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周连容
[导读] 本文立足于小学班级管理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中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丁堡镇中心小学   周连容  5253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班级管理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中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班级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小学中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班主任缺乏对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的了解,采取单一的管理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思想以及心理各个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刚刚迈入学习知识的校园,与之前幼儿阶段的校园生活截然不同,不能很好地投入小学课堂,也不能很好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部分班主任由于缺乏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的了解,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单调、枯燥的管理方式还不利于加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因此需要班主任能够深入了解班级内部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性格特点,采取生动、和谐、趣味的管理方式。
        2.班主任管理风格形成两个极端,不利于班级秩序的维持。
        教育部关心小学阶段的教学,因此聘用了大量的年轻富有经验的教师承担起班级管理的工作,但是部分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已经逐渐形成两个极端,一个是过于严格,对待小学生采用雷厉风行的管理态度,一个是或许仁慈,对待小学生采用包容忍耐的管理态度。但是这两种管理风格都是不利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健康成长的,过于严厉的班主任可能在言辞、行动上边存在一定打击性,不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可能会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过于仁慈的班主任,对于小学生出现的违反班级管理制度的行为采取一味包容的态度,可能会不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小学教学内容与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结合的策略分析
        1.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不是凭空而定的,都是根据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道德品质方面的需求来制定和规划的,因此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优美词句等文化知识,更深层次的是对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启迪,语文教材内容对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为此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往往都是出于健康、积极的人生观,那么语文教材的内涵不应该受到教师的忽视。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语文教材内容,感知其中想要宣扬的精神文化,从而得到情感的丰富。
        2.鼓励小学低年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



        班主任应当明确班级构建不仅仅是班主任需要承担的责任,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与班主任之间形成积极的配合与交流,才能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用心构建班主任与学生的教室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班级整体风貌得到提升。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思想教育、班级构建的工作时,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投入其中,比如: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一个拥有良好班级秩序的班集体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和遵守,但是部分班主任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往往会按照自己的观点来制订一系列严格的班级制度,从班级纪律到作业完成情况的管理等,可能出现增添学生负担的情况,因此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鼓励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奖惩制度的建立,奖惩标准可以按照收集到的建议来统一规定,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配合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3.丰富管理风格,做到严中有慈。
        单一的管理方式不利于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而过于极端的管理风格可能会造成小学生的思想负担,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应该针对所在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制订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严厉的管理风格有助于督促小学阶段的学生反省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有很好的规范作用,同时结合班主任的督促和教导有助于班级制度的良好运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帮助的,但是同时,班主任在运用这种管理风格的同时需要注重力度的控制,避免对学生出现过分言语或者行为上边的指责,避免对学生出现人身攻击的情况。造成学生自尊心受到打击。因此班主任应该尊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关怀学生的心情,合理把控严格的力度,做到严中有慈,切身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
         4.班主任和小学生的沟通要利用"爱”的原则,拉近双方关系
         小学生在进入小学校园之后,难免会有不适应,班主任应该用‘爱”的原则,将学生的心感化,并且能给小学生“家”的温暖,班级就像是一个小家庭,在进行“家”的构建之时,就要注意善于沟通,拉近双方的关系,促进班级的建设。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几个细节,班主任要面带微笑,这样会无形中拉近班主任和小学生的关系,让学生心理上更加放松;同时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要采用个别交流和团体交流两个方式,针对不同的个体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进行,让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注,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浓浓的关心。群体交流就是班主任和学生通过班级活动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走进班主任的内心,同时班主任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每个个体的情况以后,组织适合的班级活动,让双方有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共同促进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
        结论:综上所述,良好的班级气氛对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不应该忽略班级构建的重要性,因此可以与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借助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内涵鼓励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自主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芦学忠.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教育革新,2019(11):5.
[2]周硕洁.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J].文学教育(下),2019(11):156-157.
[3]陈思聪. 浅谈新课改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