(2)建筑物的地基出现沉降;(3)管道接口出现损坏;(4)不科学的闭水试验。
        2、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网施工管理体系不健全是当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是粗放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施工队伍的状态来看,具备专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工程施工方法和工程监管方法都比较落后,职权分离情况较为严重。以上都使得整个管理体系无法满足施工管理的要求。
        2.2、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
        市政给排水管网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是造成市政给排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不合理的又一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工程施工是涉及范围较广、利益相关者较多的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间的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和各施工工序间的不协调,很容易使整个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和建设顺序问题。同时,市政给排水管网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建设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机械等都需要相关专业的管理工程师在开展工作前进行科学管理,而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又是在完善的管理体系下开展各自工作,因此,市政给排水管网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工程项目施工出现管道漏水、管道供水量不足、管道坡度不按设计施工、甚至管道连接存在缺陷等诸多质量问题,在影响工程项目施工顺利完成的同时,更会阻碍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加强各参建单位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学习“四新”及BIM技术应用到管理工作中,提升管理能力是重要任务。
        2.3、监理职能缺失
        监理工作是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中最必要、最重要的环节。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质量问题时,得不到有效监管和控制,虽然部分负责任的监督管理人员想要对市政管道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却出现缺乏可行的监督管理体系,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施工工作人员对质量问题的懈怠。缺乏监督管理工作,不仅施工事故发生率增大,而且项目质量也无法保证。相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从而降低施工事故风险,保证项目质量。
        3、政给排水工程管网施工管理的优化措施
        3.1、针对管网的设计
        管网的设计是保证给水能力与给水可靠的基础。对于供水管线的设计,要考虑到管线定线图与实测图比例存在差异,设计人要提前进行实地调查,对于不准确的定线图加以修订,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管网改造工程的设计,要考虑到管位不与现有管位发生冲突,要保证可靠的距离,以便于施工,设计中还要结合给水施工的具体流程,以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如图1所示)。管线设计时要考虑到预留与预埋,设计图纸上要详细标明相关参数,如:管径、基础及标高等。设计中利用标准图以保证设计内容的实用。
       
        图1给排水管道施工流程图
        针对给水管网的规划,还要合理解决管线竖向排布存在的问题。支线规划设计如果与干管发生矛盾时,干管要优先,对支线加以调整;针对弯曲管道的规划设计如果与直线管道发生冲突,优先考虑直线管道;压力管与重力管道发生冲突,要避让压力管;管线规划要利用现有的管道,要以大管线为主。在规划中还要结合实际加以调整,以实现布置的科学性,并降低施工造价,保证管线设计效果。
        当前城市建设有了更多的住宅小区,针对住宅小区的给水管线设计,把握设计系统性,保证方案的可操作性,兼顾住宅的其它设计,与小区风格一致。
        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还要注重优化。管线走向确定后,针对管径、水压、水力等相关参数在设计中要加以优化,以保证管网流量的合理分配;优化时要结合城市的经济发展,结合实际。针对布局,要确保压力,结合管网整体费用控制。优化设计可以借助遗传算法,评估中小型管线设计合理性,以确定优化方案。
        3.2、保证管网定线的科学性
        城市区域内的平面布置会对管网的定线产生影响。给水区域内的水源、地形特点、街区的布局,这些都是供水管网布局要考虑到的影响因素。
        干管定线:干管的规划,要结合水源点,干管走向要结合城市路网规划的整体要求,可以结合规划道路以降低施工难度;为了保证区域用户配水管具有足够的压力,保证管道供水的安全,干管位置要合理;结合街区的实现,不同干管的间距要>500~800m,干管间要设置横跨管,间距设置为800~1000m,以实现部分阀门关闭后其它区域的供水不受影响;要充分考虑配水管的布置,预留出必要的接口。干管设置要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实施分期敷设。另外管线上要考虑到消火栓、闸阀等消防附属设施的布置;结合消防规划,保证给水范围内管线科学合理布设。
        输水管定线:位置的确定要合理,要保证线路距离尽量简短、兼顾供水安全与造价低,敷设时最好选择城市道路,尽可能不要将农田占用。管线距离住房滴水要保持1.50m左右的距离;还要避免穿越障碍物,如:河流、公路、铁路等;输水管定线还要结合二级泵站到水塔、水池的输水,管网的规划要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最好借助重力流输水;借助环状管网的设置,实现持续供水并均衡压力;坡度要预留,低处要设置泄水阀,高处要设置排气阀;输水管网要考虑到分期建设的需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给排水工程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来说有着重要作用,具有规模大、耗资高的特点。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大管理,做好给排水管道的规划和设计,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将影响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因素全部考虑在内。与此同时,也要提高给排水管网的标准,不断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的检验制度,从而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培珠.市政污水管网的施工及质量问题防控管理[J].四川水泥,2019(10):189.
        [2]陈良华.市政污水管网工程的特点与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9(04):134-135.
        [3]闫永波.市政给水工程管网施工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2):216-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