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语文作文课堂探索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韦剑锋
[导读] 新形势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更是备受关注,而在作文教学当中如何落实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是目前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砺儒中学  韦剑锋  525300

【摘要】新形势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更是备受关注,而在作文教学当中如何落实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是目前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以落实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为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着眼于高中语文作文课堂如何走向核心素养这一视角的思考与梳理,付诸文字,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得到广大同仁的指教,从而获得更多启发。
【关键词】作文课堂  核心素养  思考
        核心素养一词自2016年9月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课题组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中发布后,已逐渐为广大师生所熟知。现在看来,在高中语文作文课堂中如何落实学科素养是一件十分严谨,也是值得我们一生探索的事情。对此,我有以下看法:
        一、新作文课堂要求教师角色实现从前台工作到后台工作的转变
        从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教师的“退居二线”,到江苏省东庐中学教师的课堂“五让”,这些学校均要求教师更侧重于课后的纠偏,点评,总结,释难等后台工作。我们不难看出,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要求我们要实现从前台工作到后台工作的转变。那么,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必须要更新,且要下大决心彻底去改变这一影响教学效率提高的现状,不能再把“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些理念只停留在口头上了。教师的后台工作是可以这样安排的:课前重设计,着力于解决学生学什么的这一任务;课堂重组织,着力于解决学生怎么学的这一任务;课后重跟踪,着力于解决学生学得怎么样的这一任务。换句话来说,教师的工作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教授,而是贯穿于课堂前中后各环节的活动设计与跟踪落实等大量工作。事实证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牢记于心,并进行常态化教学。
        二、新作文课堂要满足以学生活动为主的需求
        新作文课堂千万不要再满堂灌,建议先让学生学,再组织学生学,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的才华得到验证。当然,以学生活动为主,并不是指一味的讨论,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集备工作要下足功夫,不仅要认真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要认真研究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活动。
        这样的话,新作文课堂可以设计读书会、演讲、辩论会等一系列活动来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培养学生鉴赏与审美等学科素养的需要。比方说,在学习议论文是说理方法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学案的便利,安排学生运用所学的说理方法进行辩论比赛,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深刻领会并掌握议论文的说理方法,有助于提升其语言建构与运用等学科素养。
        同时,设计诵读的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诵读形式可以多样化,男女读、小组对读、组员轮流读、男读原文,女读译文,一呼一应读,当然,还可以举行诵读比赛等。
        另外,在课堂上教师既要有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



        三、新作文课堂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新作文课堂应把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当作首要任务,但因语文学科的特点有别于其它学科,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语文学科要进行思维训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在新作文课堂中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学生的思维训练呢?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审题立意时将自己的思维过程用可视化的图形表现出来,可以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针对材料进行原因分析、挖掘根源、提出建议时,可以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在积累素材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剖析人物的品质和适应主题。
        一般来说,语言即思维,在新作文课堂中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训练,这里要求学生要有大量的阅读,在高中阶段,学生要合理利用时间,科学安排,高质量完成高中阶段推荐书目的阅读任务。
        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要求学生根据诗中的描述想象大堰河的形象时,学生可以发散思维,在脑海中显现出大堰河的贫苦妇女勤劳善良、纯朴宽厚的美好品质;同时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时,学生进入抽象思维,通过分析、概括,总结出对文章的理解。
        另外,在新作文课堂中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强化议论文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也可以通过小片段写作的形式来通过语言的锤炼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甚至可以通过举行文言小知识竞赛的形式来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如写《散步》,可以进行发散引导,“在书海中散步”等。同时建议要阅读时评,学会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要多看《环球时报》等,关注国际事件,开拓视野,学会注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思考生活,鼓励创新。
        四、新作文课堂要善于整合学校资源
        新作文课堂要善于整合和利用学校资源,建议可以加强作文实践活动和浓厚作文学习环境。
        作文实践活动是以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作文相关实践活动。这些作文实践活动可细分为阅读性的(指定的或者自发的课外阅读等)、写作性的(各种征文比赛、杂志社投稿、演讲稿写作、硬笔字毛笔字比赛等)、听说性的(朗诵、演讲、辩论赛、读书分享、时事短评、文学讲座.古诗词创作讲座等)、竞赛性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硬笔字毛笔字比赛等)、编辑性的(对报刊、语文学习资料的编辑等)。通过这些作文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丰富的作文实践活动中,主动去积累整合,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有效地进行交流。并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逻辑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作文学习环境,是指我们学生的身边环境,主要是教育和校园环境。为此,营造良好的作文学习环境也非常有必要,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布置:教室设立书架,陈列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名著等;善用教室空间:黑板报内容作为课堂知识的拓展延申,佳作欣赏园地可张贴书写漂亮的学生范文、周测的优秀作文、整理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优秀时评等;布置校园的文化长廊、流动图书架等,给学生营造书香满校园的阅读氛围;广播社开设文艺栏目,分享优秀的学生作品或名家美文。
        总之,作文教学要以落实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为目标,提升作文教学效率,要朝着课堂改革的更深方向继续前进,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坚持立德树人,致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基于学科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2.《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