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骏泽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岩土工程实践中,边坡加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关系到项目整体的情况。本文重点概述岩土工程中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的实践,结合着岩土工程边坡失稳的相关影响因素加以分析,阐述边坡加固施工技术的实施要点,为确保岩土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得以保障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技术
岩土工程项目施工具有特殊性,边坡失稳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若是未能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案,势必影响到项目整体质量,严重的威胁到结构整体的稳定程度【1】。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应该积极的结合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边坡加固技术,使得多种因素合理的规避,解决边坡失稳的问题,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稳步提升。
一、岩土工程边坡失稳的影响因素
岩土工程边坡失稳的影响因素较多,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规避多种因素的影响,确保岩土工程的边坡得以维护,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达到较为理想的施工建设目标,促使岩土工程的实际施工成效满足既定的标准及要求。
(一)地形以及地质构造
因岩土工程边坡岩体较为复杂,若是受到一定的破坏,势必出现失稳的问题,这与地形地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若是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将会对边坡造成影响,需要从这一方面分析引起边坡失稳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地势较为开阔的区域,河流以及山间区域平缓的地带,加之降水量的影响,极易引发大面积积水的问题,最终导致地下水和地面水聚集到一起,边坡经过反复的冲刷,失去了原有的稳定程度。在斜河谷地带,边坡本身的稳固性较差,极易出现失稳的问题。
(二)岩体结构的复杂性
因岩体结构较为复杂,其构成部分主要涉及结构面以及结构体,所谓的结构面,重点是不连续面以及分异面,结构体则是不同状态下的结构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的发挥出分割作用,从而导致多数独立块出现。在本质上分析,对于边坡稳定程度构成影响的是结构面实际的走向,和倾向倾角密切相关。
(三)人为因素的干扰
边坡的稳定程度也能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通常表现为过度开发所致。在具体开挖的过程中,威胁到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包含着坡高以及坡比指标。若是两者呈现出正比,则边坡具体的稳定程度和二者呈现反比。当开挖的深度逐渐的超出了设计的具体标准,势必影响到边坡的稳定性,也易让岩体出现明显位移的情况,甚至引发极为显著的坍塌问题。
.png)
边坡加固工程图
二、岩土工程中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技术
(一)合理运用HDPE防渗膜
在岩土工程边坡稳固处理中,合理的运用HDPE防渗膜,能够起到有效的加固效果【3】。结合其基本的原理加以分析,主要是将防渗膜的隔离功能充分的体现出来,避免出现雨水下渗的情况,直接的影响到土体结构的稳定程度,确保滑移面的力学参数稳定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边坡结构并不会因为自身重量超出一定的范围使得边坡稳定性受到影响,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将HDPE防渗膜合理的运用至加固处理中,可以适当的规避雨水侵蚀的问题,同时也能合理的规避主体裂缝情况,避免边坡出现明显位移。在该技术的使用阶段,铺设前应该对边坡的表面加以整平,针对于HDPE的厚度展开合理的分析,通常合理的控制于1.0mm的范围。在覆盖阶段,一般是使用沟槽锚固法加固处理,确保沟槽本身的深度能够在0.5m范围,宽度是0.6m。还应该重视防渗膜搭接宽度的参数情况,一般以1m为最佳,应该让接缝和坡脚线处于较为平行的状态。该类施工方案操作简易,成本较低,体现出较强的适用性。
(二)构建抗滑桩能力支护结构
抗滑桩支护加固技术重点是运用至较为复杂、破碎的露天边坡加固中,抗滑桩实际发挥出的作用是合理的规避边坡滑动阶段伴随着破碎带出现的移动问题,一旦发生这样的问题,最终产生较为明显的塑性变形情况,如果弯矩和滑面闸阀控制过程中,需要针对于闸阀展开及时的更换处理,同时合理的加设检修闸阀及控制室。出口段的钢管外部应该适当的运用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包裹处理,其具体的厚度应该控制在0.5米,型号选择C20。钢管的末端则应该与渠道合理的连接起来,出口的水流速度较大,应该重视消力坎的设置。
(三)合理运用多种排水措施
针对于边坡的加固处理,排水设施较为常见,这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其中重点涉及到地表排水以及坡內排水【4】。所谓的地表排水,主要是运用截水沟的作用,使得滑体外部拥有相应的装置,合理的阻碍地表水进入到滑坡内。在滑坡的内部,借助于天然沟谷的存在,使得排水的目标得以实现。另外,根据实际的情况,适当的修建相应的渗沟,同时合理的构建起引水结构,确保滑坡内部的积水能够有效的排出,避免坡面受到严重的侵蚀。在坡內排水时,应该重视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还需要考虑地质边坡发生的变化,构建起较为合理的加固方案,促使排水井以及管径等设置合理。当排水措施适当运用的阶段,应该重视坡內水位的适当降低,合理的减小边坡话题承载的荷载,由此强化稳固的效果。
(四)预应力锚梁的应用
预应力锚梁在实际运用的阶段,重点将边坡整体位移的方向视作重要的基础,以此完成有效的构筑处理。在具体设计的阶段,将地质环境视为基本的依托,针对整体的结构展开合理的两段设置,也就是一般加固段和重点加固段的处理。此类技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彰显出极高的效率,在一般加固段中,通过中空厚壁钢筋混凝土视为主要的基础完成合理的设计。依照洞轴的具体方向,将钢管合理设置于厚壁内,利用浇筑的手段,促使洞壁得以有效的结合,彰显出整体抗拉的效果。重点加固段,因为多是处于地质薄弱区域,为达到理想目的,应该及时的设计相应的中空桥,确保横跨薄弱区间。应该在薄弱段合理的深入桥体,充分的体现出坚硬岩体的实际作用,由此达到较为理想的连接目的,保证区间整体抗拉强度稳步的提升,适当的规避拉断和滑动问题。在施工钢筋计的时候,应该重视锚梁中伸长计的增加,适当的降低钢筋计可能出现的偏差。新结构内部,排水作用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需适当的设置放射状排水孔,以此构建起较为合理的排水通道【5】。
(五)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
对于易被雨水侵蚀的坡面,可以适当的平铺草坪植生带,由此能够合理的降低雨水对于坡面产生的侵蚀力度,借助于种草的方式,使得边坡治理的成效更加理想,同时也体现出该类手段的操作简易性,无需耗费大量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边坡本身的稳定程度,践行了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值得推广并大范围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项目实践中,应该重视边坡的稳固程度,这对于项目整体的质量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岩土工程中,一旦出现边坡失稳的问题,势必引发滑坡事故,对于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地威胁。应该将项目情况视为重要的基础,结合地质环境与地质构造,全面分析施工条件,应用科学、合理、针对性的加固技术,维护边坡稳定性,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纪辉.岩土工程中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9):69-70.
[2]狄宇天,杨晓华.基于Midas-GTS的某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12(05):100-101.
[3]叶红,陈燕平.基于Boussinesq问题解的压力型锚索锚固段的应力分析[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5,44(09):31-35.
[4]刘振国,赵克欣.构皮滩电站右岸5~#公路隧道进口段边坡加固工程方案设计[J].西部探矿工程,2010,22(12):165-168.
[5].爆破隆隆 铸造新辉煌——青岛市人防工程中心打造安全施工一流服务品牌[J].招商周刊,2004(3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