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厂 新疆吐鲁番市 838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土建工程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在建筑工程标准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土建工程要想实现平稳快速发展,就必须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传统的土建施工技术不仅具有比较大的落实难度,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土建工程的实际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对现有土建施工技术的创新。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属于近年来土建工程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施工技术要点涵盖高支模检查、安装、质量验收、模板拆除等工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严格把好施工材料质量关、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力度、提高施工技术水准,为土建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顾名思义,高支模施工技术即以5m为最低限度进行的施工,作业要求必须以模板搭建和支撑结构的作业为准,从而为整体作业提供较为可靠的稳定性。就高支模本身的技术性与专业性而言,高支模施工是否符合专业性,对于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起着直接影响。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模板固定的方式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系统。同时,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能够简化传统的支撑方式,对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应用的实际流程
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而言,其虽然是一种辅助类的施工技术,但是其对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主要是通过在高空中搭建模板的方式建立工程的支撑体系,保证施工对象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能良好。现阶段,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规模在逐渐增大,其整体上的跨度已经可以高达18米,因此,对施工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并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的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从而有效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首先,在实际施工之前应该在高支模的附近设置一定的支撑点,从而达到保证高支模支架平衡性良好的目的,接下来是进行测量放线操作以及龙骨的搭建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安装模板并搭建支撑性模板,再然后是通过钢筋将模板进行绑扎的方式对模板进行固定操作,完成之后浇筑混凝土,并在其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之后进行模板的最终拆除工作。
3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3.1施工前的检查工序
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系数较大,安全风险等级较高,据统计数据表明,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因高处坠落以及模体坍塌发生的安全事故比例占据整个施工过程安全事故的65%以上。因此,在高支模安装前,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对高支模的安全性能以及各个组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首先检查高支模架体整体结构方案的平、立、剖面图纸以及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图纸与专项施工方案内容相符。比如梁下立杆与板下立杆间距是否同步,是否设置剪刀撑,板与梁侧交接处的模板构造是否可靠等。其次检查高支模采用的钢管以及扣件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是否存在锈蚀或者弯曲变形现象,扣件类型以及扣件重量是否与施工方案相符。最后检查施工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现场施工监管体系,确定安全施工管理机制、安全培训机制以及问题上报机制是否健全,尤其是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是否到位。通过事前检查,提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减少施工安全风险。
3.2高支模安装与混凝土浇筑
安装模板时,首先考虑模板拼接与安装模板的材料,在拼接模板时,必须保证长宽对齐,预留的空隙不宜过大,当模板主体安装结束后,技术人员需要对模板的整体干湿度进行检查,防止发生拼接变形情况,而埋下安全隐患。
在安装楼面支顶模板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装工序,首先测量楼面标高,然后在纵梁上放线,完成脚手架安装,在安装脚手架过程中,测量人员需要事先测量脚手架的水平以及垂直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脚手架两侧安装应当同步进行,并确保安装完毕后,两侧脚手架处于锁死状态,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在安装楼面支顶模板时,每一种类型的脚手架立柱应当保持在同一条中心线之上,这样,能够增强脚手架在垂直方向的稳固性。在混凝土浇筑工序,振捣顺序主要从梁中点开始,逐渐向两端平行推进,振捣时应当遵循“稳定均平”的原则,防止漏振或者过振现象的发生。在设置外框架柱梁时,首先进行混凝土柱与梁板的浇筑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井格梁瓦盖施工时,应当将排架与梁柱形成一个水平式的支撑力,确保外框架梁柱的整体稳定性。而且承受主力的主柱梁纵向的水平杆一定要对两端形成一个支柱作用,进而形成一个侧面的力,最后将每一个柱梁中间延伸出的斜向支撑钢管与每一层的脚手架进行衔接。当外层支撑与框架施工结束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对框架柱梁以及排架的刚度与稳定性进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3.3高支模质量验收工序
高支模施工结束后,施工企业应当及时对高支模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严格执行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验收标准。比如在对钢管以及扣件进行验收时,检查钢管、扣件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检测证明,在对模板立柱进行验收时,立柱间距应保持900mm×900mm,立柱接长无搭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需要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应当小于1/3步距。在对水平拉杆进行验收时,水平拉杆必须满足小于等于1.2m步距的要求,并且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建筑层高在8m-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之间需要加设一道水平拉杆,与此同时,水平拉杆端部与四周建筑物必须顶牢,这样才能确保水平拉杆的安全稳定性。
3.4高支模拆除工序
在拆除模板前,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值进行测定,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标准要求时,方可进行拆除作业,比如某建筑物梁板间的跨度为8m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75%,而其余部位的混凝土强度需要达到100%,否则,在拆除模板后,建筑主体强度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拆除模板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牌,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拆除作业现场。此外,施工人员应当及时清理拆除作业遗留下来的模板构件以及其它材料。
结语
在土建工程中,大跨度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很大帮助,因此应严格把控高支模的施工过程。同时,高支撑模板建设完成后高支撑的验收工作也不容忽视,要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工作,以保证高支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聪.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5):191-192.
[2]魏刚.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196+251.
[3]石志峰.关于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6):150-151.
[4]胡心勇.试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27):160-161.
[5]翁文辉.关于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砖瓦世界,2019(24):54.
[6]罗宝乐.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279.
[7]刘伟霆,綦锴.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2019(13):00092-00092.
[8]耿文强.关于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