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及管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冯月仙
[导读] 幼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础教育,是孩子第一次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中心幼儿园     冯月仙   678200

摘要:幼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础教育,是孩子第一次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于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幼儿身体心理发育都不健全,对成人的依赖也非常高,所以幼儿园保育工作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首要突破口。保育员在幼儿的发展中扮演着妈妈老师、亲密伙伴等多种角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行为习惯以及个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
        引言:幼儿园是对学龄前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保教工作都非常得重要,但保育更是教育的基础,保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标志,只有保教工作精细化,才能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得到保障。
        1.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
        1.1重教轻保,保教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社会对幼儿园的保育人员的社会期待存在一些偏见,觉得保育员不是孩子的教育者,只是幼儿生活的照顾者,保育人员也自我认为保育工作只是看孩子吃饭,睡觉的简单工作,保育员对保育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保育工作的质量。多数农村幼儿园保育人员严重不足,甚至一些幼儿园没有专门的保育人员。
        1.2保育员队伍素质不高,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
        保育员整体学历层次偏低,高中及初中学历居多。保育员在岗人员年龄趋于中年,年龄结构不合理。保育员的正式编制所占比例极少,给工作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保育员临聘人员居多。保育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不够,教育观念局限,保育工作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大大制约了幼儿园保教水平的发展。
        1.3保育工作不够精细化
        幼儿园的卫生保育工作,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的卫生保健工作,是由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但目前很多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不够精细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这严重的制约了幼儿园的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4幼儿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近几年,随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蓬勃发展,大量私立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这些幼儿园缺乏卫生保健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卫生设施不齐全。管理人员和教师卫生保健意识淡薄,甚至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都不了解,这大大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1.5家长育儿观念的局限性
        目前,有些家庭教育只重视文化知识学习,忽略孩子身心的早期培养和习惯的早期训练。家长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迫使孩子奔走于各种培训班之间。过高地寄希望于孩子,让孩子过早地背上了学业和心理包袱,从小就让孩子身心健康有了安全隐患。
        2.问题解决方案与措施
        面对上述问题,幼儿园必须把保育工作重视起来,需要把保育科学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等通过分析论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2.1幼儿园关注保育工作,重视保育人员的思想意识
        《指南》中明确规定:“保教并重,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说明卫生保健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幼儿园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要重视从事保育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一个优秀的保育员,必须有一颗慈母的心肠。其次保育员要有耐心,热爱保育工作,做到事无巨细,把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溶入每一个教育细节中。
        2.2提高保育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1)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保育人员的业务技能是提高保育工作的关键,每学期开展卫生消毒、床铺整理、故事比赛、幼儿园意外事故应急处理、保育员应知应会测试、手工制作等比赛来提升保育人员的业务素质。
        (2)帮助保育员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育观.每学期要求保育老师要给幼儿教授主题安全儿歌、卫生小常识、撰写活动观察记录和摘抄有关的保育知识等,通过以上各种活动来提升保育员的自身修养。
        (3)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类评比活动,以促进班级教师和保育员的协作配合.比如卫生评比、环境创设、六一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来促进班级合作,从而通过积极有效的协作配合取得班级集体荣誉。
        2.3岗位互换、角色体验
        幼儿园的班级配备是两教一保,教师负责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保育负责日常生活活动,保教分工明确,存在保教和保育人员对对方的工作参与不多,在家长中也容易造成重教轻保的现象。为了激发保育人员的工作综合素养,我们可以尝试教师和保育人员每月一次岗位互换,让大家彼此理解,体验保教和保育各自的不易,为以后配合工作做好铺垫。
        2.4健全完善保育员工作制度
        重视保育员常规工作,健全制度,确保保育工作的稳步落实。比如日常保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常规做法、工作程序和人员的职责、行为准则等,只有系统地作出规定,形成制度,使保教人员事事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才能真正做到工作精细化,让幼儿真正受益,促进幼儿园更好发展。
        2.5加强家园合作力度
        农村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幼儿教师和管理者就要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引导家长共同参与保育工作。比如,幼儿园要有计划地定期召开家长培训会,组织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重要性,使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幼儿园之间产生良性交互,最终实现家园共育。
       其次,管理者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分配多名教师与家长保持主动联系,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并将幼儿在园的情况如实反馈,与家长共同探究阻碍幼儿在该阶段发展的重要原因,并交换彼此意见,进一步推动农村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的提升。
       最后,幼儿教师要从家长处获取有关幼儿的有效信息,并充分了解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期望,再以此为线索,向家长反馈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经验,从而使家庭与幼儿园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环境,最终有的放矢地做好班上的保教工作。
       结论;幼儿园作为一个学前教育机构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其管理工作也是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行为。对保育工作精细化研究,能够为幼儿园保育管理注入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柯智慧.浅谈幼儿园的保育工作[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127.
[2]于艳.科学保育新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153.
[3]谢秀莲.兰州市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调查[J].发展,2010(11):128-129.
[4]张瑄.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之我见[J].发展,2009(05):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