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民族文化“四宝”在体验式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曾浪静
[导读] 民族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马山的壮族人们日积月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被发扬和传承。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马山中学   曾浪静    530600

摘要:民族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马山的壮族人们日积月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被发扬和传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精神素质的培养。利用马山的文化“四宝”滋养学生的精神,促进学校教育。
关键词:马山;民族文化;校园教育
        民族文化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健全自身人格的主要方式,同时肩负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而将体验式民族文化运用于学校教学活动中,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进民族文化工作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找到最佳教育手段,以实现民族文化教育目的。
        一、基本概念厘定及特征分析
        (一)体验式教学
        在校园开展的民族文化是指教师按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状况及规律,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进行指导和教育的一种行为。良好的民族文化工作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体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以及对情感的体会和感受。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辅助和指导下,主动参与到不同的主题活动中,感悟和领会活动蕴含的意义,同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道德品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校园实践活动
        当前,学校主题活动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界定。相关资料表明,主题指的是活动的预设或是其中的中心词语,是活动开展的核心内涵;活动包含了理论和操作两个部分,在活动中,利用理论对操作进行指导,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体现出理论知识。从这一角度来看,校园主题活动主要指以教育为最终实现目的,在尊重学生的校园主体性地位前提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某一个主题活动,促使学生共同参与其中,进而提高自身个人修养、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集体性活动。根据上述内容可以发现,体验式民族文化是一种持续性的过程,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形成的,是适应世界不断变化的一个过程,是环境和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提高道德品质的一个过程。与应试教育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在校园内部知识学习的结果不同,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并参与到教学中,促使他们在接受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举止,改善学习情况,提升思想道德品质。
        二、马山民族文化“四宝”在体验式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其良好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指导,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促使其真正树立起校园主人翁意识。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师的工作方式及指导思想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与学生接触频繁的教师应该具备耐心、包容、理性等方面的素养,但从当前教师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利用合理手段使主题活动行之有效,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乐趣,成为其良师益友,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体验式的教学工作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马山传统民族文化“四宝”活动主题,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加深学习体验。也可引导学生利用亲身经历设计活动方案,融入主题活动创作的过程中,实现学思结合,通过活动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此外,教师也应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将个人成长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优秀品质融入主题活动之中,在发挥学生活动主体作用的同时,丰富其在参与过程中的感悟与体验。
         (三)营造良好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环境
         学校是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出马山传统民族主题活动中所具备的民族文化功能。因此,在实际教育中,要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创设体验情境,形成浓厚的民族文化活动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内部环境的前提是将民族文化与校园实践活动相联系,使二者能够共同发展,以强化民族文化功能的发挥。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两点内容:一是要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各种活动,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同时要将二者有效结合,以更好地发挥马山所具有的民族文化功能。二是要发挥校园主题活动所具有的优势,弥补校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体验活动内容,了解活动优势,实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使其不仅成为校园内部的优秀学生,更成为优秀的学生。
         (四)家校合力实现民族文化教育
        家长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教师可通过马山传统民族主题活动和家长加强沟通,转变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正确认识马山传统民族“四宝”主题活动的民族文化功能,尤其是体验式民族文化对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的重大意义。此外,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向家长宣传体验式民族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如马山传统民族主题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家长应充分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同时积极配合主题活动,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体验,协助完成民族文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纵观我国校园内部教育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情况,可以发现,长久以来,不论是家长、教师,还是社会,关注的都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部分人认为学生成绩好是一种荣耀,却没有真正意识到马山民族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对此,笔者希望马山传统民族文化能够真正发挥其民族文化作用,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韩会军.以团队主题活动促进城郊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甘肃教育,2018,(59).
[2]王旭霞.“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民族活动融合文化德育的创新探讨[J].北极光,2018,(55).
[3]郭正荣.以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的传统民族文化研究——探索农村少先队活动文化建设[J].华夏教师,2018,(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