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郑晓东
[导读] 议题式教学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它作为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抓手,它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  郑晓东 362200

摘要:议题式教学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它作为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抓手,它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议题式教学,让学生围绕议题展开研讨,促进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然而,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运用议题式教学,是每位思想政治教师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政治  议题式教学
        引言: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人们思想品德的重要渠道,承担着重要责任,因而高中思想政治课与议题式教学的融合是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针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存在的知识建构碎片化以及轻素养培育等现象,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文将结合议题式教学重点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议题式教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通过这两方面的研究能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一、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设置议题
        议题的选择是整个议题式教学的关键,而许多教师都认为议题的选取也较为困难,如何使选择符合教学目标、具有可议性、具有学科价值引领的教学议题?笔者认为可以基于课程标准、学科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来选择相应的教学议题。议题的选择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中阶段的学生因为自身思想认识不足而极易出现价值观念上的矛盾,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改变学生原有思想观念上的不合理之处,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思考人生。基于以上的分析,就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免出现超乎学生认知特点的议题,否则会导致议题的辨析无法顺利开展,影响深度学习的发生。
        例如,在给高一的学生讲述《经济生活》中关于经济全球化时,可设置议题“中美贸易战的原因及影响”,但是,若将此议题分解为子议题一:中美贸易为什么会引发争端?子议题二:这场贸易战会给两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子议题三:“中美贸易战”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子议题四:“中美贸易战”中谁是真正的贏家?这议题中包含了政治生活中关于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等内容,经济生活中关于经济全球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等内容以及哲学方面关于联系、发展等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对于国家利益、国际关系以及联系与发展等知识了解相对较少,会导致该议题的探讨无法深入。但是,该议题的设置对高三学生来说其教学效果则会比较好。除此之外,也要明断学生在进行判断与选择上的困惑,弄清学生真正的疑难点或者思想观念矛盾冲突点。通过议题的描述、思辨、讨论,让学生直面选择困境,引发学生对原有判断的自我反思,从而形成正确又合理的价值观念。
        二、采用进阶设问,搭建议题序列
        按照该节教学内容进行的。因此,子议题的设置也要围绕该节学科知识,围绕教学重、难点。并且子议题设置的数量不宜过多,要充分考虑到该教学内容的授课时长,考虑到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分配,通常子议题设置的数量为3-5个最适合。


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期间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研读,确定好该节的教学重难点,精心设置教学子议题,使每一个子议题都可以紧紧围绕中心议题展开,例如,在进行“我国的分配制度”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新课标设置的中心议题为“如何从再分配中品味获得感?”通过课前对于教材内容的研读,将本节的教学重点定为:“政府完善社会保障的举措”、教学难点为:“对社会保障意义的理解”。所以,我把中心议题具体细分为子议题1:我们的家庭收入可能会涉及到社会保障的哪些形式;子议题2:在找工作时,是选择高薪还是选择社会保障;子议题3:分析政府运用再分配手段进行社会保障的举措;子议题4:如何理解“即使我们没有工作,政府也要对我们的生活负责”的观点。这四个子议题的设置都是紧紧围绕中心议题并且针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展开。通过对这四个子议题的研讨,不仅可以促进对于中心议题的理解,而且也可以顺利解决本节课当中的教学重、难点内容。所以,在设置教学子议题时,我们要紧紧围绕着中心议题,保证子议题设置的质量,为构建子议题的“阶梯”做好准备。
        三、创设真实议境,激活学生思维
        议题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明确目标、细化议题、搭建好教学情境框架后,最后一步就是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议题,使其既能够解决议题,又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好的教学情境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在保证其学科价值的基础上要满足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激发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去探索问题,为他们遇到同样的情境提供可供选择的经验。如:在讲授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课中,依据对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结合高中生对于社会热点的兴趣程度以及高中阶段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创设了“重庆公交车坠江”这一教学情境.播放该事件的相关视频以及事故发生后政府的一系列作为(立刻组织救援、及时发布救援状况信息、调査事故发生原因等)。通过该简单情境的创设来探讨子议题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哪些让百姓称赞的事情;子议题2:政府为什么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政府的一系列作为都是为了人民,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培育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综上所述,议题式教学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进与创新,也是对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一个转变。议题式教学能够较好的将政治学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而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这要求教师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够以一个探究、摸索的态度对议题式教学进行深度学习,以立德树人為根本任务,通过议题式教学将高中政治课堂的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顾娟娟.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课堂组织原则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66-67。
[2]张家如.高中政治议题式活动课堂实践路径探寻[J]。教学与管理,2019(31):63-66。
[3]吴周民.浅谈高中政治课堂议题的问题设计[J]。名师在线,2019(21):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