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拓展训练的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朱海
[导读] 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全面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北京市第二中学   朱海   100010

摘要: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全面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体能训练的同时,能够全面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训练。
关键词:高中体育;素质拓展;策略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除了加强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之外,还需要全面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通过有效的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有效增强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通过素质拓展训练,使得高中体育课堂能够少一些说教和灌输,多一些实践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个人感悟。
        一、合理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项团队合作训练,考验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传统体育训练相比,素质拓展训练的模式更多,灵活性更强,竞争更激烈。在训练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情绪调节能力。教师设计的内容应具有较多的转折性和可选择性,每位学生可以迅速地在不同游戏角色之间进行转化,使精神保持高度紧张,达到训练心理素质的目的。在制订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训练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主,游戏中的体育技巧部分可以弱化,主要考查学生的心理成长及变化;
        (2)分组时应注意每位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合理搭配;
        (3)在游戏情节设计上应具有较多的转折点,通过多变的外界环境来考查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以“传球运动”的素质拓展训练为例,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相同,训练要求为:三小组分别为两个传球方和一个抢球方,传球方成员之间相互传球(只有一个篮球),抢球方成员需要拦截对手的传球,一旦拦截成功则抢球全体成员立刻变为传球方,而被拦截的传球方成员迅速变为抢球方,以此类推进行游戏。抢球方每成功阻断一次抢球,本小组增加一分。如果传球方在传递了15次之后,抢球方仍未抢到篮球,此时两组则各加一分,最后计算每组总得分。
        在上述素质训练中,教师设计了抢球方和传球方两个角色,学生需要在这两个角色之间相互转化,并在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整合,找准自己的角色。在这个游戏中,教师考验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勇于担当的能力。经过多次的素质训练,学生做事情会更加专注,能够承受住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压力。这个“传球运动”,有针对性地提示了学生在高中学习中要学会缓解繁重的学业压力,对于备考复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要认真处理。
        二、重点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体魄
        身体素质包括耐力、力量、爆发力、速度等要素。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喜欢以某个单项素质训练为主,通过短时间、高频率的训练来提高学生该方面的能力,但长期采用该种训练方式容易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厌倦心理和身体疲劳,不利于训练效果的提高。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活动方式将各项身体素质训练集中于同一个活动中,并为游戏增加适当情节或者惩罚机制,以提高学生训练的热情。比如,以爆发力训练为主,教师可以适当将爆发力与耐力和速度训练结合在一起,制订一整套训练活动,以实现训练的多样化和趣味性。
        在某次田径训练中,教师采用素质拓展方式,以力量训练为主,其他素质训练为辅,开展了游戏教学,教师将学生按照每10人一组划分成不同小组,小组内部进行游戏活动,要求组内成员在听到哨声后迅速向指定区域奔跑,绕过指定区域旗杆后返回起点并完成一次深蹲,最后完成的一名学生需要接受惩罚。惩罚类型可以由组内其他成员在深蹲、原地高抬腿、单杠等之间选择,其他9名学生进行下一轮比赛,接受惩罚的学生需要在第二轮游戏结束才可以停止惩罚,并与第二轮游戏中的最后一名学生交换角色,以此类推进行游戏。在10轮游戏结束后,连续3次以上获得本组第一名或者获得过5次第一名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最后的400米跑步训练,他学生均需要参加。
        在这次素质拓展训练中,短跑训练了学生的爆发力,深蹲、原地高抬单杠训练了学生的力量,400米长跑训练了学生的耐力。可见,教师将不同的身体素质训练都融入一个训练活动中.时,师还引入了惩罚和奖励机制,使得原先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消极的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比赛中,每位学生都希望“逃过”最后400米的长跑惩罚。值得注意的是,在每次身体素质训练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做好身体放松拉伸,缓解腿部肌肉的压力,增强身体的柔韧性。
        三、科学开展技能素质训练,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水平
        身体素质是体育素质的基础,技术和战术则是提高体育能力的关键。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经过多次的训练,而许多技术由于体育项目不同,其要点也不同,如跑步时的起跑动作,长跑中的体力分配技巧,篮球投篮时的手腕动作,跳跃时的起跳方式等,这些都属于技术训练的内容。对体育技术的训练主要有四种方法,每种方法应用的训练阶段不同。在技术初步训练阶段,主要以分解技术要领和反复训练为主,巩固前阶段训练成果,使学生掌握比赛战术。
        例如,在长跑训练中,传统的技术战略有两种:一是从起点到终点,长跑者都采用自身最大速度的70%~75%进行跑步;二是紧紧跟住自己前面的一个人,在最后一圈加速超越。这两种技术战略都是前辈总结出来的,但在实战训练中,学生要结合自身情况来灵活选择,如耐力较弱的学生肯定不适用第一种技巧,因为其无法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速度。学生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寻找适合自己的战术。当然,体育技术训练要因人而异,教师在训练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找适合学生的技术战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参考,辅助学生探索与思考。
        综上所述,高中拓展训练的形式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所带来的效果也不同,但最终目标都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主动、开拓创新等精神。高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素质训练的价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创新教育理念,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小兵.高中体育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探索[J].中学课程资源,2019(01):33-34.
[2]陈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策略研究[J].才智,2018(3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