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龚国娟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龚国娟
[导读] 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加强其专线共培养研讨具有其重要性。

广西省贵港市平南县大新镇新黎小学    龚国娟  537305

摘要: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加强其专线共培养研讨具有其重要性。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意识很强,并且具有非常强的自主模仿能力,所以如果可以适当加以引导,那么可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如果过于侧重数学知识讲解的教学方式,那么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也会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教学模式缺乏新意
        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是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把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并不在乎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是否可以充分的运用。并且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并且学生不敢主动的提出自己的观念,进而无法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学生缺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参与性较低,无法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对于这样的情况,老师并没有针对性的提出补救措施,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无法提升。并且,在实际学习数学课程中,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点无法进行吸收,然而,也不会主动向老师进行询问,得不到及时的解答,进而造成数学教学水平无法有效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不同学生展现出的数学学习能力肯定有所差别。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迅速掌握教师传授的各个知识点,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地应用各个知识点。但是另外一些学生却恰好相反,难以迅速掌握各个知识点,即便掌握了知识点,也难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应用。如果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上文中所说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在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之后,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各个知识点形成清晰的认识,并且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合理地应用各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和开发的数学技能相互融合起来,也可以让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各种数学思维模式,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大幅度提升。甚至,他们还可以针对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提出崭新的观点。伴随着对数学知识深入理解,为他们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一)在学生原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新知识点一般都是构建在旧知识点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新旧知识相互融合起来,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加减法的知识点为例,在让学生学习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之前,首先应当让学生温习加法、减法的概念,使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更为稳定。学生对加减法概念的明确理解,可以为后续知识点的研究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也可以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通过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二)启发型教学
        假如仅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知识,不但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也会导致学生形成思维惯性,习惯于接受老师讲述的知识,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应用启发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寻独特的问题解决方法。比如,教师讲述“比例”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使用启发型教学模式。因为这一知识点涉及大量的关联知识,学生可在反复训练的前提下,对比例这一知识点形成清晰的认识。通过引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判断,找寻出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使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常见问题,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变得更为稳定,为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点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走上一条全面发展道路。
        (三)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例如,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 “想想如何用一个能盛4公斤水的水缸和一个能盛5公斤水的水缸来测出6公斤的水。”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快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 “用大水缸盛满5公斤的水,把水倒进小水缸后,大水缸里留下1公斤的水,利用这1公斤的水和大水缸就可测出6公斤的水.”教师及时表扬,而其他的学生也渴望尝试,纷纷给出了不同的方案。然后老师继续说: “想一想,还有别的办法吗?但是,还有更多呢!”学生们继续深思。可以看到有些学生总是不经意间发出自己独立的观点。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指导解说,帮助学生成功地解决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因素。由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知识点与知识点中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老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性的设定创新教学内容,并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姗姗.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教师,2018(S2):29.
[2]张衍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93-94.
[3]苏秀敏.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126-127.
[4]刘义锋,李全秀.浅谈小学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75.
[5]陆春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