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有效路径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许晋中
[导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安庆经开区教育局  许晋中  246000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不管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中均有诸多问题存在。新课标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机遇,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要立足于强身健体的角度,结合娱乐和健身,丰富教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在于在学习之余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对环境养成较好的适应能力,增强抵抗力和身体的恢复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体育技能,通过体育锻炼调节学习生活,提高工作学习质量。获得正确的体育锻炼知识,形成正确的公平竞争意识,发现自我,发掘自身潜力在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往往使学生失去了对田径教学项目的兴趣,多数学生偏好球类运动,忽略了田径运动的重要性。如何引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重视,提高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思考和分析。
        一、影响田径教学课堂质量的因素
         1、学生自身因素
        对于步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初中体育教学相比小学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田径教学。对于小学生,教学的任务只要是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课程内容以趣味为主,进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变得重要起来,体育成绩成了考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课程内容的应试性就变得更强了起来。很多学生无论是从心理上认为课程变得枯燥无聊,还是觉得田径教学运动强度变大了,都是影响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因。
        2、客观因素
        结合中学生学习特点来看,影响田径教学质量的客观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敬业精神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其次,环境也对学生的上课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课堂氛围,教材条件,天气状况等。尤其是田径运动,无论是炽热的夏天
还是寒冷的冬天都是间接导致学生抗拒田径类课程的理由。
        二、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有效策略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针对学生的情况取长补短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改动。同时,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也可以做一个改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本身就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状况安排不同的强度,了解每个人的短板,根据不同短板的学生进行分组,根据不同的小组安排不同的任务,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并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加以评价。
        2、将田径教学理论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尽管田径项目包含种类众多,但却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可以说田径项目是大众锻炼身体采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平时的锻炼方法进行一定的拓展,既能引起学生锻炼的兴趣,又能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传统单调的田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与田径项目相关的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运动项目的重视,也能采用这种轻松的方式增进学生对自身的了解。



例如,教师在平时的田径教学中,可以科普一些小知识,如不同的田径运动主要锻炼的是哪个部分的肌肉,对应的什么部位损伤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在日常运动时我们该注意一些什么等等。引用我们都认识的奥运会运动员的例子,让体育课堂更加贴近生活。
        3、巧妙地运用“小游戏”活跃课堂
        比起枯燥的体育运动来说,学生更喜欢玩游戏,那教师何不寓教于乐,一举两得。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组织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体育运动,如“蛇形跑”、单脚跳前进,高抬腿前进等等来代替单纯的长跑短跑或是慢跑快跑。为了避免课堂气氛沉闷枯燥,让课堂活跃起来,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环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比如说,“喊数抱团”,教师将学生顺序打乱分成几个圈。学生绕着圆心做匀速慢跑,男生和女生代表不同的数字,当教师哭然喊到一个人数字的时候,学生迅速抱团凑到教师报的数大小,失败的人则淘汰。
        不同的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小游戏。比如,短跑课可以考虑起跑时反应力较快的游戏;通过一些接力比赛的项目如单足跳、“推小车”、传物接力等都可以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
        4、优化课堂气氛,设置情景教学
        随着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的不断更新,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手段也变得多种多样。采用适当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田径项目的兴趣,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制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将学生导入欢快的学习环境,才能发挥学生进行锻炼的主动性。多媒体可以在一定程度展现教师用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内容,同时以更加客观规范的语言和方式带动学生的情绪。
        5、加强田径趣味教学的有效应用
        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生理健康素质,一要满足学生的运动量,二要提高学生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运动,在有趣的田径活动中感受运动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爱上体育学习,自主寻找方法提高对当前体育课堂的兴趣,帮助教师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趣味性田径课堂还离不开丰富的体育器材。传统的课堂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体育器材也不够丰富,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得不到充分的激发。趣味田径教学有更多器材的支持,强调以学生为主。丰富的体育器材,会使学生眼前一亮,带动学生的感官神经,引发学生的好奇并想要去尝试的心理。通过场地和器材的配合,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课程中的田径运动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项目,也是教师重点教学的环节。为了增进当前田径活动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教师要从崭新的角度出发,把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核心内容,让学生在田径活动和各项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会建立自己的安全意识,有效提升自己的体育素养和锻炼能力。
参考文献:
[1]玉诚.初中体育课的趣味田径教学创设[J].中外交流,2018,(44):83.
[2]龙涛涛.关于新课改下对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探索[J].魅力中国,2018,(5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