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研究 曾芳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曾芳
[导读] 摘要:智能变电站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掌握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并对其运维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关键。
        国网和田供电公司  新疆和田  848000
        摘要:智能变电站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掌握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并对其运维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关键。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科学、系统化管理,才能保证变电站平稳运行,避免不良问题的产生,并通过不断借鉴和学习其他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以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并通过掌握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
        1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
        1.1智能变电站结构图
        图1为传统的变电站技术,各系统在技术层面存在分离现象,各单元缺乏有效的检测功能,无法实时的监测和控制相关设备出现的问题。
       
        图2为智能变电站技术,各个系统、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利用先进设备辅助监测,各智能组件实时保护智能变电站的相关设备,且有利于管理人员进行巡查和关键环节的检查。
       
        1.2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如表1所示。
       
        2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运维管理的技术手段不够完善
        目前国内外建设投运的数字化变电站已有上百座,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已批复在建的智能化变电也有数十座。虽然这些变电站的改造及建设都符合DL/T860标准,但都缺少统一的规划,常常各自为政。各地采用的技术实现和智能化程度有所差异,尤其还没有统一的关于运行维护方面的规程和标准,维护手段也存在较大差异。虽然目前国产的智能化变电站设备不在少数,但不同厂家设备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装置兼容性差、可靠性低、保养开销大及故障排除困难的问题。使得运维人员在巡检维护智能化变电站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技术依据及需要掌握各种厂家的技术设备使用,在运行维护中难免有所遗漏,从而使安全运行存在隐患。
        2.2运维管理的体制系统不够完善
        虽然智能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发展,但运维管理体制系统建设却相对落后,缺乏相应的经验,各种制度和规范也不够全面和完善。运维系统化管理不仅包含运维管理阶段,还必须涵盖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验收、设备检修等,属于全过程管理。但目前许多智能变电站的管理还仅停留在运维管理阶段。电力运行和维修仍是两个独立的部门,界限不明,职责不清常导致两个部门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导致一些故障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了运维管理效率。此外,一些项目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变电站的标准和规范基础上,但智能变电站设备与传统变电站有很大区别,导致运行人员在设备维护时缺少相应的根据和制度规定。
        3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3.1完善运维管理的技术手段
        优化省级电网规划部门职责,在规划阶段设置统一标准,招标具有统一或类似标准设备厂家参与项目设计实施,避免因设备不兼容而增大运维投入。以标准简单化、具体化、实用化为导则,梳理各种智能设备的知识,包括正常巡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的方法、手段和步骤等,制定各项作业标准化流程和依据,并将作业标准化流程大力推广到运行检修现场,提高运行人员标准规范作业素质。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实践,如利用移动计算设备(PDA)将规范化、信息化作业推进到运行检修现场,将基于实物标识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生产管理的业务标准,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来表示和辅助定位电力设备。真正将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与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得智能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得以实现。
        3.2完善运维管理的体制系统
        在管理中,强调专业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从源头控制,重视全过程动态管理,保证良好的管理效果,同时重视关键因素,做好主客观因素的控制。建立统一化的标准,一切工作参照标准执行,将日常工作行为规整为制度,以年、季度、月、周、日的形式细化制度,规范运行人员行为准则。落实责任制,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工作环节做到严谨,除了要明确职能部门责任、管控范围,还要明确各运维人员的职责范围,每值将设备按区、电压等级或片分派为各人专项巡视保管。让员工对每天的工作要求和职责都清清楚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相比传统运维管理模式,系统化管理主要从传统设备与智能设备的差异着手,针对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行规范管理,突出“全、严、细、实、优”的管理方法。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形成系统性的运维体系,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质量和效率。
        3.3提高运维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智能变电站的老职工趋向老龄化,对新技术和知识的学习较为乏力,在维护管理中遇到问题,偏爱依靠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进行解决,缺少科学依据。而新员工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缺少实践经验,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脱节,不足以胜任工作要求,但他们的优势是学习能力强,对新技术、新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从培训入手。完善优化培训制度,加大培训资金投入,选派、组织优秀青年骨干到厂家或公司外培训单位进行培训学习,吸收先进管理和技术经验,然后将所学知识在公司内部推广培训。或外聘专业讲师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从实际着手讲解智能设备运维管理知识,进行相关实操业务培训。定期举行业务考试,督促运行人员学习进步,对业务水平较高的学员予以升职或资金奖励,树立榜样,以一促十,构建人人愿意学,人人不落伍的良好学习氛围,提高运行人员的专业素质。
        4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技术无论在管理还是运行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变电站技术。对智能变电站进行运维系统化管理,减少相关因素对变电站技术的影响,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平稳的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智能变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我国智能变电站技术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鹏,郝振昆,周海超.智能变电站运维技术管理探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21):76,78.
        [2]王志.探索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8(05):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