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优化宜居生活环境——新冠疫情过后社区商业建设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朱尔为
[导读] 摘要: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政策服务和社区服务的职责与任务。

        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3
        摘要: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政策服务和社区服务的职责与任务。爆发于2019年底与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发挥社区的基层基础作用,一方面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保障封闭社区时居民居家生活的生活供给和服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充分展现了社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上的重要战略位置——不仅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坚固堡垒”,更是百姓幸福生活的一方天地。与此同时,社区建设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问题。本文将社区商业服务为研究切入点,系统分析商业服务目前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建设社区智能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重视社区商业资源开发、优化社区服务配套功能、整合社区医疗养老资源、融管于服务等5项具体举措,进一步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优化宜居生活环境。
        关键词:新冠疫情;社区商业;社区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其中封城和封闭社区、住宅小区的办法,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在疫情面前,社区和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的生活单元,一方面承担了防控措施执行的重要职能——管控小区人员的进出和开展身份核验、组织对有感染风险人员的居家隔离,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又发挥社区生活服务的重要功能——为疫情管控期间居家生活的居民提供生活必须品的供给和生活保障服务等,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4月1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八角中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美红表示,随着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大事做实,把小事做好,把细微之事做精,不断完善社区的各项治理机制,打造“温度八角”“温情中里”,“让我负责的这一亩三分地的老百姓能够幸福、安心、健康地生活在社区里。”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十九大报告的主题要义之一,打造宜居社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次疫情过后,让人们普遍看到,社区不仅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坚固堡垒”,更是百姓幸福生活的一方天地。重视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社区商业资源的优化,聚焦居家生活服务,营造品质生活环境,应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成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目标和民生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服务和社区商业的作用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依据《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职责和任务概括起来讲,是两大项即政策服务和社区服务。政策服务主要是就业、社会保障、求助、卫生和计划生育、文教体、流动人口管理、安全服务等政策落实落地,内容比较具体,覆盖特定人群,边界比较清晰,具有一定的刚性,表现为办事形式。社区服务则是充分利用社区优势,整合社区力量,开发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福利性、公益性服务和便民服务,以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
        社区组织开展服务工作,是宪法法律赋予社区的重要职责。首先,不断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区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解决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人群的基本物质文化需求是社区服务的首要任务;满足绝大多数居民普遍而又迫切的需要是拓展社区服务的工作重点;促进社区全面发展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目标;社区居民的受益率、满意率和参与率是衡量社区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次,社区服务的内容具有福利服务和便民服务双重任务,发挥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双重功能。面向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开展福利服务,是社区最基本内容和任务,而面向居民开展便民服务的内容十分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是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而社区商业是以社区为基本生活单位发展起来的商业形态,是社区服务的基础。从现阶段社区建设来看,发挥商业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社区商业不仅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而且是营造居家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邻里交往、增加社区邻里关系的重要载体。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社区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社区商业也为居民居家生活提供了服务和保障。在社区采取封闭式管理等非常规措施期间,强化基本生活保障,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强化风险管控情况下,协调社区菜店、超市、药店等合理安排营业时间,做好供应服务工作;加强对老幼弱残等群体的关注,做好照料服务工作;对在家隔离居民提供个性化上门服务等。
        社区成为防疫的“坚固堡垒”服务配套显得尤其重要,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为强化社区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情过后,社区作为老百姓生活的一方小天地,重视社区商业资源的开展,完善和优化居家服务功能,营造品质生活环境,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幸福、安心、健康生活,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是广大市民的共同期盼,应成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目标和重要民生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
        二、现有社区商业存在的问题
        近日,中央各部门出台一系列促消费举措,为百姓消费营造更好的条件环境,旨在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稳定、促进作用。虽然社区已成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场所。但目前,社区商业发展尚不充分,发展明显滞后,占社会商业总支出的比例不足30%,而经济发达国家一般都在60-70%。因此,围绕消费需求变化,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社区商业供给模式和机制,补齐城市商业体系发展短板。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方面
        1、社区组织能力弱,效率低。居民对社区的认可度不高,社区相关活动参与度低,对社区服务满意度不高,有的甚至存在较深的矛盾。
        2、存在行政化倾向。受考核机制的影响,工作上以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作为重点工作。没有把服务居民作为主要职责,以居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
        3、受上级部门或财政收入的限制,社区财力有限,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办事能力有限。
        4、人员结构问题明显。除了有编制的硬约束外,社区具体工作更多是依赖社工和志愿者,人员流动大、专业经验少,对服务运营和市场运作不了解。
        (二)、商业设施
        1、随着城区建设发展,社区的设置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动中,从而导致范围、职责和服务功能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并直接影响到了社区总体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大多数小区存在服务不完善、功能配套不齐全等一系列问题。
        2、商业资源分散。商铺和经营设施普遍存在产权碎片化,其中生活服务网点大多为个体经营者租赁经营为主。老社区的配套主要通过自发形态解决的,但规模相对较小,且以个体经营为主。新建小区硬件条件相对比较好,但商铺的经营主要是通过招商引入,由于店铺的租金成本较高,廉价的生活类经营项目往往难以入住。



        (三)、业态组成
        目前来看,大多数社区业态比较单一,以小型餐饮店、建材五金店、通信器材、家电维修、理发店、烟酒杂货店为多,而标准化菜市场、品牌餐饮店、连锁超市、便利店、洗衣店等便民服务网点相对较少,服务类项目配套不齐全。
        另外,作为社区承担的重点服务项目——居家养老的问题,也未能得到充分解决。
        三、创新社区商业模式,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社区服务,是解决日常生活所需的主要途径,也是社区与居民沟通的桥梁。创新社区服务,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和“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着眼社区居民的新需求,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提高公共服务优质化水平,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一)、建设社区智能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社区应该借鉴疫情防控经验,突出“一盘棋”、“数字化”、“全覆盖”三个特点,实现政务办事网络化、便民服务整体化、运行主体市场化,建设社区智能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统一管理社区所有事务,补上服务上的短板。具体来讲,在建设社区智能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上设置四个系统。一是公共服务系统,解决社区居民办事问题。让网上办事成为政务服务的窗口。二是安全保障系统,统一对社区进行人员管理和安防监控。解决社区范围内,各小区物管存在的安防薄弱的问题。三是生活保障系统,作为社区居民需求汇集、网上服务对接和线上购物的平台。四是医养服务系统,承担居家养老人口管理、日常信息采集和医养分级诊疗、服务管理的平台作用。
        (二)、重视社区商业资源开发
        整合社区商业资源,由自然发展状态的小、散、杂,通过整合和布局转变为精、优、全。目前,对社区商铺的关注度不是很高,与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相比较,商铺的租金还是比较低,具有一定的开发优势。
        结合实际制订好社区商业发展规划,并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取得社区范围内大部分商铺的使用,以便作有效整合,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引进有实力、信誉好、专业强的第三方商业经营企业,整体对商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举办结合性服务中心或邻里中心等,改变目前社区商业的单店模式,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引入市区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产品和服务质量予以全面管控。
        同时,通过合理布局,增加设备、设施投入,解决噪音、油烟和污水等扰民问题。
        (三)、优化社区服务配套功能
        社区服务必须聚集民生,解决居民生活所需。除了让“开门七件事”在家门口得到解决外,更要着眼于提高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比重,特别是工薪阶层,使他们不用被家务所累。
        餐饮是社区商业的核心之一,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的重中之重。针对居民关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引进社区食堂,建立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在让居民吃上放心餐的同时,让承包商获得放心做餐饮的经济动力。同时,引进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让社区商业生态当中的餐饮企业信息上链,从技术角度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超市作为社区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角色。在疫情之前,社区超市主打线下业务,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社区超市越来越重视线上业务的开拓。未来,在加强线上业务的同时,社区超市还能加强最后1公里的配送服务,增强社区生态的粘性。
        同时,对于便利店,可以加强对相关供应链的改造,引导便利店企业推出便利、多样的即时食品,满足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
        (四)、整合社区医疗养老资源
        医疗服务是一个社区综合服务能力的体现。如何发挥社区医疗机构作用,打通社区医疗与医院之间的桥梁,考验着社会各界的能力。在这方面,要充分应用科技产品和互联网平台作用,在居民与社区医疗机构、大医院之间建立互动机制,从而达到最短时间、抵达最优医疗资源的效果,有效解决社区老人看护和就医难题,建立起社区医养平台,通过分层次、多形式的服务,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化和分级诊疗的目标。
        另外,社会老龄化显现,各级政府出台许多政策,动员社会力量一起投入养老事业。但养老院资源仍显不足,加上部分老人难以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居家养老将成为主要的养老模式。从实践情况来看,管理手段、运作模式都缺少完整有效的方案,简单地由社工承担老人日常照料也存在明显不短板。
        综合前期已做的探索,一方面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在居民与社区医疗机构之间建立桥梁,既可通过相关平台监控老人或病人的状态,保障安全功能,又做到提供有限的、高效服务,给人更多的自由空间。如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请义工上门处置或直接呼叫医务人员上门急救。另一方面通过社区有资质的公益组织的上门服务,打通社区医疗的最后1米;如发现状态不佳,及时联系社区全科医生上门诊断处置,严重的立即联系上级医院作进一步的诊疗医治。
        (五)、融管于服务,密切与居民关系
        如何提升居住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区商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升级社区商业业态,能够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还能带动和引领区域消费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定位与定量层面,遵循市场规律,符合属地居民的消费特征;第二,业态组合与配比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时又能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精神需求;第三,建筑设计符合商业逻辑与品牌需要,同时又有良好的场景化与体验性。
        社区商业项目能与社区的职能相互匹配与补充,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兼顾不同社群的综合需求。同时,提供社区活动中心的功能,补充社区的社交空间,培养居民在社区的文化归属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社区商业业态将在满足居民对美好追求的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升级社区商业势在必行。
        综上,社区商业服务优化要采取示范引导,分步实施,总结推广的方式,引入国企带头示范,职能部门参与管理,专家咨询服务,不断通过优化流程,服务标准化,成本精细核算等举措,建立起良性互动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优化宜居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区凝聚功能。
        参考文献
        [1]路红艳,城市社区商业供给模式及政策建议,商业经济研究,2017(20).
        [2]刘慧扬,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定位研究,沈阳干部学刊,2018(6).
        [3]张网成,陈涛,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内涵与外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
        作者简介
        朱尔为(1962.01出生),男,籍贯(浙江嘉善),现任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职务,研究生学历,经济师职称,研究方向(企业经营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