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针对不同阶段听障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耿佳妮
[导读] 面对不同年级且又同样听障的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给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色彩。

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耿佳妮 362000

【关键词】听障;美术;教学;因材施教
        面对不同年级且又同样听障的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给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色彩。在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听障学生学习美术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困难,本人结合工作以来的教学经验和反思,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听障学生所出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出一些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并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在各类教学中,因材施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学习课程中,不同能力水平及类型的听障学生的学习表现也是极为复杂的,教师需要凭着自己的智慧和积累的教学经验,随时随地应变解决各种出现的教学问题,设计适应各类学生的因材施教的方法。因材施教策略的设计和施行,也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听障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办法。
        (一)鼓励听障优等生,适当增加教学难度。
        每个班级不论年龄差异,总有个别听障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相对较高,绘画技能与临摹能力也较强,想象力更为丰富大胆,画面处理能力也较高,能独立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但这样的听障优等生在每个班级只占少数,甚至只是一至两个,在整个班级水平中,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对于听障优等生来说容易完成,这样他们无法取得每节课的最大进步,一节课40分钟总会剩余很多时间,能力上无法得到更近一步的提高,长久下来,或许有的优等生的优势就越来越不明显。所以就需要老师对这些优等生与普通学生加以区别,并根据每个听障优等生不同的水平加以提高。
        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张婷,她的美术理解能力相对较高、接受能力较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所以在课堂上,本人对她的学习要求会更高更严格。在一年级上册第4课《淅沥的小雨》中,相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听障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完全想象下雨的场景并画下来,基本不可能实现。所以,对于大多数听障学生来说,本人的要求是在临摹课本范图的情况下,对听障学生加以引导,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兴趣对画面进行增减,使画面更和谐丰富。但对于听障优等生张婷来说,本人就鼓励她自己完全独立想象创作,并给予她一定的帮助,在本人的引导下,她也可以画出丰富又完美的画面。又例如,这学期刚从普通小学转学来的四年级蔡施雅,由于后天失聪,所以相比先天听障的学生,她有较高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她在绘画上已经完全具备了较高的基础与能力,能很好的处理画面,也有很高的创造能力。在对于这样的听障优等生,本人主要以保持她的学习兴趣为基础,鼓励她在美术中多方面全方位的发展。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本人只要求普通听障学生以相对简单的绘画方式表现,但对于听障优等生的她,本人就要求她用手工折纸或者国画等其他方式表现,这样让她从各个方面来完善美术技能,让她的各方面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这样一来,在本人的美术课堂中,就不会再“亏待”听障优等生。
        (二)善待听障后进生,打好美术基础。



        听障后进生是每个班级相对薄弱又缺乏自信甚至被其他学生排斥的一个小部分群体。但在我们教师眼里,任何后进生都没有好坏之分,没有优劣差异,作为一名合格教师不仅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更要耐心善待这些听障后进生,让他们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乐趣。所以,本人主要的目标是打好每个听障后进生的美术基础。例如,三年级学生吴华,他的美术各方面能力较低,无法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本人都对他特别关注,不仅在教学上加以引导,在教学难度上也适当降低,只要他一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给予鼓励,让他感受学习的成就感,培养兴趣。课后,本人还要求优等生一帮一辅导后进生,让他感受到集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慢慢的,他在学习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本人还鼓励每个班的后进生多把完成好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学生看,并表扬他们的优点,让他们慢慢也形成学习的自信心。现在,根据每个班的听障后进生出现的不同情况,本人都及时做出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让每个听障后进生都能取得进步,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三)根据每个听障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态度,一一区别对待。
        每个听障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人格与气质。在学习上,自然就会形成五花八门的姿态。有的上课认真听讲,可是实际操作能力却较差;有的上课开小差,但又能达到绘画要求;而有的上课既认真听讲,也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但就是缺乏创造力与创新能力,达不到最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就要通过平时对听障学生的了解来及时一一区别,并找出适合每个听障学生个性发展的方法。例如,六年级的陈智均,上学期的他还是个对待美术忽冷忽热,应付了事的学生,可这学期来,他的学习态度有所改进,不管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懂事或者其他原因,本人欣喜的及时发现他这一变化,并且对他更加关注,在课堂上我经常对他加以指导,慢慢的,他的绘画能力突飞猛进,学习兴趣也更浓了。个性决定态度,而态度决定了一切。在美术教学中,本人十分重视听障学生的学习态度,只要观察到听障学生的态度稍有变化,本人就会课后及时与他沟通,并私下找班主任沟通,各方面一起配合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调整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做到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这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对于听障学生来说,身体残疾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个体差异更加明显,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感知能力更是不同,所以,因材施教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更为需要。做好有效的因材施教能让每个听障学生成长的更快,更符合他们每个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帮助他们取得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高妍彦,东北师范大学
[2]《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研究》,荀洪梅,东北师范大学
[3]《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小学色彩教学探究》,廖东园,华东师范大学
[4]《听障儿童治疗取向的美术教育研究》,巴君兰,河南大学
[5]《小学美术的学科认识与教学实施的关键》河北师范大学  刘建青  【网络出版年期】2012年 02期
[6]《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性》文学教育(中)   张磊   2014年01期
[7]《做好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大众文艺   李卓   2015年0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